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2015-08-15高志国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公司吉林吉林132013
高志国(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公司,吉林 吉林 132013)
我公司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现代化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对施工工程的安全、进度、质量、费用、效益均有直接影响。目前,我公司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大多数施工单位往往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上,机械设备管理还仅仅停留在设备能源控制、设备维修层面,忽略了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施工过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这也造成施工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隐性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实际的施工中,对设备操作管理的不严格,常会出现非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发生。若每个因素都提高到完美化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抓住其主要矛盾加以改善必定能够事半功倍。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应逐步完善管理体系,以使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发展,以减少由于机械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因此,先进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设备的选型配套、进出场以及养护、操作和针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等。
1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与配套
机械设备选型的目的是针对具体施工方案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类型,使其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任务,又能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效率、优势及潜力,以创造最佳的效益。
选择施工机械设备,一般应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工期分配情况、施工机械实际的可利用率以及人机配合和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等,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去选择,应把握以下几点:
1.1 根据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选择好既定工程的主导机械设备类型,其它机械必须围绕主导机械设备配套;
1.2 根据施工工期分配情况、施工机械设备实际的可利用率以及在保证主导机械满荷的条件下人机配合和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确定主导机械设备在每一施工阶段的最高需求数量;
1.3 机械设备选择还应充分考虑机械故障因素,满足工程量和工期的要求,并尽可能节省;
1.4 确定配套机械,各配套机械的工作能力必须与主导机械设备相匹配,亦应工作量饱满,在此原则下尽量少选用配套机械;
1.5 各配套机械的工作能力必须与主导机械设备相匹配;
1.6 同一施工项目应尽量使用同一型号和品牌的机械设备,以便于维修管理。
例如某新建装置的工艺配管安装工程,工程的工艺部分焊接当量30000个,工程总工期120天,预制工期20天,根据该工程的性质可以确定该项目的主要机械设备为氩弧焊机。该安装工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预制施工阶段,二是工艺配管安装阶段,三是联合试压试车阶段。分析这三个阶段的焊机使用效率问题,可以发现预制阶段的焊机效率最高,其次是工艺配管阶段,然后是试压试车阶段。
关于氩弧焊机数量的选择看似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其实大有文章,下面探讨一下计算方法:
设定:N1为预制阶段理论的焊机数量
N2为安装阶段理论的焊机数量
T1为预制工期
T2为安装工期
J1为可预制的工程量
J2为安装阶段工程量
Y1为预制阶段焊工与焊机的配和每日工作量
Y2为安装阶段焊工与焊机的配和每日工作量
那么理论的需求数量:N1=J1/Y1/T1
N2=J2/Y2/T2
注意到此方法计算是排出了预制安装过程中一切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但在实际的工程中会发现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影响实际的工作进度,导致焊机作业效率有所下降,所以一般对工程项目实际配备数量会在理论基础上增加20%。但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还有焊工的技能水平和其与焊机的配和熟练程度,最后根据氩弧焊机的数量配套角磨机等其他机械。
2 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前准备及进场注意
施工设备的前期准备情况和进入工程现场的适用情况对设备的施工效率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设备及其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到一个新的施工环境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怎样尽量缩短这一适应过程以尽量减少对施工的影响呢,就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或原则。每一个施工单位或施工群体都要有自己相应的一套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方案,根据自身特点这些制度或许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就设备前期施工准备这一方面可以包括:
2.1 运输过程中注意设备的固定,避免运输过程中相互挤压、碰撞导致器件损毁;
2.2 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前因仔细勘察施工现场,找出利于设备存放及工作的区域,注意水,电,火的防御工作;
2.3 完善机械设备的相关耗材及易损件施工前准备工作;
2.4 规范设备进场的前期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可靠使用;
2.5 做好机械设备工程开工前的试运转工作,避免电源虚接、短路或缺少润滑等现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工程进度。
3 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管理
施工设备的操作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其对施工质量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业公司应加强专用施工设备操作管理的执行控制,严格执行设备操作人员定岗定员制度、严格执行设备岗位操作规程,严禁机械设备疲劳作业,严禁非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机械故障、质量及安全隐患。这样,通过严格的设备操作管理才能保障施工质量、操作安全和施工安全。
4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制度
在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故障是在所难免的,而随着工程机械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化工安装工程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依赖也尤为严重,所以主要机械设备的故障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甚至会导致工程停滞。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维修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完善设备维修制度应切实做好如下5个方面:
4.1 认真落实日常维修。明确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在工程开工前以科学的规划制定养护计划,包括对设备的检查,清扫,调整,润滑,整理,更换零件等;
4.2 加强注意事后维修。对非重点设备采取故障发生后进行维修及事前无法预计的突出故障进行修理;
4.3 重点把握施工现场维修。施工现场维修是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方式,现场设备养护人员,应加大对施工重点设备的熟悉与分析,对其常见易损部件进行储备,按期巡查设备每个阶段运行的情况进而判断设备的状态,及时对易损部件进行更换即对重点设备采取预防维修,而对于一般设备实行事后维修,目的在于在节省维修费用的前提下,保证施工生产需要;
4.4 不可轻视预防维修。对重点设备及一般设备中的重点部位进行预防性维修和养护;
4.5 鼓励展开改进维修。在设备修理时,同时进行设备的改造、改装以提高设备的性能,效率,精度,节能性能等。
参考这五种维修方式,分门归类地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维修管理以达到提高设备施工效率的最终目的。
5 临时设备的租赁管理
由于施工企业自有设备不可能适用于各种施工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设备的外租或外借,如临时租借管束抽装机或施工工装等大型设备。对于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施工企业也应构建完善的协调租借网络体系,并与租赁方制定严格的合同,规定双方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职责,规定操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从而保障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完好、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避免在出现设备故障或出现操作问题时,由于合同制定不严格造成的推诿现象。通过制定科学的、严格的临时设备租赁管理体系,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才能有效保障临时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操作管理质量,为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公司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当然还有更多的影响因素尚未提及,有待于更为深入的讨论,这是现代施工企业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未来公司发展的趋势。施工企业应针对自身设备的情况、人员操作情况、维修维护体系等构建完善的、统一的设备管理体系,并以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公司的整体布局着手,实行现场设备管理模式的转变,是确保设备发挥最佳性能、确保机械设备保值、增值的最佳途经。
[1]陈勇敢.论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现状与改进《价值工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