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部队库存车辆器材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2015-08-15张大鹏王凤忠
张大鹏,何 健,王凤忠
(军事交通学院 军用车辆系,天津 300161)
1 车辆库存器材管理现状
库存器材管理工作历来受到我军重视,尤其是多年来针对库存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后制定了《车辆器材周转量限额标准》和典型车型的《车辆器材消耗标准》,规范了全军不同类型部队不同车型每车每年周转金数量,为部队编制车辆器材筹供计划、制定周转量“三定”计划提供了基本依据。十二五期间印发了《车船器材保障规定》,规范了车辆器材筹措、储存、供应、管理等方面内容。同时制定了《后方车船器材仓库业务管理规定》和《部队车船器材仓库业务管理规定》,规范了仓库器材的接收、保管、发放以及仓库的库房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等业务相关内容。
我军当前按照总部、军区(军兵种)和部队三级体制保障,建立三级库存器材周转量,主要用于保障部队完成车辆装备中修、小修和保养所需。其中,总部库存主要用于保障驻京直供单位;军区(军兵种)库存用于保障大单位本级及所属部队;部队库存用于保障部队本级及所属部(分)队。
2 车辆库存器材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库存器材结构不合理
退役报废车型器材、新车型器材没有与装备调整计划通盘考虑,淘汰的报废车型器材未得到及时处理,部分新车型器材也未得到及时补充,降低了库存器材周转率;库存常耗器材不足,非常耗器材多余积压;新配发车型器材消耗规律掌握不准,库存器材储备不合理。
2.2 器材筹措准确性不高
部队器材管理人员轮换快、业务不熟,特别是基层单位负责器材筹措的管理人员对器材消耗规律掌握不足,器材申请计划编报不科学,与实际消耗两张皮;装备制造厂家随意变更器材型号及原厂编号,按现行器材目录拟制的需求计划与出厂装车件不匹配;年度计划器材请领滞后于现实需求,请领器材的利用率不高。
2.3 资源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现行器材保障模式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由于缺少联供平台,资源信息传递环节多、周期长。总部、大单位和部队纵向不能实时互联互通,单位之间横向库存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导致库存器材仅能实现定向定量保障,无法实现跨单位、跨区域的就近就地调剂利用器材,降低了器材筹措的保障效益[2]。
3 车辆库存器材管理发展趋势
近年来为提高库存精度,减少后勤工作量,外军对需求算法进行了改进。如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军每个作战旅(BCT)和后勤保障旅均设置小型器材配送中心,又称“后勤保障机构(SSA)”,其为部队装备出现故障时提供所需的备品备件,所储备的器材品种均由“库存品指定清单(ASL)”规定。根据研究发现,ASL贮存率上下浮动10%,装备完好率变动4%,因此,高效、精确的ASL通过影响供应链和资源对装备完好性有着直接影响。对SSA贮存的器材采用统一编码分类原则,其包括采货建议码、专业供给分类码、联邦供给分类码等,加强了器材品种和数量的实时监管;引入兰德公司阿罗约中心开发的装备故障分析器(DEA),对装备故障日常报告进行存档,为器材重要度和保障优先级的划分提供了软件支持,缩小真正需要部队一级需贮存的零件品种范围,减轻了SSA在器材进行周转调整时核算的工作量。
目前,美国国防部的国防后勤局(DLA)又与各军种合作创建一种新的库存管理策略-“国家库存管理策略(NIMS)”,这种新策略将能够使美军目前的军事后勤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可消除冗余的资产管理活动,减少与这些冗余活动有关的费用,加强“单一库存基金”倡议的实施效果。“国家库存管理策略”是将国防后勤局的消耗品库存(批发级)和各军种的消耗品库存(零售级)结合成为一个单一的国家库存,以更加一体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新的库存管理方式中,将由国家库存直接将供应品提供给最终用户[3]。这种库存管理策略能够降低库存规模、提高后勤保障的响应能力,以及实现对供应链的全面可视性。
借鉴美军先进经验,结合我军目前实际工作和组织构架,对我军的车辆器材库存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到2020年前后,应建立适应未来军队体制调整变化,打破军地、总部、军区(军兵种)、部队之间的界限,布局合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很高的全国范围内的军地联合库存,对部分器材采用供应商管理(虚拟)库存,对库存资源实现可视化的库存动态管理模式[4]。
4 提高车辆库存器材管理效能的目标和思路
4.1 提高车辆库存器材管理水平的目标
针对部分器材库存布局结构不合理、规模较大的问题,研究论证调整库存布局、优化库存结构、推进区域联合库存的对策措施;针对车辆更新换代较快、维修器材库存积压严重的实际,围绕盘活现有保障资源,实现器材资源共享、动态管控,并研究提出跨区、跨建制调剂使用和淘汰报废的程序方法[5]。
4.2 提高车辆库存器材管理水平的总体思路
适应未来军队体制调整变化,打破军地之间的界限,调整优化仓库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军地联合库存,对部分器材采用供应商管理(虚拟)库存,对库存资源实现可视化,后方基地仓库实现配送功能。
5 车辆库存器材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5.1 优化库存结构
依据《车辆器材周转量标准》,合理确定库存周转量,建立理想库存结构,对照现有库存,核算多余积压和淘汰报废器材数量;依据《车辆多余积压器材调剂利用办法》和《车辆器材淘汰报废处理办法》,进行多余积压器材调剂利用和淘汰报废器材处理,及时补充尚缺器材,使库存结构趋于合理。
5.2 实施库存动态管理
借助条码和射频等自动识别技术,提高收发效率和信息获取速度;利用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库存器材账目的自动管理和库存器材数量的实时反映;根据最高、最低库存及库存变化情况,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使库存结构数量保持在合理水平,实现库存器材动态管理[6]。
5.3 建立区域联合库存
打破建制界限,划定保障区域,调整库存布局,在区域内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联合库存,减小库存规模,最大限度地提高库存器材保障效能。
6 车辆库存器材管理改革的方法途径
6.1 提高预测精度
构建数学模型和利用现代化预测手段提高预测精度,使周转器材库存结构在车型构成上与现有装备及其保障任务相一致,在品种的构成上与器材消耗规律相吻合。
6.2 实施精确管理
加强器材自动化、可视化、精确化管理研究,应用射频识别、二维条码、卫星定位导航、无线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等技术,研制器材自动识别系统和跟踪系统,实现器材供应保障的实时感知、精确管理、透明控制,提高器材供应保障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安全性[7]。
6.3 保持动态合理
根据库存器材的现有数据、消耗补充数据和比例变化,运用库存器材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库存结构变化,并设置阈值自动报警,及时调整补充,使库存结构数量实时保持在合理水平。
6.4 建立联合库存
立足库存现状和保障体制,结合现有库存情况,打破保障壁垒,在区域内建立基于资源信息网络的联合库存。对部分器材采用代储代供,虚拟库存的方式,提升库存车辆器材保障效能[8]。
6.5 制定规章制度
制订《车辆多余积压器材调剂利用办法》和《车辆器材淘汰报废处理办法》,对库存多余积压和淘汰报废车辆器材的审批权限、处理办法、处理程序、计价核算进行规范。
[1]王亮,主编.军用车辆器材保障概论(第1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
[2]蒋家亮,刘东强,等.车辆器材计划管理与库存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J].2013,(4).
[3]陈再波.低成本库存管理美国方法之我用[J].物流时代,2015,(10).
[4]薛鹏,张悟移.我国库存水平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2):114-117.
[5]于战果,王庆,邢伟.基于现代物流理论的装备器材库存控制研究[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C].2004.
[6]龚关,张军.全面抓好车辆器材库存结构调整工作初探[J].汽车运用,2004,(9):20.
[7]孙立.库存管理新策略[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2,(4):22-24.
[8]ABurnetas,PRitchken.Optionpricingwithdownward-slopingdemand curves:Thecaseofsupplychainoptions[J].ManagementScience,2005,51(4):5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