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 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5-08-15胡程
胡 程
(池州学院 商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调整升级加速,现有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材建设影响课程改革成效,课程改革成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推进综合改革需要高校具备统筹兼顾的智慧,面对学科专业与课程改革的痼疾,选择教材改革作为突破口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经过近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安徽省把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作为基本战略,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教强省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涵盖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双能型”师资这一概念由安徽省率先提出,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应同时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产学研合作的能力。”[1]3把教材建设打造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支点,一是教材建设向应用型转变,锁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路径;三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教材建设向应用型转变,锁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向应用型转变,不是“挂牌”,不是更名,也不是学校升格,而是办学思路的重大调整,锁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要求“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向应用型转变,无论是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转型、教学方法改革,都离不开教材二字。教材既是教学资源的核心,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媒介和载体。甚至可以说,教材建设质量高低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地方本科高校必须格外重视应用型教材建设。
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教材建设开发现状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目前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四条。一是精力投入不足。教材建设的主体是高校,“科研挂帅”导致部分高水平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领域,对编写教材兴趣不大。二是建设不均衡。基础课、热门专业教材众多,布点少且招生量少的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教材不完备。三是监管机制不到位。教材评价选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少数学校重复建设、选用低水平教材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实践教学教材缺乏。实践教学教材已成为各校教材建设的共同短板。与此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被提上重要日程,目前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材更加缺乏,亟待大力发展。
进一步说,具体到地方本科高校教材建设开发现状,除了以上所提及的精力投入不足、建设不均衡、监管机制不到位和实践教学教材缺乏这四种 “通病”之外,地方本科高校教材建设还存在两个重大缺失。其一,先进思想观念的缺失。没有把教材建设提升到关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思想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面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形势、新问题,必须要与时俱进开拓新思维、新思路,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指导应用型教材开发建设工作。其二,开放协作精神的缺失。没有把教材建设纳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轨道,仅靠地方高校自身单打独斗、苦练内功,显然不能适应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形势,更不能达成校地、校企联手培养应用型人才,共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同志在谈及安徽现代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经验时曾说:“要用应用的方法解决应用型的问题”。就地方本科高校教材建设开发问题而言,首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不仅仅是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更应该是引导大学生认知能力与独立思维共同发展、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有效塑形的重要媒介。这种新的教材观可以称作应用型教材观。其次,在应用型教材观指导下,锁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广开渠道,多方协作,积极开发应用型教材,才能进一步释放应用型办学活力,集聚区域优势资源,为地方高校开放办学开辟新通道。
二、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路径
校企合作是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扩大开放办学的形式之一,其他形式还包括校地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等。之所以格外强调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教材,是因为应用性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企业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联手开发新教材,才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性。
(一)地方高校要善于吸收企业的优势
从表面看,高校是青年学子求知的殿堂,企业则是产业工人从事生产的场所,二者似乎相去甚远,不相匹配,更谈不上高校向企业学习,吸收企业优势进行教学改革了。但正如英国教育家阿什比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中所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2]7从“遗传”角度来说,人才培养是所有大学的天职;从“环境”角度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则是现代大学的使命。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当年英国的新大学运动、美国的“赠地学院”及社区大学等异曲同工,都是顺应时代环境变化做出的历史选择。
在新教材开发层面,企业具有的优势有三点。首先,有效连接学习与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增强教材内容的实战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企业真实的生产制造环境与流程为高校应用型教材开发提供了第一手材料,避免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其次,及时把握产业发展动态,追踪科技更新讯息,增强教材开发的前沿性。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开发教材借助企业信息反馈,能较为迅速、灵敏地捕捉产业发展新规范、新技术与新工艺。再次,企业可以为高校教材开发培训师资,为高校教材使用提供实训环境。一方面,高校教师在与企业专家联手开发教材的同时,本身就是宝贵的学习机会,既可以收获应用型教材,又可以锻炼“双能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使用校企合作开发的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用企业的场地、设备开展实践教学,并得到企业专家的现场指点,其教学效果自然远胜于传统课堂和传统教材发挥的效力。
(二)校企合作联手开发新教材的思路
1.开发重点:专业核心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教材
首先,校企合作大力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安徽省在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实践中,率先在全国提出校企合作的“五个引入”,即大胆引入职业资格标准,来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大胆引入行业标准,来修订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开展专业资格认证;大胆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来修订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大胆引入行业企业专家,来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大胆引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在学院(系)教学管理、专业负责人和学生指导教师三个层面建立校企合作“双元制”。说到底,一个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仅有三至五门,但它们同时又是该专业的“看家本领”。因此,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的重点就是专业核心课程。
其次,校企合作大力开发创新创业课程教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到国家意志层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坦率地说,高校绝大部分教师并无创业经历,因此在开发此类课程教材时,吸纳企业成功人士参与编写,既可以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又可以增强教材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2.开发逻辑:由学术本位转变为能力导向
传统大学强调“以学术为志业”,遵循学术本位,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教材建设则强调探索高深的知识水平,培育学生系统完整的理论素养,为今后从事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应用性高等教育类型不同,使命不同,要求培养的学生以能力为导向,强调的是以够用的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传统大学的专业课程教材移植过来,而是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校企合作量身打造应用型专业课程教材,构建有针对性的课程教材体系,适当精简理论知识成分,丰富职业与岗位技能,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3.开发策略:以高校为主体的全面充分合作
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联手开发新教材,根本目的在于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增添活力,提供动力。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要坚持以高校为主体的全面充分合作原则。其一,坚持以高校为主体。首先,高校与企业的出发点存在偏差。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但不可能要求企业具有同等的社会责任感。前者是公益性的事业,后者是利益性的企业。因此,高校要以我为主,善于找到二者合作的结合点。其次,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一对多的关系。以我为主,才能取众之长。再次,企业虽然具有自身的经验优势,但教材开发毕竟是一项科学、系统、严谨的工作,尽管强调应用能力培养,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概括总结和理论提炼能力,加之企业力量的主要精力在于生产实践,因此开发新教材的主要职责还在于高校一方。其二,坚持全面充分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高校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要积极主动促成教产融合,实现全面充分合作。特别是企业的技术、设备、人员具有不可替代性,对高校构成宝贵的教学资源补充和生产实践性智力支持。
(三)从教材开发到全面教改
教材开发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建设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教材改革关联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关联教师队伍建设,可以说教学改革诸要素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新教材建设召唤核心课程标准。如前文所述,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的重点之一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因此,确定编写团队的过程就是专业核心课程的遴选过程。同理,企业的核心技术标准就是高校核心课程标准。高校的专业带头人与企业的首席专家领衔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论证教学大纲,系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共同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方式方法落到实处。校企双方各自拥有理论优势与技术优势,在开发新教材的同时,不断完善核心课程标准。如从课程定位入手,明确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阐明该课程的主要开设目的及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从课程设计思路入手,描述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开发的意义,特别要强调课程的创新点与应用性;从课程学习目标入手,概括课程学习应获取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等;从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入手,绘制教学工作任务流程图;从课程整体设计入手,宏观把握学习单元主要任务与学时分配;从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入手,细化各单元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建议与教学场地设备要求等;从课程考核与评价入手,明确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及评价结果,同时参考校企双方的评价。概言之,新教材建设召唤核心课程标准,核心课程标准为新教材建设提供规范。
其次,新教材建设重构课堂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能够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2011年安徽省14所地方高校数学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历时一年,联合编写了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量身定制的《高等数学》教材。这本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理论体系教材,又有别于高职院校工作体系教材的新书,在我国目前出版的1.8万种教材中无疑是个“另类”。但它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由传授知识为主向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转变,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得到了潘懋元先生的高度评价与赞扬。此外,合肥学院从联手企业开发新教材入手,重新组织教学结构,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在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据此,合肥学院的“模块化教学”凭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贡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再次,新教材建设助力“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不是单一的行为,必须深度合作才能完成。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思想观念不断碰撞,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纠错,不断丰富,真正起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为实现全面充分合作,不少地方高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双向互派挂职制度,单从高校一方来说,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是一条有效促进“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高校教师通过与企业的亲密接触,主动融入生产实践全过程,大大提升了产学研合作能力,同时也必将切实提高他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三、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只是校企合作的一个突破点;不断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增进教产融合力度,提升协同育人层次,才能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广阔平台。
有人把校企合作比作“联姻”,那么若想“天长地久”,就必须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正如学者柳友荣所言:“转型不是高校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它需要利益相关方角色的重新定位与调整。”[3]其一,政府要主动作为,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高校自主办学离不开政府的教育统筹,政府应出台帮扶政策,鼓励引导高校与企业双方积极联手合作。其二,以制度为保障,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要通过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校方在共享企业资源的同时,也应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提供技术服务等;企业在参与课程教材资源建设、提供实习实训支持的同时,也应享有高校的科研支撑和进修学习机会等。其三,以项目为抓手,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固化校企合作成果。高校和企业组建团队,联合申报安徽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提升计划”等,在教研项目、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等项目中大有可为。此外,教育主管部门鼓励校企联手申报国家级与省级规划教材,为校企合作提供足够的扶持。
四、结 语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应当承认,人们对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基本达成共识,转变的愿望也十分强烈,但目前的成效还不够明显。毕竟应用性高等教育刚刚起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并无太多经验可循。但积跬步成千里,纳百川终成海,校企合作开发新教材,以此牵引课程改革与专业内涵建设,进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1]程艺,李和平.构建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新模式(上)[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腾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柳友荣.转型不是高校自导自演的“独角戏”[N].中国教育报,201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