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人体育健身平等化研究

2015-08-15李涛刘中强黄山鹰四川医科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泸州646000百色学院体育系广西百色53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指导员残疾人全民

□ 李涛刘中强黄山鹰(.四川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泸州 646000;.百色学院体育系 广西 百色 533000)

1、残疾人体育健身的重要性

1.1、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必然要求

“全民性”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最终目标,它的颁布标志着体育权利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已经被世人接受。根据2006年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各类残疾人达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这部分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全面健身活动开展中是不能被忽视或忽略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健身,残疾人不仅能够实现康复治疗,还是他们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激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残疾人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比如自卑、暴躁、对生活失去信心。不仅危害自身,而且也威胁着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发挥体育运动的心理调控功效,不仅利于纾解不良情绪、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还能够将残疾人从病房、家庭中带离出来,让其与正常人享有同等的待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3、促进残疾人自身生理、心理需求的有力保障

残疾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运动医学证明:体育锻炼还能改变人体的身体形态和功能障碍,调节肌肉紧张,提高肌纤维合成酶的特性,从而改善机体的形态及功能。残疾人努力地想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全面地与家庭、社区活动相融合,他们希望与正常人一起参加活动。但由于自身的缺陷,他们更多地考虑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要求平等地参与社会实践、履行义务、贡献力量;他们追求自尊、自强、自信;去实现自我价值和对自己的进一步完善。

2、残疾人体育健身的现状

2.1、残疾人体育健身立法不够健全、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立法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方面,立法不够健全如:中国残联出台的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三个“办法”,而对于残疾人体育健身方面只见于三个“意见”,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残联下发),一个“通知”,即《关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的通知》(中残联与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联合下发)。这类文件对侵犯残疾人享有体育权利的行为缺乏行政处罚规定、对于残疾人体育健身权利的保障措施缺乏详细说明。

2.2、体育资源配置缺乏

体育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体育场地、设施器械的缺乏。目前专供残疾人运动、健身、娱乐器械的不足以及专职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使得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缺乏根本物质保障。在徐成立等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0.7%的残疾人表示他们所在社区或街道能够提供其参与体育运动所需的器材。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仅为209个,省均仅为6.3个;我国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共计220个,省均仅为6.7个。目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人,按照每40.67万人拥有的1个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每38.6万人拥有的1个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因此,多数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时都只能和正常人共用体育场所和器材。

2.3、残疾人体育指导员队伍缺乏

专门的残疾人体育指导员是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是从事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传授,指导锻炼活动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人员包括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和指导残疾人运动员训练的教练员。截止2012年(数据来源《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共计886名。省均仅为26.8名,每9.6万人拥有的1个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我国聘请的残疾人教练员共计828名,省均仅为25.2名,每10.7万人拥有的1个残疾人教练员。与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按照我国人口1/1000的比例来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规定相差甚远。导致许多想参加体育锻炼的残疾人因不知道正确的锻炼方法和相应的理论知识而无法参与到体育健身。

3、保障残疾人体育健身平等化的措施

3.1、加强体育法制建设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制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唯有“依法行政、依法治体”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公平。因此,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如针对残疾人享有体育权利具体保障措施的细则,并由相关行政机构发布“残疾人行使体育权利”的具体细则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残疾人保障法》进行相关内容的有效补充与进一步完善,将残疾人体育权利的具体内容及有关部门行使的义务、职责明确化和具体化,提高条文的操作性;增加体育权利的救济手段,加强法律救济工作,改革与完善已有的方式;加大体育法规的执行力度,各省市区残疾人工作部门定期对法规政策落实的监督,及时受理对侵犯残疾人体育权利的案件及行为,强化侵害人的法律责任;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社会舆论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

3.2、加强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的质量,应做好两点:一是要提高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效率;二是要提高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针对性,要以满足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政府财政资金应向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倾斜,针对残疾人体育健身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加大投入建设符合残疾人健身规格的场所及器械,加大体育场馆的开放力度,对收费场馆给予残疾人适当优惠,以提高场地利用率;将残疾人全民健身融入社区和街道,在基层建立相关的体育组织,开展社区公园及街道体育活动,组织各类康复健身活动,充分利用残疾人周边的环境,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参与体育,提高其积极性,并在其居住社区及附近区域修建残疾人专用活动场所;大力推进体育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尤其对住宅区及附近体育设施加大改造力度,并在乡村逐步推广,且新建的体育设施应充分考虑到对残疾人的实用性。

3.3、培养指导残疾人体育健身的专业人才

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使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好地技能传授、科学指导及组织管理。可通过两方面着手,第一、对现有的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其他指导人士进行专门的知识培训与进修,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培养三方面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能力的培养。第二、高校可以开设有关残疾人参与健身讲座、必修课或选修课,同时还可以开展对残疾人体育的政策法规、器材设施研究,让高校也可以有机会为残疾人健身服务。

[1]王松林.渝东南地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调查研究[J].2012.

[2]刘玉,方新普.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体育政策制定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

[3]徐成立,田静,王健.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

[4]方金娴,刘庆山,郭琴.当代中国体育的社会公平视角管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

猜你喜欢

指导员残疾人全民
全民·爱·阅读
“用工指导员+”激活集体协商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可持续全民医保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