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巧项目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与探索

2015-08-15郑锦武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表象运动员动作

□ 郑锦武(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50)

1、引言

近年来,国际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来进行的,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运动效能的提高。许多国家已将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纳入运动训练之中,心理训练实质上是对大脑进行训练的过程,与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并已取得显著效果。本人拟从对广州技巧队男、女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过程中,了解心理训练的训练要素及心理训练对运动成绩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引起同仁对心理训练的重视,最终在各种大赛中赢得比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广州市技巧队男、女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

收集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资料,借鉴相关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结合广州市技巧队男、女运动员的性格特点,选取适当的心理训练方法。

(2)专家访谈

与技巧运动项目的其他教练员及运动心理学专业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训练的方法、手段及其相应的使用方法,并讨论心理训练对技巧运动员提升运动成绩的影响。

(3)训练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结合实际训练、测验和比赛等不同阶段中,对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能力,了解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及相对应的心理训练手段的效果。

3、分析讨论

心理训练是科学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手段,即使用循序渐进地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过程,促使人体内机能发生变化,从而充分发挥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地利用神经活动中的第1信号系统的作用,更好地挖掘大脑的潜力。它只有在和身体、技术训练密切配合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训练中,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身体训练,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结合本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针对如何能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水平,总结如下: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3.1、激发运动员的运动动机

一个渴望取胜的运动员,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上,都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他能主动提高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思维的敏捷性、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等,因此,与一般队员相比,他更能承受大运动量的训练,避免较早发生体力和神经疲劳现象的出现。良好的运动动机很重要。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可通过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激发运动员的自强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激发运动员的运动动机。

3.2、加强心理过程的训练

从训练过程的发展来看,运动员合理地、完善地掌握运动技术,并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这与运动员从事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理过程和良好品质有关,在训练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1)改善知觉过程

心理训练主要是利用语言和表象的刺激来调节运动员中枢神经糸统的兴奋性,使运动员保持最佳状态,而最隹状态的心理因素,包括身体成分、思维成分和情绪成分达到科学比例。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们行动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机能是否正常,都是依据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调整而定。通过心理训练,能够对这种复杂的机能系统发生影响,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器官之间的控制路线固定下来,并且经过系统的训练,影响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并使得其得到改善,根据现代生物反馈的研究证明,无论中枢神经系统所支配的骨骼肌系统,还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内脏器官的平滑肌系统,都可以经过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

(2)发展记忆、想象、形象思维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常因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整,目的在于使运动员避免由于训练或者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安﹑恐惧和紧张情绪。在训练中,每次要学习一个难新动作的时侯,除做大量的辅助练习、模拟动作等训练外,我还要要求队员先在脑子里表象动作,如发力的速度与配合的一致等等,增强自信心,然后再进行训练。在脑子里表象,坚定自己的信心便会成功。结果证明,表象与实际练习相结合训练的效果很好,一些原以为或是被一些人认为女子项目不可能掌握的技术动作,比如女子三人项目屈体后空翻三周下法动作,男女混合双人项目直体后空翻二周转体720度等动作,她们掌握了,并完成质量较好。实践证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增强信心运动表象和概念的形成有关,而这些表象和概念的建立,不仅需要多练,而且需要多想,“想”是一个动觉刺激,它可以引起人体相应机能的变化,从而加强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巩固。

(3)发展情绪、意识品质

根据这组队员原来训练情绪不稳定,尖子心理紧张的难点,我们注意加强情绪稳定性的训练,利用语言在课前诱导运动员,放开包袱不要想运动量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注意训练效果和质量,在动作完成不理想时,多鼓励她们,不要气馁,对于尖子的紧张心理我们的办法是利用记忆与遗忘的关系及自信心的提高来克服。人的记忆很重要,遗忘也不容忽视。在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能过程中,常出现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克服这现象往往比重新学会一个动作还难。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没能及时忘掉动作失败时的印象,是这一闪之念的刺激留下的阴影起了消极作用。在识记物之后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百分率最高。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语言反馈一定要及时,最好在30秒内给予反馈,如把时间延迟至一秒之后,运动员对于动作完成情况的识记就要丧失百分之七十,其反馈指导的作用也大大降低。同样道理,在运动员完成一个错误动作跌下之后,及时利用诱导转移注意力或给予其他无关强刺激等手段来及时消退(即忘掉)错误﹑闪失的条件反射,而不要在此时斥责或让他好好想想。要培养他善于牢记正确动作,巩固正确条件反射和善于忘掉闪失的恐惧,及时摆脱过分紧张的心理状况,让他想:“我不怕,没什么好怕的,我能很好完成动作,我一定能”。同时教练员要及时注意保护,注意自己的情绪稳定,不要动不动就骂,就斥责,尽可能地使运动员保持良好而愉快的心境,振奋而稳定的情绪,高兴的兴奋性和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感知觉,顽强的意志,主动性和自觉性等,这是一节高质量训练课的条件。

(4)念动训练及心理调整

念动训练也称表象训练或回忆训练。这是强化技术的学习方法,即要求运动员在练习动作之前,先在头脑中回想一遍动作的表象和概念,待头脑中有了清晰的动作表象和概念之后再进行练习,能提高完成动作的效果和质量。因为当想象某种动作时,由于暂时联系痕迹的恢复,会产生实现这种动作的运觉神经冲动,从而引起微弱的,难以觉察的动作。这种反应称为观念运动反应,也叫念动动作。运动训练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运动员担心做动作会失败,会掉下来,只要这念头一产生,便会受其影响,造成动作的不断失误。这就是念动动作,也是观念运动的反应作用。心理训练过程是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和养成新习惯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形象的意念或体验去间接地支配和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过程,绝不是朝夕之功所能达到的,但只要坚持,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结论

(1)心理训练对技巧运动员提高训练效果,创造好成绩有重要作用。

(2)通过心理训练能够改善和提高运动员心理能力。

(3)教练员必须重视心理训练与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结合,注重训练效果,培养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心理能力。

[1]马启伟.[M]体育运动心理学,2011.

[2]刘绍君.[M]运动心理学,2012.

[3]印武.技巧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3,4.

[4]徐芳.心理训练法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J].内将科技,2012,12.

猜你喜欢

表象运动员动作
表与里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动作描写要具体
透过表象看公式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