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管理学课程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考
2015-08-15单桔平
单桔平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通过真实的事件情景再现,让学生从职业角色的角度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医学、法律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教学中,由于其角色体验和情景再现的特点,因此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优势,从而快速地广泛运用到众多社科类课程教学中。
管理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由来已久,并逐步发展为该课程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这是由管理行为本身和管理学科特点决定的:第一,管理是合作共赢的行为。管理,通常是指管理主体,有效组织并利用其人、财、物、信息和时空等要素,借助管理手段,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协调而不是不和。”[1]意即管理的本质是合作而非对抗与冲突。巴纳德强调说:“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2]由于案例教学采取的形式通常是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这种形式特别依赖并突出学习者之间的通力合作,在案例教学这种环境中,学习者不仅要积极参与、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学会与他人协作,实现小组共存共赢。第二,管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管理学理论过于肤浅空洞,缺乏实践指导价值,而管理的内外环境日新月异,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挑战,教师必须将理论与实践整合统一,学生必须自由地穿梭在实践与理论的时空,而案例教学便是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帮助学生摆脱当下现实的束缚与困扰,弥补学生管理实践缺乏的先天不足,实现管理学课程学以致用的目标。
一、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现实不足
(一)案例教学的资源贫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案例资源是案例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而我国管理学案例的真实情况却是,最新的案例较少而陈旧的案例较多,非典型性案例多而典型性案例少,原生的案例较少而转载的案例较多,国内的案例较少而西方国家的案例较多。第一,在信息化的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且便捷,他们对新生的事务和先进的理念更敏感更有兴趣,而如果教学中运用的是陈旧的案例,则不仅与现实情况不吻合,而且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典型性案例是即便时过境迁,它仍然具有代表性,对现在和未来的实践都有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但是典型性案例的收集需要博闻强识,需要有意识地纪录,我国管理学起步较晚,管理学案例更是后来才慢慢被少数相关从业人员收集、编制,数量有限且需要运用的课程较多,导致很多经典案例被多次反复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第三,不论行政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实践往往牵涉单位机密,所以只限于单位内部交流或少数精英课堂,出于利益原因难以普及推广,且很多授课教师自身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只能转载、摘抄他人案例或对他人的管理实践进行编制,限制案例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和有趣性;第四,西方的管理学教学起步早,案例教学相对成熟,所以我国很多教师偏爱西方案例而忽视我国本土的案例,而西方案例所发生的背景与我国时下情况相去甚远,这使得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难以具有说服力。
(二)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缺乏正确认识
某些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只要陈述或展示案例,然后提出问题,由学生解决问题,就是完整的有效的案例教学,任何管理实践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复杂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深刻细致的关于案例前因后果的理解、分析,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很简单肤浅的,甚至是断章取义的,没有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环环相扣的诱导,学生的答案通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操作性不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难以提高,甚至某些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辅以简明的实例以理解、消化复杂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这些都难以真正有效地实现案例教学法的目标。某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与传统知识讲述相比,更形象、具体,更能提高课堂兴趣,因此出现在课程教学中重案例分析、轻理论讲解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学生对管理学的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也有的教师把案例陈述或展示完后,把案例教学中的主导权完全让位给学生,任由学生随意地、漫无边际地讨论、回答,案例事实不能紧密联系理论知识,给出的解决方案没有可操作性。
(三)学生参与度有限
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性思维,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有效性。而目前在案例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首先是因为自身的思维能力有限,思维能力包括诸如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许多学生在案例讨论时,不能对案例的前因后果融会贯通的理解,只是就事论事,不能多层面、多角度地发散性思维而仅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内,因此提出的案例解决方案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久而久之,便丧失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其次学生在多年“填鸭式”教学模式下,习惯被动接受信息,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是盲目地认可教师或者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再次,学生的知识面太窄,难以运用其他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与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分析案例,因此观点较片面、狭隘。最后还有学生不善于组织语言或表达不流畅,对案例的个人思考不会概括、提炼,难以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无疑会阻碍课堂的信息交流,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某些教师在案例展示时,缺乏有效的教学技能,使得案例呈现时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参与兴致,或是案例太过复杂,学生望而生畏,等等。
二、提升案例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
(一)案例选择要细致、认真
好的案例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不好的案例则会使课程教学陷入窘境,降低课堂的趣味性。案例选择应该尽可能地遵循这两个原则:第一,典型性原则。典型性案例的特点是代表性强,能较精确的描述某一管理问题或反映某一管理现象,案例事实与课程理论结合紧密,案例陈述的逻辑缜密,案例的问题设计体现针对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某一管理行为的规律,指导管理实践,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经典案例即便陈旧,仍然备受师生欢迎而被广泛采纳运用;第二,时效性原则。时效性案例的特点是最新、最前沿,尤其对于管理这一需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适的行为来说,在不同的情境中管理的有效性不同。选择时效性较强的案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更能增强教学效果。教师选择案例的渠道来源应该多样化,可以利用可信度较高网络资源、报纸杂志、媒体书籍等,确保案例提供的是管理实践中较典型的情境、反映的是管理活动真实的问题和矛盾,这样才能具备实际的应用价值。
(二)完善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前,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案例的前因后果,剖析案例的问题矛盾,预测案例讨论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设计案例展示的语言和方式,若是案例较复杂,则应提前把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案例事先预习,提高教学效率;在案例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尽可能生动、简洁、条理明晰地陈述案例,并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自主性思维,可采用小组讨论或自由发言等多种形式,活跃气氛,增进交流;案例讨论完后,教师应进行恰当点评,客观、全面、准确地分析学生想法,并陈述自己的观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异己的意见应采取包容的态度,甚至应鼓励不同的声音,因为不同的管理行为都有其合理之处,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开放性胸襟,才能在管理才干上实现包容性的发展。此外,在案例教学中切忌多而不精,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每个知识点都会用案例帮助理解,但是授课时间有限,案例分析时只能蜻蜓点水般泛泛而谈,这对学生理解知识点确实有帮助,但是若没有关于前因后果的深刻细致的分析,则难以培养学生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师与学生应转变角色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有趣性和有效性,而且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与教师权威,教师要从一个裁判者、讲演者和解惑者的角色转变为案例教学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和策划者,参与、组织、策划案例的讨论环节与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倡导质疑与争辩,营造平等、民主的交流讨论氛围,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给予诱导、指点和矫正。此外,教师的语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案例展示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是否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准确地理解案例意旨,是否能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摆脱乏味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尽其可能地调动些文学手法。如采用场景描写、情节叙述、心理刻画、人物对白等,甚至可以加些议论,边议边叙,作用是加重气氛,提示细节。不仅如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管理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冲突,自行编制案例,并设计案例问题,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思考管理行为,逐步增强综合管理能力。
[1]F·W·泰罗,著.韩放,译.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327,17.
[2]C·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