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排放标准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进展
2015-08-15余春燕龙游县环境监测站浙江龙游324400
余春燕(龙游县环境监测站,浙江 龙游 3244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国家对于行业发展是否能够找到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这个问题极为关心。印染行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因此,想要符合国家对印染行业制定的新标准,就要加强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加大废水回收利用的可能。
1 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的发展
印染行业想要在废水处理技术上获得新的进展,就要明确废水排放的标准。一般我国采用的废水排放标准都是《纺织染整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对废水中所含有的物质标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控制,面临这种新形式上的变革,就要依靠科技发展,生物技术等方面做好应对。
2 提标技术进展
为了实现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收利用,国内外对印染行业中废水处理不同单元的组合与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参数最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2.1 传统工艺的改进和强化
采取一些预处理进行强化的方式,例如混合微电解—生物铁—气浮法的方式和分质处理法的方式。第一种方式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色度可达到98%。第二种方式主要是对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改造,将废水经UASB预处理后再进行混合废水处理,入水时含有COD917mg/L,出水时COD可保持为52mg/L。
采用一些常规处理优化的方式,例如德国百乐卡工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等方式。百乐卡的方式主要以好氧生化为主,并加上末端物化处理,其对水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的处理方式可以使废水的回用率达到55%左右。
2.2 强化生物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运用曝气生物滤池的方式处理二级出水,对COD的去除率达到31.4%。采用混凝脱色—悬浮曝气生物滤池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入水时的COD为130mg/L,出水时可降至40mg/L。
生物活性炭。厌氧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生物炭池系统组合的方法可以达到COD≤50mg/L的效果。运用加压富氧生物活性炭的方法,对压力水力负荷与温度进行控制,可使COD的去除率达到68%左右,且可以对氨氮、色度进行去除,有效的降低水的浊度。
高级氧化技术。采用臭氧与纳滤结合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能够有效的阻止膜污染,且出水时的各项指标都能达到回用的标准。臭氧和活性炭组合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出水结果可以用于冷却水。
膜分离技术。采用陶瓷动态膜微滤技术处理二级水,后用活性炭进行处理,可达到色度与浊度为零的效果,且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采用连续膜过滤系统—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其效果可以达到工艺用水的要求。纳滤。用自制的聚哌嗪均苯三甲酰胺—聚砜纳滤中空纤维复合膜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使COD的去除率>70%,且能够对废水中的染料与有机物进行拦截。连续膜过滤和纳滤处理二级水,可完全消除色度。反渗透。超滤+纳滤工艺和超滤+反渗透的方法进行深度处理,出水可以在任何工序进行回用。曝气生物滤池/超滤/反渗透联合的方式,其结果进出水的指标分别为:COD308mg/L-10mg/L,色度120倍-小于2倍,浊度56NTU-小于0.5NTU,其水质可以满足印染工艺的要求。
膜生物反应器。分离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方法,可达到97%以上的COD去除率。MBR的处理方法,可以使处理出水达到回用的标准,但能耗要高于传统生物处理法。加药除油—AOMBR的方式,出水后再经过反渗透的处理,可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3 印染废水回用存在问题的分析
虽说要实现印染废水的回用率,但回用率过高也会对企业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
3.1 有机污染物循环积累
经过处理达到回用标准的废水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溶性污染物,其对于中水回用的次数越多,污染物积累的程度就越深,时间久了就难免会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
3.2 无机盐循环积累
印染过程中通常会加入无机盐类的物质,很多废水处理的末端都无法对无机盐进行去除,因此回用率的增高会带来无机盐的过度积累,使得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也会受到损害。
3.3 膜过滤浓水及膜污染
膜分离的技术虽对无机盐进行了脱盐处理,使得出水能够被大量的回用,但在其处理的过程中会形成许多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这就需要在对这些有机物进行再处理。此外就是膜污染的问题较为严重,并已形成了膜技术运用的一大障碍,在采用膜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时,定要对膜污染进行控制。
3.4 经济与技术的平衡
以上所说的许多先进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投入使用都需要较高的费用支持,对于一些小的企业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4 结语
科技与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印染行业提供了不少废水处理的好方法,特别是膜技术的处理方法,在提高回用率的方面大有作为。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的还是一个很长久的过程,望此文章可以为印染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1]汪开明,冯海波,徐凯杰.双膜法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13(08).
[2]陆洪宇,马文成,张梁,陈志强.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混合印染废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3(07).
[3]李珍珍,罗建中,谭广添,林伟成,谢维.某工业园集中式印染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工程[J].环境工程.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