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寨县春节期间祭祀民俗初步研究

2015-08-15程东霞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灶神祖宗金寨县

程东霞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民俗是指这些特殊日子的文化内涵以及人们所表现的相沿成习的各种活动。”[1](P188)春节期间的各种民俗向来是民俗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拟以金寨县春节祭祀民俗为对象,考察城镇化语境下民俗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主脉北坡,鄂豫皖3省结合部[2](P1)。由于这里长时间以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加上山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其中尤其以四时八节的祭祀活动表现最为明显。笔者结合多年考察、电话访问以及文献资料查阅,以笔者所熟悉的家乡金寨县春节祭祀民俗为研究对象,梳理已渐被遗忘或渐趋流失的春节礼俗、禁忌,探究这些民俗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及这些民俗的流变所带来的时代反思。

春节是中国第一大节日,对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来说都异常隆重。“传统意义的春节以年终岁首为时间基础,一般从腊月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有的地方甚至延长到二月二。春节的核心内容是辞旧迎新,而祭祀活动,则是除旧迎新的主要表达方式。”[3](P42)

金寨县春节期间的祭祀活动是民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代代传承的礼仪形式,主要体现为对天地神明的祭祀和对祖先的祭祀。

一、金寨县春节期间祭祀天地神明

(一)祭灶神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人一向信奉的基本律条。在农耕文明中,吃饱饭是很多人的头等大事,因此人们相信有一个专司食物的神明存在——“灶神”。灶神在中国传统神话中虽然地位低微,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却显得异常重要。“灶神成为天神监察下界的耳目,他常住人家,与百姓朝夕相处监视着民间的一举一动。民间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人们担心灶神打小报告,于是跟灶神套近乎,俗称‘媚神’”[3](P49)。金寨一向有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的习惯,俗称“过小年”。过去在乡间,人们必定将灶间洒扫干净,谓之“除尘”,将碗柜等物品全部搬出清洗,扫去烟囱里的积垢,以示对灶神的恭敬。贴灶神神像,摆放祭物如麦芽糖等(因麦芽糖性黏,可以黏住灶神的嘴巴,不让他对天帝说人间的坏话;另外,麦芽糖甘甜,可以让灶神说甜言蜜语,即“说好话”),焚香烧纸。今天只在金寨县偏远地区还有摆放祭品的习惯,但大多数乡村人家依然在这一天“除尘”,扫除一年的污垢,请一张灶神神像贴于灶台上方,焚一炉香在灶台上,表达一年来对灶神庇护的谢意,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祭祀天地

对天地的祭祀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先民们以此表达一年来对天地神明庇佑的感激之情,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金寨县,每到春节,人们也要以三牲祭礼答谢天地神明的庇佑。不过叫法上金寨人称为“供天地,供菩萨”。除夕当天的年饭和元宵节的盛宴,必先请神明享用过后,人们才可以正式食用。

除夕这天的正餐,皖西地区大多数地方都只有晚间的“年夜饭”,但在金寨山区,一天之内却有2顿饭,第1顿饭或早上或中午,各家因自己的家族习惯而定,因此出现即使同一村庄之内,吃年饭却是你家早上我家中午的情形。第1顿饭叫“迎年”,晚间才叫“团年”。若是早上,各家都要抢先放鞭炮“迎年”,从凌晨四五点钟即可听到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相信自家先放的鞭炮可以把神明引到自己家,保佑一家人来年发财。鞭炮放过,意味着神明已经请进了家门,就要准备祭礼。过去是猪、鱼、鸡三样,渐渐演变成只用猪头俗称“元宝”这一样。实在没有“元宝”,就用整块猪颈圈代替。所以金寨地方有“杀不了年猪,过不得年”一说,人们认为只有自家产出的“元宝”,才是对神明最大的敬意。

祭祀期间,正屋(俗称“堂屋”)居中的墙上供奉“天地国亲师位”,供桌上只能保留香炉、蜡台等祭祀用品和家谱,别的东西都要清理干净。屋外则要将晾晒的衣物等收走,碍眼的杂物也必须收放有序。祭祀天地时,用大盆端上滚汤热过的“元宝”,正中插上筷子,放在八仙桌中央,供桌上摆放蜡台,点燃一对大红蜡烛,三茶五酒,一家之主在供桌前焚香烧纸,男丁在屋外鸣放鞭炮,主妇跪拜祝祷“保佑我一家老小平安如意”等祈福语。等上一盏茶功夫,约莫神明享用过了,即撤下供品,准备“迎年”的其他步骤。晚上“团年”,依例先祭祀天地神明。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也是如此。

(三)祭祀其他神明及相关禁忌

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各种现象都必有一个对应的神明。因此在除夕和元宵节这2大节期间,还要对各路神明礼敬有加。除夕这天,菜园里要上香烧纸求得菜蔬的丰收,猪圈、牛栏、鸡棚等各处要贴上“六畜兴旺”的字样,十字路口要烧纸,乡间有石碓的地方,也要由就近的人家奉上一炷香和一刀火纸。

除夕当天的食物是有讲究的,牛肉、狗肉不上桌。因为牛是农耕社会里为人所倚重的重要农资甚至伙伴,除夕前要打扫干净牛栏,除夕当天要对牛礼敬有加,送一盆带有炸圆子的食物给它吃。狗是看家护院的功臣,也应该在除夕当天受到礼遇,它也会享用到一盆有荤有素的食物。其他的野味原则上也不允许上桌。除夕的菜品中必有一条大鱼,寓意“年年有余”,有些人家还不允许吃完,若吃完了,就意味着这一年“无余”了。除夕年饭上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食品——粉丝,人们认为粉丝细细长长不断线,就像“钱串子”,寓意吉祥,可以此祈求来年发财。

除夕当天,厨房里要贴上“水火平安”红色条幅,正屋侧墙上贴“出方大利”“出入平安”或“童言无忌”等红色条幅。这一天,凡遇乞丐上门,须以礼相待,将自家饭桌上的各样食物一一为他盛在碗里,并从乞丐手里请一张财神像贴在厨房碗柜上。

除夕这天,主妇要用大铁锅煮上满满一锅饭,寓意“有吃有剩”。一直到正月初四是不允许有生米下锅的,即使来客人也只是烫饭或炒饭,大家都不以为怪。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除夕当晚,家中所有房间的灯须彻夜点亮,有条件的话,每个房间都应该有一盆炭火。山村人家有带火塘的老房子的,还需早早到山上挖树蔸。树蔸越大越好,将这树蔸在除夕夜烧起,若能彻夜燃烧,来年必能养大肥猪。

正月十五除了和除夕一样祭祀天地神明之外,主妇还要将早就备好的干苋菜或干豇豆用水泡发,用泡发干菜的水洗门槛,人们认为这样一家人出门就会平平安安,无病无灾。猪圈、牛栏、厕所、菜园等处,十五晚上须有一盏烛火彻夜照亮。

春节期间,各种禁忌也为人们所谨记。正月初一和正月十六,水不能往外倒,所有生活用水一律用器物盛装,屋里的生活垃圾不往外丢弃,须堆放在屋角,旧俗认为这些是一年的“财气”,倾倒出去这一年就要穷了。初一、十六不洗衣,初一、初七不拿针线,初四不许用棒槌。除夕当天水缸要装满,灶间柴草要堆满,直到正月初四早上到水井边,焚香烧纸祭过神明后才重新使用水井。这些禁忌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于主妇需要休息的变通。人们认为,春节期间如过于辛苦,一年之内都无法摆脱这种辛苦劳碌的状态。

综观以上对天地神明的祭祀,既有祈求丰收、平安的意思,也有驱除邪祟、远灾避祸的因素。“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他们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力,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精神生活的一些样式——神话、巫术等原生态民俗。”[4](P11)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无从解释自己身处苦境的原因,只有祈求神明,洁身自爱,以求来年的平安无虞。这是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在一系列的仪式中求得的心理平衡,很难说它是迷信成分还是宗教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很多禁忌已经不复存在。

二、金寨县春节期间祭祀祖先

(一)家祭

“祭祀祖先是春节家祭中最重要的祭祀。它源于上古的祖先信仰。”[3](P56)祖先祭祀,就是相信祖先的魂灵不灭,并且可以成为超自然的一部分而加以崇拜。在金寨县除夕当天,“迎年”和“团年”过程中,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祖先祭祀在天地祭祀之后,金寨话俗称为“接老祖人”,也叫“祭祖”或“请祖”。正月十五也是如此,在祭完天地神明之后请“老祖人”回家与家人一起过节。“接老祖人”不仅祭礼齐备,而且程序庄重,体现的是“事死如事生”的儒家文化观念。

在金寨县,聚族而居的人家往往会每家出若干菜品,聚在祠堂或公堂屋中举行祖宗祭拜仪式,场面宏大,热闹非凡。几张八仙桌拼起来形成长长的桌案,摆满菜蔬,桌椅碗筷摆放如同生人入席吃酒一般,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族长焚香烧纸,男丁燃放鞭炮,合族人一起向祖宗画像或牌位叩头,祈求祖宗保佑。若非聚族而居,在自家堂屋里祭祀祖先,同样秉承“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要恭请与自家关系最亲密、血缘最近的祖宗回家过年。以笔者金寨南溪的老家为例,因为与宗族并非聚居,因此每年除夕当天的2次祭祀和元宵节当天的祭祀,都要摆放十碗菜、九碗饭,菜是八碗荤菜两碗素菜,荤菜不外乎鸡鸭鱼肉,素菜是炸芋头圆子和萝卜圆子,除夕前夜“走油”时最先下锅的,不沾荤油。据说因为有2位女祖先是吃素的,素菜特为她们准备。桌椅碗筷摆放一如侍奉生者。后辈们相信祖宗“生时为人,死后为神”,他们是有灵性的,须按照他们生前喜好供奉,讨得祖宗欢心,得到祖宗庇佑。家长上香烧纸,鸣放鞭炮,请祖宗回来过年。主妇带头磕头,家中老小一一拜过,说出这一年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和对祖宗的期待。阖家磕过头,算是祖宗享用过家宴了。祭祀仪式结束,菜蔬从桌上撤下,端到厨房再加工,为年饭做准备;供饭则要继续摆放在供桌上,直到大年初三一早放过鞭炮(称为“送年”),然后才撤下香烛与供饭等祭祀物品。

(二)坟祭

金寨县春节期间为祖宗上坟的仪式与皖西其他地方大为不同。据调查了解,皖西其他各地都是在腊月底由家中男丁到各处坟茔焚香烧纸、燃放鞭炮,为坟茔添土包圆,称为“上年坟”。金寨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去祖宗坟上送一盏亮,称为“送灯”。因为元宵节当天,住家的房子前要悬挂大红灯笼,对逝者的阴宅也要依照阳间规矩为他们点亮。聚族而居者,至少每家出一位男丁,敲锣打鼓到祖坟山,按照辈分,先从最久远的坟墓祭拜,然后依次到各家已逝者的坟头上灯。不是聚族而居的,也要按照分家的房头,每家一盏灯,到与自家血缘最近的曾、祖、父辈等的坟上,为已去世的先祖们送灯。祖坟灯由各家男性代表在正月十四或十五白天送到祖坟所在地,由就近的本家代为托管,正月十五晚上一起送上山。这种祭祀用灯金寨俗称“裤儿灯”,由蜡烛和灯套两部分组成。灯套用白纸折成裤腿儿状,打糨子粘牢,再取当地随手可得的竹子削成一端尖锐的竹签,3到4根竹签为1组,固定1只灯套,内插蜡烛,灯套起防风作用。蜡烛点亮,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后人们依次为祖宗磕头。坟祭也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生前喜热闹的先祖坟前多放鞭炮,加以烟花点缀;生前不喜热闹的先祖坟前鞭炮尽量短一些。这些实际上也是一种让后辈了解先祖、记住先祖的方式。暮色四合,站在乡间的屋前,可以看到山村静寂的夜色中,山间星星点点的灯光,灯光越多,则这座坟茔的后人越多。若有其他逝去的亲人坟茔在远方或不便上坟的(如外孙不上外祖坟),则在自家不远的十字路口处画圈烧纸钱,点一盏“裤儿灯”,指明给某位需要祭祀的先人。

若有头年去世的死者,家中近亲尤其是女婿要送花花绿绿的“客灯”。花灯由当地精通纸扎工艺的裱糊匠人精心制作,以麻秸扎出花灯骨架,白棉纸为地糊出雏形,再选红绿紫蓝等各色彩纸剪成各种不同造型如同窗花贴于白色地子上,以竹竿挑起。花灯有“对子匾”“花瓶”“吊子灯”等不同名目。普通亲戚送“吊子灯”,俗称“散灯”。女婿要送成套的“架子灯”。“架子灯,分24盏的大架子灯和12盏的小架子灯,外加丝弦锣鼓。”[2](P786)为节省起见,小架子 灯更为 普遍。若这位逝者有几个女儿,几位女婿可一起送“满架灯”,即一对“对子匾”、一对“花瓶”以及八只“吊子灯”,敲锣打鼓送到坟上。若逝者只有一位女儿,这位女婿也得送“满架灯”,尽“半子”之礼。本家及自家后人用红纸糊成“裤儿灯”表达哀思与敬意。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四,亲戚们陆续到新坟上送“客灯”,燃放鞭炮,逝者的后人们时刻注意鞭炮声,将亲戚们接到家中款待酒饭。“接灯、送灯均有礼数。东家接灯,要办成席的饭菜,招待客人,并回送香烟、果子等礼品。”[2](P786)花灯因属祭品,不可拿到活人的居住地,从亲戚送到坟上开始,每晚点燃若干时间,由专人看管,谨防失火或小孩儿拿走花灯。正月十五晚上,由逝者的后人将用红纸糊成的“裤儿灯”与花灯一起点亮,以后这些花灯就在新坟前任由风吹雨淋日晒,被老天爷收走。

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源远流长,已经固化成为维系中国农耕社会文化传统的一种基本礼仪,并非当代人所认为的迷信观念。“为了保持个人的家族群体意识,通过某些仪式不断追忆群体中的共同祖先,强化共同祖先的所有子孙间的血缘关系,以便使由血缘关系带来的社会责任传递下去。”[5](P56)“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祭祖如祖在’,通过对共同先祖的深切怀念和虔诚祭祀,人们获得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祖先祭祀成为维系家族乃至民族的精神纽带。”[3](P56)

毋庸置疑的是,这些祭祀民俗中确实有着与当代文明与生态相抵牾的地方。如焚香烧纸燃放鞭炮会加大对环境的压力,“送灯”会引发山火。几乎每年在金寨县山区都有因为元宵节“送灯”导致山火的事故。在笔者的老家,每年元宵节“送灯”都须由专人在老坟山值守,等蜡烛燃尽方可离去。

金寨县春节期间的祭祀活动中,对天地神明的祭祀体现了农耕时代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而对于祖宗的祭祀则是宗族与族群在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作用留下的鲜明印记,是祖先崇拜的一种重要体现。“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农耕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原始的农业生产,一是依赖‘天公作美’,二是依赖有生产经验的人的传授与管理。……为了使较长时间才能取得硕果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识途的老马’被人尊重,逐渐习俗化,加上人们对血统和家族集体利益的重视,孝的观念和行为不断强化,孝俗精神理念形成了……它的推崇,对维系小农经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各个朝代常常加以鼓励。”[4](P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农民工进城,青壮年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拼,一去经年,乡村只有老人与儿童留守;很多青壮年通过进城务工或上大学离开家乡,在城里买房定居,或者在大城市租房居住,乡村日渐凋敝。很多人家在过年时候家中老人带孙辈到儿女打工的地方团聚;进入城镇定居的青年人,则迫不及待地体会都市文明的繁华、便利,对旧时的民俗所知甚少,无形中春节祭祀的民俗渐渐淡化甚至走向消亡。金寨县也面临这一似乎无可逆转的大形势,农耕文明与其农业经济模式受到冲击的同时,其民俗体现形式之一——春节祭祀也将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萨姆纳说民俗是集体所公认的实现利益的正确模式,‘利益’的引入把民俗直接置于社会生活之中了。他认为民俗既是社会限制,是归化个人的力量,又是社会提供给个人的生活策略和便利手段。……从文化的角度看民俗的确必不可少,从生活的角度看民俗当然也不可偏废。”[6](P75-76)

附生于农耕文明的这些祭祀民俗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很多人来说,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一种认同。即使是在21世纪,这些祭祀仪式依然可以从新的角度给以合理的解释。对天地神明的祭祀强调对大自然的敬畏,是天人合一观的一种体现,实际上与当代的环保理念不谋而合。对祖宗的追思和祭祀更是为了让同族的后世者强化他们的族群归属,是凝聚人心的仪式。“为了维持社会作为一个社会整体而存在,并不是依靠最基本的人类生产劳动,而是在物质性的生产劳动之外,还要伴随着具有社会凝聚力的精神因素的创造和维持运作,特别是需要某种象征性力量。”[7](P740)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8](P53-54)在村民纷纷变成市民、快速城镇化的 今天,在外来节日冲击传统节日的大趋势下,在商业民俗取代乡土民俗的旋风中,如何让人们在移风易俗、建设精神文明的同时,保有对传统节日如春节的热情和鲜活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不至于让年味儿越来越淡,不至于让传统断代,这是摆在今天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者面前的一道文化难题。

[1]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金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金寨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3.

[3]萧放.穿越时空的典礼:春节祭祀史话[J].中华遗产,2006(1):42-49,56.

[4]陈勤建.民俗——日常情景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J].民俗研究,2007(10):11-15.

[5]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猜你喜欢

灶神祖宗金寨县
门神想吃立夏饭
是是非非话灶神
安徽省教育厅到六安金寨县调研智慧学校建设
安徽省金寨县香炉尖-石家湾饰面用花岗岩矿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山区地区小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被一只鸟喊祖宗
西夏灶神像探疑
灶神星上的“黎明”
南海,我的祖宗海
奶奶的宝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