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阳白鹅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08-15滕明云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湖南麻阳419400

湖南畜牧兽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麻阳养鹅白鹅

胡 杰,滕明云,莫 腾(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湖南麻阳419400)

麻阳白鹅品质优良,是湖南省一个传统名优地方特色品种,具有耐粗饲、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个体适中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通过多年发展,麻阳白鹅生产已由“小水禽”演变成了“大产业”,成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已成为我县养殖业生产中颇有成就,颇有特色的产业。

1 麻阳白鹅养殖的特点

1.1 养殖数量持续增长

我县农民素有养鹅的习惯,发展白鹅生产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种鹅繁育、种苗孵化、种草养鹅等饲养技术,白鹅生产得到跨越式发展。白鹅养殖遍及全县,规模养殖主要集中在高村、兰里、锦和、江口墟、绿溪口、黄双等锦江河沿河乡镇。2014年麻阳白鹅饲养量达84万只,其中年出笼64万羽,种鹅常年存笼约4万羽,养鹅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370户,整个鹅业产值达5 450多万元,占畜牧业比重的13%左右。

1.2 当地有养鹅的传统

麻阳白鹅饲养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多年。据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辰州府志》记载:“八月中秋,肥鹅遍野,戚友会饮,曰‘打鹅会’,皆借此以相娱乐也”,苗乡风俗,用“定亲鹅”送礼,“以通佳期”,流传至今。苗家土方用八角、山奈、茴香、桂皮等为香佐料,创造出麻阳独特的“兰里风味鹅”,享誉湘西地区,吸引八方来客。

1.3 品种性能优势突出

麻阳白鹅属产蛋较多的优秀中型鹅品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无就巢性,产蛋性能突出(为70~110 枚 /年),抗病力强,其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分别为94.5%、92.7%、96%。仔鹅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屠宰测定,公母鹅屠宰率分别为77.31%、77.09%,全净膛分别为67.86%、67.3%[1]。商品鹅生产开发作为配套系母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

1.4 科研成果显著

1988年麻阳白鹅被列为全国优良肉鹅品种推广项目,同年被省农业厅列入“丰收计划”,1990年被列入湖南省“星火计划”,1991年麻阳白鹅选种育种与提纯复壮列入省科委科研项目,该课题历时5年,如期完成任务,通过0~4代选育和提纯复壮,该品种产产蛋70枚以上,70日龄体重达3.5~4kg,开产日龄 220 天,蛋重 150~170g,1992 年“麻阳山丘白鹅养殖技术”获怀化市科技奖,1993年“麻阳白鹅养殖技术”获省农业高产技术奖[1]。我县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的白鹅孵化新技术,即平箱孵化、半自动孵化和全自动孵化技术在全省同类型技术中处于领先水平。2014年,“麻阳白鹅”荣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对有效保护麻阳白鹅优质特色产品、提升麻阳白鹅的品牌价值、促进麻阳白鹅品牌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1.5 龙头企业发展优势凸显

现有加工企业3家,年生产加工鹅产品能力约在100万羽左右,其中以市级龙头企业——苗家王食品有限公司尤为突出,该公司已引进战略投资7 900万元,征地129亩,筹措启动《冷鲜鹅综合加工及仓储系统》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能力达300万羽以上,可解决武陵山区域活鹅销售难的问题。

1.6 地理条件优越

我县境内的锦江河全长117km,平均坡度0.7%,年均流量158m3/s,枯水流量14.2m3/s,与其他山涧细流构成叶脉网状。除锦江河外,其他多为山区雨源型溪河,山塘水库众多,水域滩头及草山草场资源丰富,全县的草坡面积达25万亩,柑橘种植面积12.8万亩,为种草放养家禽提供有利的条件。麻阳交通便利,焦柳铁路、怀渝铁路穿境而过。包茂高速公路在麻阳设有3个出入口。209国道、308省道交汇县城,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为商品的汇集与运销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

2 存在的问题

2.1 饲养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低

一是鹅的饲养方式以散养居多,肉鹅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效益低等缺点明显。二是大多数养殖户仍然采用自然孵化、自然放牧的方式,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意识不强,许多饲养、管理上的新技术不能很好的得到应用,不讲营养价值和营养平衡,圈舍条件简陋,卫生防疫不到位,导致种鹅生产能力低,不利于扩大饲养规模和提高养殖效益。

2.2 尚未形成种草养鹅观念

人工种草发展规模养鹅还未被广大养鹅户充分认识和接受,目前我县仅有少数养殖户种植黑麦草、狼尾草等进行适当补饲。冬季牧草尤为短缺,鹅群营养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2.3 全年均衡生产难以保障

麻阳白鹅的繁殖季节是每年11月到次年6月,鹅苗不能常年均衡供应,使扩大肉鹅生产较难,导致鹅产品市场目前仍有较大缺口。

2.4 品种退化严重

由于规模化养鹅生产起步晚,养殖规模小,生产设备简陋,长期以来处于自繁自养,造成近亲繁殖,品种退化严重。加上新品种的引进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缺乏必要的科学调控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了麻阳白鹅这一宝贵品种资源的保护。

2.5 龙头企业拉动力弱

我县白鹅产业企业较突出的仅苗家王1户,由于企业实力较弱,带动白鹅产业全链接发展,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企业仅以鹅肉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对地方经济拉动力弱。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产业投入、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效扶持种鹅场建设,为畜牧发展提供优良基因。二是加大品改仪器设备投入,为品改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撑。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增强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四是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销一条龙,保障养殖效益。

3.2 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由企业科研单位共同合作进行系统选育,加速对麻阳白鹅的改良,提高其生产能力,增加养殖经济效益,有计划的建设种鹅资源场,并建立起良种繁育体系,为地方品种的推广、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3.3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养鹅

鹅是以草为主要饲料的水禽,提高对种草养鹅的认识是关键。适合养鹅生产的优质牧草品种繁多,如黑麦草、紫花苜蓿、杂交狼尾草、菊苣等,完全可以满足麻阳白鹅全年对牧草的需求。同时做到草种合理搭配,使营养全面,全年供应。

3.4 积极倡导高效生态立体种养模式

我县为柑橘种植大县,山塘水库众多,这些因素都为养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一是建立“草、鹅、鱼”小生态循环实现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据报道,鱼、鹅混养利润达到普通池塘养鱼利润的近3倍[3]。二是林下草地养鹅模式,该模式主要在株间距较大的经济林、果林等种草,草地放牧鹅群,粪便作为有机肥供应草、林,完成粪污的消纳[4-5]。

3.5 强化龙头企业建设

以苗家王公司和麻阳白鹅养殖合作社为龙头,推广实行“公司+农户+订单+基地”的模式,从种苗提供、饲养技术、疾病防治、饲料供应到产品回收、加工、再销往市场,形成生产、饲料、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力争最小的投入,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3.6 打造知名品牌体系

一是积极争取麻阳白鹅列入国家遗传资源目录,做强做大麻阳白鹅产业。二是积极开展麻阳白鹅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使之成为我县地方优质家禽品种之一,将其打入国际国内市场,形成麻阳养殖业第一品牌。

4 结语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养殖业的体制、社会需求和产值效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养殖业正处在一个产业化、优质、高效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传统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禽类产品在肉食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麻阳白鹅品种资源弥足珍贵,麻阳县作为白鹅产业的传统优势地区,理应利用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政策优势,克服当前困难,集中精力将这一宝贵的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把全县白鹅产业的软、硬环境建设好,把产业企业和农户服务好,力争把麻阳白鹅产业打造成一个对全县群众有号召力、对全国市场有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真正实现“依托一个品种,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批企业,富裕一方百姓”。

[1]舒 畅,滕明云.麻阳白鹅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1):54-55.

[2]吴晓林,莫水生.麻阳白鹅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差估计与产蛋量选择[J].中国家禽,1996,(5):23-24.

[3]田伟龙,黄文江,陶书田等.种养结合梨园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及果实品质差异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3):165-168.

[4]杨 毅,贺明艳,李连友,等.果园种草养鹅技术[J].现代农业科学,2011,(14):344-348.

[5]吴艳玲.林下草地养鹅综合配套技术[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9):67-68.

猜你喜欢

麻阳养鹅白鹅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大白鹅
林下养鹅的特点和生态养殖技术
一只大白鹅
白鹅写生记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麻阳: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分析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