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过程中实施程序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5-08-15陈吉娇
陈吉娇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21)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管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患者的髂静脉、腘静脉及股静脉等处,由于患该病常会出现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现象,若不能及时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痛苦,严重者可能导致其患肢的功能丧失甚至因血栓脱落而发生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本文通过在某段时间内于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运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50例接受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女各有27例、23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0.42±4.98)岁,病程5d~3个月,平均病程(1.42±0.98)个月,将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认知障碍者以及精神疾病者等均排除。按照入院的先后将5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存在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按照医嘱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观察组:本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程序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主动接待,然后安排专人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生活和饮食的习惯、心理状态、性格爱好等方面进行了解,且在交谈过程中应做到尊重患者,给予关怀,并且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经济负担,最后经过全面了解后作出相应的评估,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根据上述了解后作出的评估内容与患者再次交流后,着重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和了解的程度以及其出现对疾病不利的因素,如焦虑、紧张状态或对疾病了解不足等,然后和患者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内容包括行为干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围手术期护理、家属和好友支持等。③依据护理计划内容执行护理工作,如将放松心情的正确方式教给患者,如冥想训练、深呼吸或倾诉等,根据其性格爱好,选择相应的杂志、报刊或电影等方式以分散其注意力,同时向其详细讲解各种成功治愈的案例。④对患者家属或其好友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他们能够通过学到的知识有效的与患者进行聊天,给予鼓励、支持、关怀,使其对战胜疾病充满希望与信心,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再次向其说明介入溶栓治疗的过程、先进性,从而使患者的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⑤在整个护理期间,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对既往不良生活习惯是否改变和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了解是否正确等方面,护理人员应主动观察判断其护理效果。
1.3 指标判定:⑴舒适度:采用0-100分制,80分以上则为非常舒适,50~79分则为基本舒适,0分则为非常不舒适。⑵生活质量:采用相关量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低则说明其生活质量越低。⑶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相关量表对25个条目进行评分,得分在25~125分,若对疾病治疗越不确定,其得分就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说明二者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4.4±5.42)分、(60.61±6.51)分,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86.12±2.85)分;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0.22±7.86)分、(89.51±4.88)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42.60±3.17)分,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均占据很大的优势,P<0.05。
3 讨论
近年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为常用的是药物溶栓疗法、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等,但其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加上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造成较多不良的影响,而且在治疗该病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处于不良状况,导致失去治愈该病的信心,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必要[2]。通过上述结果显示,实施程序化护理方案后的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降低了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前者均处于优势,P<0.05。主要原因是因程序化护理将患者的护理工作分为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程序进行实施,这样可以使其护理人员更全面了解到患者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分析进行制定护理计划,并且使得护理内容更具针对性,能够更好的满足了患者的需求;而在实施护理计划时,可使得护理的内容更有重点、更全面,加上患者愿与护理人员共同制定,一方面可以使患者能够了解护理的内容、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其自我保健、自控的能力,而另一方面通过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有效提高患者的信心,促进与护理人员的配合,从而使得医患间的关系更融洽,这样对往以后的护理工作进程更顺利[3]。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过程中运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其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及不确定感,还可提高其舒适度、生活质量,更说明了程序化护理干预适用于该患者的护理中[4]。
[1] 孙敏.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30(18):4057-4058
[2] 倪乐凤.对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8(12):117-118
[3] 张晓华.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3,15(19):116-117
[4] 钱俊涛,杜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4,3(8):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