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国军事力量强盛的历史原因
2015-08-15宋晨静
宋晨静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000)
战国时期,赵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闻名于世。自齐国衰落后,山东诸国大都畏秦如虎、割地求和,唯独赵军能挫其锋芒,“秦之所害于天下者莫如赵”[1]2247。纵横家苏秦也不禁感慨:“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1]2247赵国之强即是强在其军事实力。很多学者都对赵国强大军事实力的形成原因做了相关分析,但是大多都集中在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探讨。的确,此项军事改革使赵国一跃成为能与秦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强国,但是这一现象的形成不单单是由于一项军事改革的成功推行,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沈长云先生在《关于赵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和别的国家相比,赵国一直保持着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此当是赵国史上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追溯到赵氏集团立国之前。”[2]赵国与春秋时期赵氏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不能把赵氏建国前与建国后的历史割裂开来。沈先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展开详细的论证,其他学者的论述也未涉及,因此,对有关赵国军事力量强大之历史原因的探讨是有必要的。
一、得益于祖先的军事血统
赵氏家族领导人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先辈们大多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军事有关,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其御者身份。赵氏先祖大多以善御著称,并世代以此为业,“伯益知鸟兽”为后世子孙的善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历史上,曾经担任过国君御者的赵氏子孙比比皆是:费昌曾担任商汤的车御,载着商汤在鸣条之战中打败夏桀;仲衍做过商代第七个王大戊的御者;造父作为周穆王的御者,在徐偃王叛乱时,“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1]1779;造父的六世孙奄父,“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奄父脱宣王。”[1]1780奄父凭着卓越的驾驭技术,使周宣王摆脱了险境;到了春秋时期,赵氏投靠晋国,继续发挥其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在《赵世家》中,赵夙在晋献公伐灭霍、魏、耿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1]1641赵氏先祖正是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世代承袭着车御的军事才能,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不断立下赫赫战功。对于赵氏来说,御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本领或技艺,更是成为了他们通向政治权力之门的“敲门砖”。御者身份给了赵氏家族接近最高统治者的机会,经过一代代赵世先祖的努力,赵氏最终在晋国获得了一席之地,慢慢成为晋国显赫的军事贵族,进而晋升为晋国的统治阶层,如赵衰官至中军佐,赵盾官至中军帅,赵武成为晋国执政,赵简子、赵襄子的雄才大略更不必说。领导者的性格对于一个国家性格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赵国的领导集团赵氏家族就是一个具备着军人血性,并且将此世代沿袭的团体,因此也就不难解释赵武灵王将军事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并且秦赵共祖,从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也能证明其祖先的军事血统对这个国家的影响力。
二、慷慨悲歌的燕赵民风
赵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与赵人雄健尚武的习性是分不开的。赵国民风骠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很多。尚武且重利,多侠义之士是燕赵地区民风的典型气质。世人对于燕赵之地的民风是有共识的,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曾具体描述过燕赵之地民风:“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愈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1]3263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提到:“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3]1655韩愈在《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即是“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曾国藩对燕赵文化特征和人格精神也颇有感悟:“前史称燕赵慷慨悲歌。敢于急人之难。盖有豪侠之风。”[4]燕赵人民的尚武习性为赵国发展军事实力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这样的国家军民必定作战勇猛。同时,由于赵国全民敬重贤士、勇将,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爱武之人,这些外来的军事人才同赵国人一起为赵国的军事崛起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一支优秀的军队当然需要英勇的国民和相应的传统作支撑,赵国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社会基础,才能成为可与秦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强国。同时,这也解释了秦赵两国良将、名士辈出,而其他五国却名将少有的现象。一地的民风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以至于曾国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才随土风为转移。信乎。”[4]
三、内忧外患的形势所迫
赵国无论是在建国前还是建国后,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威胁,既有内忧又有外患,不光要在激烈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纵横捭阖,还要在真刀真枪的军事实战中克敌制胜。首先,在内忧上,赵氏家族极尽所能维持自己的地位。赵氏在晋国为卿时,诸卿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稍有差错,就面临被倾覆的可能,赵氏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维持着已有权力,赵盾甚至为了家族的利益而出让自己的宗子身份,尽管如此,仍然落得被灭族的悲惨境地,只剩下赵氏孤子,这使得赵氏被复立后愈加小心谨慎。其次,在外患上,威胁也是无处不在。一方面要面对列国间日益激烈的兼并战争,另一方面要时刻面对来自周边的威胁,因为赵氏领地周围邻国甚多,处于各国包围之中。例如,赵氏领地种、代一带“地边胡,数被寇”[1]3263。在燕王喜欲攻赵时,昌国君乐间曾劝阻道:“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1]2435所谓四战之国,在《史记正义》中解释为:“东邻燕、齐,西边秦、楼烦,南界韩、魏,北迫匈奴。”[1]2435赵武灵王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1]1806赵国历经战乱,首都几遭侵扰,四周诸国虎视眈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不得不发奋努力,不断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以抵御外患。同时赵民也分外的团结、耐苦、善战,并时刻保持着内忧外患的危机意识,也只有如此,赵国才有在兼并战争中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四、游牧民族的深刻影响
赵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区相接的人文地理环境,这一地理位置使赵国不能拒绝游牧民族对其民族特性产生的巨大影响。在沈长云先生所著《赵国史稿》中就曾提及这个问题,文中将主要影响归为两点:“一方面,由于赵人长期与北边少数部族相处甚至融合,边地少数民族的强悍与尚武精神不能不浸染赵人;另一方面,赵人与他们不时发生武装冲突,也促使赵人提倡武备,崇尚勇武。”[5]11显然,这种影响在赵氏统治的北部地区种、代一地表现的更为明显。早在赵氏在晋国为政时期,晋国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区域,在《左传·昭公十五年》中提到“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之与邻”[6]。《国语·晋语》中也有“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7]的表述,赵氏居于晋国,不得不受此影响。在与诸卿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赵氏高瞻远瞩致力于向北部扩展领地,三家分晋后更是处于“四战之国”的境地。在与游牧民族的多次作战中,赵氏不仅将其民众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而且也很好地锻炼了自己军队的作战能力。与游牧民族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冲突之中,甚至在血缘上也有体现,如秦赵共同的父系始祖即古代东夷部落中的少昊氏族;另外据《左传》记载,赵衰在随重耳流亡母邦时曾取狄族女子叔隗,并且将叔隗所生的赵盾立为赵氏嫡子;赵简子为了兼并北方代国,选择了“狄婢”所生的毋恤代替太子伯鲁作为自己的嗣子;赵襄子曾娶西戎空同氏之女为妻;再加上赵民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长期融合,在普通百姓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血亲联系。正是因为赵氏与戎狄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血缘关系,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才能克服“严夷夏之别”的传统观念,最终将改革付诸实践。
五、晋赵之间的军事传承
由于秦赵共祖,所以很多学者都习惯于将秦赵之间的军事实力做比较,但是赵氏作为在晋国成长起来的一支卿族势力,他在晋国所获取的军事力量和晋国对他的军事策略的影响则更为深刻。首先,晋国与戎狄之间的联系自不必说,“戎狄之民实环之”,晋国的很多居民就属于戎狄,周围更是分布着很多戎狄部落,晋国要想生存发展,自然要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晋国领地的扩展主要依靠从狄人那里获得土地。据《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骊姬使人对献公语:“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6]赵氏领地的扩展也是靠占据狄人的领地,如楼、屏、蔺、长子、晋阳等地。其次,处于这种环境下的晋人,民风剽悍,好勇尚武,原因与赵地民风形成的原因类似,在此不做赘述。再次,晋国与戎狄的关系也不一般,晋公室为增进与戎狄的往来,除了武力夺取,还辅之以联姻,如晋献公曾娶两女于戎狄,所以重耳在流亡期间首先到达了母邦:“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1]1647在此生活了十二年,并娶了狄人女子季隗。赵氏与戎狄之间的血亲联系也与此类似。由此可见,晋国对于赵氏在军事策略上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相互杂糅,互相依存的,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都是不能完全地区分开来的,如赵氏与戎狄杂居,不仅使赵国时刻面临着被夹击的危险,也影响了赵人好勇尚武的民族习性;再如晋国对赵氏的影响,游牧民族对赵氏的影响这两点原因也有相交叉的地方。因此,对于这些历史原因的分析要从整体来把握,不能割裂研究。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沈长云.关于赵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邯郸学院学报,1999(2).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4]魏源.皇朝经世文编[M].贺长龄,辑.台湾:国立台湾大学,1989.
[5]沈长云,魏建震,白国红,张怀通,石延博.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左丘明.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