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手外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5-08-15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手外科病人心理

唐 平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骨二科 江苏 南京 210015)

2009年4 月-2013年10月,对100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发现有720例存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意志消沉、悲观、焦虑、接受现状、急躁、担忧、期望过高等。笔者认为加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医患护患纠纷都有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4月-2013年10月,我科住院1000例患者,男,680例,女,320例。年龄18-83岁,平均50岁,大专以上的420例,高中以上的220例,初中及以下360例。

方法:自编问卷调查表,采取面对面方式。发放卷1000份,调查1000份,回收1000份有效率100%。

2 结果

1000例患者中,72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意志消沉、悲观、焦虑、接受现状、急躁、担忧、期望过高等七种心理问题。其中担忧400例(55%),期望过高90例(12.5%),悲观110例(15.2%),接受现状40例(5%),急躁50例(6%),焦虑20例(2.7%),消沉10例(1.4%)。

3 讨论

手外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①焦虑、急躁、担忧: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加之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患者害怕再植后的肢(指)体失去功能,表现出急躁的情绪。②意志消沉、悲观:经手术治疗后,手的外形及功能不能恢复到原来,考虑到以后工作、生活以及经济、老人、小孩的抚养问题,还有离断伤再植不成功的年轻患者甚至怕影响找配偶的问题,不能接受事实而产生的种种忧虑,造成悲观、消沉情绪。③接受现状:部分病人在后期进行功能锻炼时怕疼,不能坚持功能锻炼,甚至目前的接受现状,只要外形不要功能。④期望过高:及少一部分病人对自己受伤后通过治疗、坚持功能锻炼、康复理疗,患肢(指)的外形、功能都能恢复到原先健康一模一样。

手外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要点:

(1)急诊入科时的评估:手外科的病人多数是由于意外事故而造成其病情重,来势急。病人精神尚无准备,入院后心理状态最突出的表现是,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不能承受,难以接受受伤事实,患者易出现心情烦躁,哭泣,怨天怨人,或陷入极度的忧郁状态中。当病人接受了这个事实后,随后产生焦虑情绪与恐惧感。病人往往精神紧张,坐卧不安,食欲下降睡眠不实等心理症状。此阶段心理护理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患者入院后我们主动、热情,用安慰性的语言使患者情绪平稳,并以真诚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以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为主,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心理情况、家庭、社会支持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解释和安慰。与病人亲切交谈鼓励病人勇敢地面对事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感情上顺利进入病人角色。为进一步加强身心护理定教做准备。

(2)手术前的评估:术前焦虑多发生在手术前一日晚间至手术前一小时内,而且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多,发生焦虑的程度也在上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手术效果的担忧,患者往往对手术效果趋于理想化,常常在手术后与受伤前做比较,使心理得不到满足。此时病人易出现情绪不稳,忧虑,失眠等心理状况。②对麻醉意外的发生有恐惧心理,麻醉师在交待麻醉意外事项时,都比较细致,也往往会造成患者的恐惧心理。我们采取了主动介绍医护人员和护士的情况,在病人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心感。详细介绍手术方法特点、术后将要采取的护理措施。也可组织做过同类手术的病人进行交流,这样使患者在心理上有准备,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计划,以较好的心态迎接手术。术前日晚或术日晨给予镇静剂。

(3)手术后的评估:手术后24小时内,以患者和身体基本状况为主,包括生命指征的观察,各种引流管道通畅的观察,手术部位渗出液的情况,敷料包扎情况的观察,静脉输液通畅情况的观察等。麻醉清醒后和手术后的不良记忆,如手术后的疼痛,不舒适的体位固定,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如:如呕吐、喉头水肿、咽痛、静脉穿刺困难不能一次成功等,患者易出现烦躁。对术后患者易出现的问题我们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是:对患者讲清疼痛的原因,缓解的方法,并在术后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如采用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必要时采用止痛泵48小时,停用止痛后,如再出现疼痛及时给予镇静药物。对于手术中应用麻醉药可能出现的胃部不适,呕吐现象,可以应用相应的药物以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手外科患者手术后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可能采取体位姿势,肢体姿势固定,由于长时间的姿势固定引起的不舒适,可以帮助患者做按摩或用体位垫调整为较舒适的体位,减轻因手术刺激造成的烦躁、焦虑等心理压力。

(4)康复指导:手外伤,双手烧伤等,形成瘢痕组织畸形,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进行手功能重建的病人,二次或多次手术才能达到重建功能的目的治疗,每两次手术治疗间隔时间较长,患者连续多次的手术及术后痛苦的经历,使其焦虑程度越来越重。有些患者对自己功能恢复的程度期望值往往很高,对术后的效果不甚满意,情绪不稳,忧虑,失眠,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我们采取耐心地多向病人解释手术的目地是尽最大地可能恢复肢体的一部分功能,力求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恢复部分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告诉病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有什么条件就恢复什么样的功能,正如建房子一样,有钢筋水泥就建楼房,有砖有瓦就建砖房。从而得到了病人的尊重和理解,手部肌腱粘连是伤口一期愈合后极易发生的病症,往往需要二期手术给予松解。术后要及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便可鼓励患者进行主、被动的屈伸活动,每天进行2次,指导其正确的手法和强度进行,活动从主动到被动,力度由小到大,逐渐适量增加,防止肌腱断裂。同时与物理康复科的理疗师联系,给予热敷,蜡疗等物理疗法切、助患者进行活动,以防止肌腱的再次粘连和小关节僵直。

心理护理贯穿在手外科住院病人治疗、康复过程的始终。我们通过分析手外科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了心理负担,增强康复信心,使患者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接受治疗并促进康复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面对手外科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何把握住患者患病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点,在患病的不同阶段,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是现代护理人员努力探讨的问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是基础。同时还要掌握心理学知识,强化心理护理意识,换位思考,提高护理质量,除做好常规治疗、护理以外,还必须注意患者心理状态,从而了解和掌握患者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绪,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1] 马存根.临床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11

[2] 齐艳.临床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Modern Nursing.2002,8(2):114-116

[3] 赵菁,王京枝,李双雪.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技巧.中国全科医学,2001,4(8):63-64

猜你喜欢

手外科病人心理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谁是病人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心理感受
病人膏育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科中心(衡阳市手外科中心)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