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2015-08-15李鑫史海强韩静
李鑫 史海强 韩静
(1.河北碧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11;2.河北冀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1;3.河北冀电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5)
煤化工是采用化学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或石油燃料的工业。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配套条件要求较高,在其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应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现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是采取科学方法及技术,以预防及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及破坏为目标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评估[1]。本文对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重点关于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1 环评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1 强化规划环评在煤化工基地规划中的作用
针对需要发展煤化工的区域,应切实做好总体规划、煤化工基地的选择以及规划环评的编制工作。首先,应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化煤化工基地选址工作,必须严格限制在水资源匮乏、水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发展煤化工。其次,应做好煤化工基地的产业规划和规划环评,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能耗、环保指标等市场准入门槛的规定,新建和改扩建煤化工项目在产业规模、装备技术水平、环保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上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大力推进区域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园区集中治理,确保有效保护区域整体环境,降低区域环境风险。
1.2 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相容性
应结合区域规划环评结论,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承载力的相符性。项目建设规划布局应关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项目特点,分析项目污染物排放与区域的各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的相符性,从区域环境(生态)、资源整体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的措施与建议。
1.3 水资源保障
煤化工是一个水资源消耗量较高的行业,一些大规模煤化工项目用水量一小时可以达到3000t[2],而我国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除西南地区云南、贵州等地区外,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基本上呈逆向分布。煤化工产业发展应以水定产,适度发展,确保水资源平衡。煤化工项目建设,应先行水资源论证,明确用水的保障性。
1.4 强化水的循环利用,深化废水处理方案的论证与分析
西北地区往往面临地表水环境容量有限的问题,有些地区甚至没有可纳污水体。因此煤化工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废水处理问题,对煤化工项目的水污染控制,应立足于不恶化地表水质量、不污染地下水,将污染限值在可控范围内。
对于煤化工项目而言,强化水的循环利用,既有利于减少新鲜水资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外排量,降低废水排放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应大力推动企业加强水的循环利用,在摸清各装置用水要求的前提下,对废水实施分质处理,经过初步处理的废水优先回用于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工艺环节,无法回用的废水实施深度处理,再根据其水质特点进一步回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
1.5 污染防治措施论证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应进行多方案比选与技术、经济论证,推荐最佳方案;采用已有同类产品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处理运行实例,论证本项目实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措施的可行性。应充分考虑调试期间的事故性排水;强化对废气的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尤其要采用目前先进的减少H2S、NH3等恶臭物质的无组织排放措施,分析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1.6 环境风险评价
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的要求,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制定项目的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调查统计国内外其他同类产品、装置风险事故案例,说明发生风险事故的类型、原因及概率,识别工程生产全过程所有风险环节及因素,给出有毒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或产物、最终产品或产物的总量或贮量,识别并列表给出所有重大风险源与风险评价因子,认真核查破裂泄漏、火灾、爆炸情境下的最大可信事故源项,给出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估值;预测最大可信事故对各环境要素造成的后果,给出造成的后果范围及程度,估算最大可信事故的风险值与风险可接受性,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工程选址与总图布置的可行性。
2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从宏观规划及规划环评的角度出发,保证产业布局的合理性;然后从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相容性、水资源保障方面论证,同时应做细致的工作,通过水的循环利用、污染防治措施论证以及风险评价等,使整个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冯夕悦.浅谈煤化工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几个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3,(5):220-220.
[2]葛德禹,孙延辉.西部地区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管理的要点[J].石油化工建设,2013,35(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