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浅析
2015-08-15贺芝兰
贺芝兰
(山西省浑源县人民医院 山西 浑源 037400)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儿科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贫血情况,多是由于小儿体内的铁无法满足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铁离子量而引起的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对于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不良影响,所以给予患儿有效的治疗十分关键[1-2]。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所研究的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3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有65例患儿,对照组中男患儿35例,女患儿30例,患儿的年龄为8个月~6.5岁,平均年龄为(3.4±0.3)岁;研究组中男患儿34例,女患儿31例,患儿的年龄为7个月~6.7岁,平均年龄为(3.5±0.2)岁。研究组和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年龄、性别比、病程、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组间的相关数据均可进行比较及分析。
1.2 方法:对两组缺铁性贫血患儿均增加日常的营养供给,指导患儿多进食一些瘦肉、动物的肝脏、蛋黄、水果、蔬菜等,并按照不同患儿的实际状况进行维生素C、叶酸等治疗,在患儿的治疗期间告知家长对患儿进行有效的调养,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防止出现感染的症状,进食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等。
对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患儿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按照患儿体重给予2mg/kg的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每天服用2次,共对患儿进行2周的治疗,当患儿的贫血症状获得纠正而且患儿的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的含量之后,将琥珀酸亚铁的用量改为2mg/kg,7d服用2次,共对患儿进行6周的治疗。
对研究组缺铁性贫血患儿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加中药治疗,常规西药治疗的方法同对照组,中药的药方为,黄芪5~15g、党参10g、苍术6~10g、陈皮6~10g、鸡内金6~10g、白术6~10g、茯苓6~10g、当归3~9g、甘草3~5g,水煎至100mL,每天分2次共服用1剂,共对患儿进行4周的治疗,并按照不同患儿的实际症状进行对症加减,对于存在反复的咳嗽及感冒的患儿增加玉屏风散,对于存在头晕心悸的患儿增加阿胶和龙眼肉,对于纳呆少言的魂儿增加炒麦芽和炒神曲,对于存在大便较稀和腹泻的患儿增加炒薏仁和炒山药。
分析两组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治疗效果,评定方法为,痊愈,治疗之后,患儿的贫血症状得以完全的消失,男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130g/L,女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120g/L,男患儿的红细胞数目高于4.5×1012个/L,女患儿的红细胞数目高于4.0×1012个/L,患儿的血清铁含量高于14.32umol/L;有效,治疗之后,患儿的贫血症状得以基本消失,男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110g/L,女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100g/L,或者患者的贫血症状获得一定改善,治疗之后的血红蛋白含量比治疗之前增加30g/L,但未达到血红蛋白正常值;无效:治疗之后,患儿的贫血症状、血象等均没有获得明显的缓解或更加的严重。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9.0)分析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使用表示计量资料,按照t检验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检验,并应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于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检查,若P<0.05则表示组间的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痊愈20例,有效30例,无效1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研究组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痊愈4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研究组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患儿,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的明显,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于铁的需求量增多、铁的供应不充足或者丢失的太多、对于铁的利用或者吸收出现障碍等,均会引起小儿的缺铁性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患儿多出现进行性的贫血、疲乏而无力等症状,多的数患儿还经常合并存在消化不良、机体免疫力的降低,严重是对于患儿的智力和机体的发育均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有效的及时治疗十分重要[3]。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使用铁剂的补充疗效确切,可使患儿的血红蛋白较快的恢复至正常的水平,但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中药治疗可对患儿进行补脾和益气、滋心而养肝,对患者具有益补气血的重要作用[4-5]。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92%,比对照组患儿的76.92%明显更高(P<0.05),说明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缺铁性贫血症状,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1] 王丽民.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1):53-54
[2] 郭红莉,白丽华.在社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1(3):575-576
[3] 张小红,黄伟,王雪峰等.王雪峰教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3):196-198
[4] 张保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35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9):129-130
[5] 胡丹.小儿健脾补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60 例[J].中国药业,2014,23(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