APP下载

汾阳市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的调查

2015-08-15李云丽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汾阳市节水灌溉

李云丽

(吕梁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汾阳市现有水地面积2.53万hm2,仅占耕地面积的60.5%,有很大一部分耕地仍然是靠天吃饭。现有水地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1.14万hm2,仅占水地面积的44.9%,有近6 667 hm2面积因水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沦为名誉水地或半水浇地。汾阳市的粮食主产区大都是文峪河灌区的受益范围,由于渠系不配套,多年来一直沿用大水漫灌,667 m2平均用水量在400 m3左右,水资源浪费严重。从目前情况来看,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仍是制约汾阳市农业发展、农民创收的最大瓶颈。为促进农民增收,近几年来,汾阳市结合实际,从农业节水入手,着力解决农业发展需求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问题。主要办法是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大力实施节水工程,基本思路是在大中型灌区以末级渠系节水改造为主,在井灌区、小泉小水地区以低压管灌节水工程为主,并积极探索在核桃主产区实施膜下滴灌高效节水增产工程。据调查,近几年来先后在10个乡镇(街道)的161个行政村,埋设节水管道325.62 km,新建防渗渠道72.66 km,受益面积达 1.42 万 hm2。

1 试点探索,积极推进滴灌高效节水工程

滴灌既节水又省工、省时、省肥,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高效节水工程。为了积极推进这一高效节水增产技术的实施,汾阳市水利局采取了试点先行、注重培训、稳步推进的探索之路。

1.1 先行试点

2011年3月,汾阳市水利局在新疆农六师来晋参观考察时进行了广泛交流,充分了解和认识了推广滴灌的技术难点,在农六师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首先在协和堡村进行了13.33 hm2的试点。结果是当年建设,当年见效,试点区核桃苗木长势明显好于地面灌溉的非试验地,核桃试验苗圃当年种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由于滴灌不受地形高低限制,水肥较均衡,试验地核桃苗粗细均匀,高度一致,效果良好。

1.2 注重培训

2011年冬,汾阳市水利局选派6名技术员前往新疆农六师实地培训学习。学习结束后,结合当地实际,迅速编印了《滴灌技术培训讲义》,并立即开展了农民技术培训。随后每年冬天都在峪道河镇、栗家庄乡的相关村庄进行滴灌技术培训。据调查统计,先后在协和堡等20多个村举办了40余场专题技术讲座,受训农民达1 000余人次。同时,还组织相关村的干部和农民代表,前往协和堡村进行参观取经,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滴灌技术的推广。2012年,协和堡村党支部书记张效齐应邀在全省滴灌技术推进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经过实地培训,许多农民纷纷找村干部要求实施滴灌工程。

1.3 稳步推进

在先行试点和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汾阳市加大力度,在不同乡镇、不同区域,以核桃林和大棚设施为主推广滴灌节水技术,先后实施了裕源宏寺核桃林基地滴灌工程、北石千亩核桃林滴灌工程、中节能大棚滴灌工程等。2013-2014年间,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又实施了向阳河灌区万亩滴灌工程。据统计,共埋设地下管道84.71 km,铺设地面管道4 982 km,受益面积达1 058 hm2。

2 节水扩浇,全力推行管灌节水工程

在大力推进滴灌的同时,近年来,汾阳市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利用现有水源大力发展了节水管灌。

2.1 以大中型灌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管灌工程

汾阳市抢抓机遇,利用全省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及节水配套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组织实施了杏花镇杜村片、冀村镇仁岩片、贾家庄镇古浮图片等管灌引水工程和峪道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据统计,共埋设管道85.31 km,涉及4个乡镇的39个村,受益面积达4 253.3 hm2。

2.2 积极扶持井灌区,大力发展管灌节水工程

针对汾阳市井灌区机井配套差、田间工程标准低、现有灌溉工程年久失修、水资源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近几年来,市水利局通过与相关乡村进行沟通,并结合各地实际,积极争取水利专项补助,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实地,现场定位,合理选配管道、水泵等设备,大力扶持井灌区发展管灌工程。据统计,共在40余个村发展了灌溉节水工程,埋设管道85.6 km,受益面积 1 900 hm2。

2.3 开发新水源,积极实施“千井富民”工程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汾阳市边山丘陵区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除了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外,必须积极开发新水源,做到节流和开源并举。2012年以来,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汾阳市在义丰北、任家堡等37个村,实施了“千井富民”工程。据统计,共凿井38眼并进行了机井配套,埋设管道70 km,受益面积达667 hm2。

3 因势利导,大力推行末级渠系改造工程

为解决大型灌区水量制约、时间制约的问题,汾阳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渠道防渗改造,先后在文峪河灌区实施了冀村镇东河头片、演武镇演武片、肖家庄镇肖家庄片和玉兰片渠道节水改造工程与峪道河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共新建防渗渠道 72.66 km,受益村达 34个,受益耕地 6 320 hm2。通过大中型灌区的渠道改造,全市末级渠道工程得到了显著改善,提高了渠道的输水、防渗能力,大大减少了灌溉的跑、冒、渗漏现象,缩短了输水时间,保证了灌溉供水,提高了灌溉用水效率。据调查,演武村在节水工程未实施前,要灌溉全村所有耕地需要10-15 d,为了防止跑水、漏水,还需要多人昼夜坚守,而现在只需要5-6个人,就可以在5-6 d内将全村284.67 hm2耕地全部灌溉。

4 科学规划,多元互补,为农业发展再创水利基础条件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汾阳市坚持科学规划、外引内节、多元互补原则,利用多种水源,继续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4.1 大力实施高效节水园区建设

计划在2016年前,实施杏花村片、阳城片、栗家庄片三个1 333.33 hm2高效节水园区建设,埋设管道626.243 km,新建配套建筑物1 134座,涉及杏花镇、贾家庄等6个乡镇的40个村,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4 393.33 hm2。

4.2 利用太中银铁路隧洞补偿发展节水灌溉

利用太中银铁路隧洞补偿,实施吕梁山隧道向阳河灌区灌溉补偿供水工程,计划在灌区新建供水涵洞3条3.44 km,埋设输水管道2 492 m,以解决峡口泉范围内16个村庄746.67 hm2耕地的灌溉用水。同时,利用太中银铁路补偿,实施南梁干线引水工程,计划埋设管道18.61 km,配套建筑物48座,以解决上林舍、安家庄、张家堡等12个村666.67 hm2的核桃林灌溉用水问题。

4.3 依托中部引黄工程供水发展节水灌溉

依托中部引黄工程,实施汾阳市大水网建设,以解决三泉、杨家庄、阳城、栗家庄等乡镇121个村的1.71万hm2耕地的灌溉用水。计划年引黄河水3 550 万 m3,埋设管道 194.02 km,新建 5 座提水高灌泵站,4座调蓄水库,总库容达2 772万m3。

5 结语

总之,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汾阳市在实施节水灌溉、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离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农民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发挥农田水利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仍是今后需要不断思考和强化的问题。

猜你喜欢

汾阳市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山西:汾阳市总创新形式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汾阳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报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