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升级研究

2015-08-15许爱萍安轶龙沈英莉

物流技术 2015年22期
关键词:物流业京津冀天津

许爱萍,安轶龙,沈英莉

(1.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 300191;2.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 301811;3.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1 引言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汽车拆解场所及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将逐渐迁出,这将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全面流动,全面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和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也为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根据天津市的统一规划,在天津港保税区依托港口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物流产业区,积极承接北京物流产业资源转移,并围绕其他关联产业提供物流服务。本文在分析天津物流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天津定位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以及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四大要求,分析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产业升级对策。

2 天津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2.1 地理位置优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

天津地跨海河两岸,面朝渤海湾,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美名。天津历来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咽喉要地,向内陆可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既是远洋航运的港口,又是中国北方知名港口城市。

天津交通条件良好,长期以来形成了放射状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系统,公路运输四通八达。天津作为京沪、京津城际、津秦客运专线、津保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的交汇处,津保铁路、南港铁路、京津城际高铁延伸线正加速建设,于家堡中心站主体完工。天津是北京通往东北和上海方向的重要铁路枢纽,早已实现京津空铁联运一小时通达和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在未来,其影响力将继续扩大。天津港是全球知名的深水港,吞吐量位列世界第四,服务辐射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目前,天津港3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国际邮轮码头二期等一批工程完工,为天津国际航运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滨海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建成运营,由地铁2号线将机场与火车站相连接,公路交通网络和铁路交通网络与航空运输网络相联系,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2.2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确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地位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天津市颁布了一系列与现代物流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产业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保税、船舶登记、口岸监管制度逐步得以完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以及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培养了一批物流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围绕物流产业的科技研发与合作,学术理论研究日益繁荣。截止2014年底,天津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53.19亿元,增长8.8%[1],预计“十三五”期间,现代物流产业将继续发展壮大,并成为天津市重点发展的产业。

2.3 物流企业竞相发展,产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天津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国际物流企业入驻,如丹麦马士基、嘉里物流、叶水福等国际大企业,围绕天津港和空港形成了多个物流企业聚集区,为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带来先进的国际经验及技术。同时,中小型运输企业、货代企业、仓储企业等大批涌现,他们借助信息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物流运输速度。物流产业服务类型多样,企业的服务能力竞相提高,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加速,形成天津物流业现代化发展新模式。优势物流企业积极向相关领域渗透,朝着流通加工、物流金融等领域拓展,延伸天津现代物流产业链条。

3 天津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面临的新形势

3.1 北京物流业疏解急需天津的承接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将大量产业迁出,占地多、聚人多或高耗能的低附加值服务业态将逐步从北京迁出,大型物流基地也将在此之列。根据各城市的定位不同,确定各城市在物流领域的分工合作,将有效缓解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压力[2]。天津、河北将是承接北京物流产业基地建设、缓解北京物流业压力的首要选择。为此,天津积极改变战略,在天津“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规划“中,计划将天津建成“一带一路”的北方桥头堡和京津冀城市群国际物流网络的战略核心。区位导向型和政府主导型是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3],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将会促进区域间物流产业专业化协作、物流产业资源的共享,从而形成资源共享型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区域物流集群化发展的附加值来源于真正有效的整合物流服务资源、降低服务成本[4]。这将会是对天津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功能的重大考验,同时为天津物流产业大发展带来新机遇。

3.2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急需提高天津物流产业服务配套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国家自创区建设加速了天津八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天津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为天津提升传统制造产业、加速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物流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行业,与这些支柱产业之间关联紧密,是天津制造产品流通、走向世界的主要手段。京津冀物流业与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5]。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三地产业的大联合,将带来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只有依靠便捷的物流网络贯穿三地,而大量重工业、轻工业产品也需依靠物流业流通到全国各地。但长期以来,京津冀物流网络缺乏统一规划,物流网络节点的功能分配和布局不尽合理,物流网络节点之间衔接不畅,缺乏多种运输方式的联运协调机制,阻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区域内物流成本偏高[6]。三地产业协同发展,需要依靠高效且具价格优势的物流服务,促进三地各类要素市场的联合统一。天津各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物流产业配套服务能力的提高,以打破地理空间造成的阻碍,形成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协同效应。

3.3 出口贸易相对稳定增长为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带来新活力

长期以来中国外贸凭借国际市场份额,出口贸易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增长的态势。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产品出口基础牢固。随着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本品、中间品的出口也出现显著增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这都为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稳定的市场。伴随着国际物流业务量的增加,在政策利好的形势下,天津本土物流企业迅速开拓业务,积极培育竞争优势。伴随着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天津利用京津城际将北京与天津港口和国际航线相连接,便利了与北京在陆海空口岸的货物直通合作,发展了一批互开立体口岸直通公路航班,推动了两地甩挂运输的推广应用,发展壮大了一批本土物流企业,天津物流业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4 加速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升级发展的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物流业市场需求

只有市场需求才是拉动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最终动力,天津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大提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天津要立足本地优势,立足建设华北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培育壮大临港产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持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以先进制造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发展轻工产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贸易,依托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促进京津冀三地资源、设施的共享,并辐射京津冀三地。鼓励和引导开展辐射全国的农产品、装备制造业、汽车等大宗商品的物流业务。积极吸纳北京商贸中心转移带来的资源,围绕天津大型商贸中心建设,发展专业化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海洋滩涂开发,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大力发展电商和跨境电商等新兴物流业态,吸引大型网络销售平台在津设立仓储中心。利用天津建设北方金融中心的契机,利用金融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引领作用,发挥金融创新优势,提升金融对现代物流产业的服务与支持。

4.2 提高天津港口的专业性、综合性物流服务水平

综合天津武清物流基地、东疆港物流园、航空物流区、北辰陆路港物流园等物流园区,结合天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天津港口规模,突出天津港口优势,建设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多式联运紧密衔接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促进港城协调发展,打造具有综合优势的现代物流体系。结合天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求,围绕制造业产业布局,对物流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吸引物流中小企业在物流园区聚集,进而形成现代物流产业的规模优势,提高天津现代物流产业的专业服务能力,发展海陆空远距离运输能力,优化完善天津跨境物流体系,提高天津现代物流产业的国际、国内辐射能力,以现代物流产业带动相关产业聚集,加快落实天津新城市定位。开发形式多样的物流产品与服务,以满足永久性客户、长期固定性客户、短期流动性客户和一次性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完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速金融业对航运业的渗透,设立航运交易所,开展船舶和飞机融资租赁、保理等业务。

4.3 提高天津交通基础建设水平,助力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提升天津现代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速公路、铁路和航运之间的有效衔接,发展海、空、铁、陆多式联运,实现京津冀三地无缝对接。优化公路交通系统,便捷天津与北京、河北的通达能力。利用天津港新港建设契机,发挥港口优势,提升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功能,调整优化海、空、铁、陆集疏运体系,更好地发挥欧亚大陆桥优势。交通设施建设对制造业布局具有的引导作用[7],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先进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的产业集聚,形成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交融,提升产业的集聚效应。大力提升天津滨海机场的运输能力,利用京津城际加快天津与北京的地理联系,提升天津在京津冀三地交通口岸的辐射能力。构筑京津“双核”区域交通组织中枢,转变以北京为单核的区域交通组织模式,突出天津物流产业的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4.4 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依托天津现有高校专业设置,大力培养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外贸、外语、经济、信息等专业技术人才。推进企业与大学联合培养人才,针对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了解国际经贸流程、熟悉国际国内法规政策和流通体系、市场分布、企业管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跨学科高层次人才。推进高校深入企业进行实习与考察,促进专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建立企业人才培育体系,提高在企人才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活动,鼓励企业员工参加继续教育,提高人才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引进高级物流人才,为高级人才在津聚集创造优越条件,带动天津国际物流人才的整体实力提升。

4.5 建立区域性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及应用一批物流新技术

整合社会物流信息资源,建立具有标准化接口和数据交换通道、广泛兼容企业和行业标准的区域统一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业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水平,在京津冀地区推进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信息共享,缩短物流服务响应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物流业协同发展能力,提升平台的社会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渗透,积极推广全球定位系统(GPS)、条形码技术、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自动分拣系统(AS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识别(RFID)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减少迂回运输、资源浪费,提升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在市场、货源、道路、场站、车辆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县,大力推广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设施的运用以及采用甩挂运输等现代物流运输方式。针对京津冀地区都市农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进冷藏仓储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生鲜农产品物流全程的信息化管理,降低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保障生鲜农产品流通安全。

[1]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4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tj.gov.cn/Item/24795.aspx,2015-04-21.

[2]杜伟强.京津冀城市群绿色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5,(1):64-65.

[3]彭永芳,温孝卿,张会江.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模式[J].统计与决策,2011,(12):65-68.

[4]王爽.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物流集群发展的竞合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5,(1):112-117.

[5]吴爱东,庞绪庆.京津冀物流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5):20-26.

[6]李明芳,薛景梅.京津冀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1):106-111.

[7]刘鑫,毛熙彦,贺灿飞.区域对外交通设施与制造业布局的关系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10):74-79.

猜你喜欢

物流业京津冀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卷
《天津之眼》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天津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