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人才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5-08-15康桂琴范德鹏
康桂琴,范德鹏
(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2.北京物资学院,北京 101149)
1 引言
冷链是一种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手段和方法,作为物流行业一种新兴的细分领域,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食品冷链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增。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研究起步比较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高校每年培养的人才有限,还不能满足现有的人才需求,这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食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2 食品冷链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是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冷链起步晚,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使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冷链。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的食品冷链取得了快速发展。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要求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应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国家政策的出台,对冷链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份信息显示,目前我国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有1亿t左右,并且最近几年一直保持着8%的年增长率。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85%。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链已成为满足这一要求的必要条件,这就导致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能力,国外一些大型食品公司纷纷涌入了中国的冷链市场,宣布在中国投资建立冷链物流仓库等,将外国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引入中国。例如2014年底,太古集团宣布未来几年计划在中国大陆打造13个国际一流的冷链物流仓库,这将会对我国国内冷链物流公司造成巨大的压力。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物流岗位有130万之多,但每年物流专业院校毕业生仅有20万,造成了我国物流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冷链物流行业,由于冷链物流是一个细分的新兴领域,发展速度较快,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市场的发展的步伐,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适应新时期冷链物流行业需求的人才的能力不足。截止到2014年,全国高职高校中仅一所高职院校开办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其他院校中开设冷链物流专业的数量也屈指可数。现在高校开设的物流专业主要定位于第三方物流、制造业或者流通物流企业,专业课程也是以仓储与配送、供应链管理等通用课程为主,没有自己的特色[1]。
我国大多数冷链物流公司在进行招聘时并没有对应聘人员提出需要具有冷链物流从业经验,但这并非因为企业没有这一需求,而是因为市场上有经验的冷链物流人才实在太少。在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中,最紧缺的是基层操作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基层操作就是运输、配送、包装、仓储等一线的具体工作,这些都是保证冷链物流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工作,需要基层操作员工具备一定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运营管理人才负责整个冷链物流环节的把控,使各个环节顺利运转,工作强度和挑战性要远远大于一般的常温物流项目操作,这就需要运营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冷链专业知识。
3 食品冷链物流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近年来,在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各地区的食品冷链迅速发展,但懂得冷链物流的专业人员却很少,基层物流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运作水平较低,他们大多是从普通的常温物流企业转行而来的,缺少应有的冷链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进入企业后,由于成本方面的考虑,企业很少甚至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过专业的冷链培训,操作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对食品冷链运作特性不熟悉,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损耗高。
冷链涉及的学科门类和领域比较广,这就要求食品冷链从业人员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他们需要知道制冷剂的特性,比如氨、氟利昂和四氟乙烷等;需要拥有电学、机械学方面的知识,熟悉制冷设备结构及原理,懂得使用及维修;需要拥有食品保鲜工艺知识,能够对食品进行预冷和养护;还需要熟知仓储管理的知识。但目前我国食品冷链从业人员显然还未达到这一要求。
(2)从业人员层次结构不合理。据毕博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物流行业中,仅有21%的物流从业人员拥有大学学历,而这些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来自物流专业,缺乏物流的专业知识。物流从业人员中拥有物流专业本科学历的人数少,一半左右都是高中及中专、职校学历,难以满足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而根据美国奥尔良大学进行的全美物流业管理者受教育程度的调查显示,约92%的被调查者具有学士学位,41%具有硕士学位、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2]。因此,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从侧面也显示了我国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不够完善,导致综合物流高级人才、特殊物流人才缺口大。因此,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新兴业态,在人才培养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3)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企业选定管理人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企业外的人员中招聘,这种方式主要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对企业的作用如何,这种方式招聘的管理人员一般成本较高,外来的管理人员不能立即投入工作,需要有一段适应时间。另一种方式就是企业内部选拔,从内部选拔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环境比较熟悉,不需要适应时间。但是作为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懂得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冷冻学、机械技术和管理学等,而内部选拔的管理人员往往只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缺乏综合知识和能力,但企业高层却经常会忽视这一点,因此,企业也需要对选拔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4)企业与学校培养缺乏有效互动。学校是培养食品冷链物流人才的主要基地,但由于冷链起步比较晚、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强以及经费有限等问题,导致很多高校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少。虽然有很多学校会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直接的认识并获取实践经验,但有的学校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而去,导致实习只是走过场,学生也没有认真把握假期去实践学习的机会,使得实习的效果不佳。有些冷链物流企业虽然接收学生实习,但只是让他们参观一些场地及运作,并不会让学生去亲手实践操作,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的冷链技术也不会让学生去接触,这也使得学生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的现实具体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他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缩小这些差距,无法快速融入到企业当中,企业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物流人才。
(5)冷链企业管理水平低。跟其他行业相比较而言,从事物流行业的员工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特别是一线操作员工。现在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大部分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且基本上都是中小物流企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不重视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空间、团队氛围等,团队凝聚力不强,员工待遇不高,也没有为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给员工造成一种发展前景不明确的感觉,让许多新进员工看不到希望。很多毕业生进入冷链物流企业之后,长时间被分配去干一些又脏又累的工作,不能发挥他们的长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不能安心工作,从而导致企业冷链人才的流失。
4 对策与建议
(1)政府层面加强引导。我国现代冷链起步比较晚,专业冷链从业人员的不足已成制约我国食品冷链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符合我国实际的完整冷链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国家发挥推动引导的作用,给冷链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各地方政府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应该推动高校积极细分专业物流,开设冷链物流相关学科,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的职业教育。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提倡和鼓励高校或科研机构对冷链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根据机构自身的特点,形成产学研用结合的科学模式,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中[3]。鼓励学校与冷链企业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冷链企业中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或继续教育,学校根据企业的人员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对研究方向进行细分,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培养体系,满足冷链企业对各个专业方向人才的需求。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我国冷链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的难题,还是需要依靠高校等进行专业培养。政府和教育机构应鼓励高等院校在培养冷链人才时开拓自己的办学特色,摆脱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食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推进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努力培养专业的食品冷链人才。与食品冷链生产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企业的实训设备优势,既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实践基地,也能为企业培育所需的人才,使得校企之间互惠互利,实现共赢。
通过加强校政、校企及校校合作,建立起一批高水平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围绕人才培养、项目开发和科学研究,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的互惠合作;共同建立研究团队,让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到研究团队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3)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国外企业的经验表明,企业要想获得自己需要的物流人才,最直接的方法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所以食品冷链企业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通过企业实践来培养人才。对于一个食品冷链企业来说,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是企业日常培训的重要方面。非熟练工人不能直接上岗,因为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对下一环节产生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培训时要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进行企业内部的理论和操作规程培训,在员工上岗之前,对员工进行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是让员工进行工作实习,采取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模式,由企业中经验比较丰富的员工带领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了解相关工作的流程和处理方法,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培训,同时给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看到希望,不断提升自我。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进行短期培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完成自身教育任务的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短期培训,培养企业所需的物流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员工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冷链物流技术和冷链物流环境,以员工的发展带动企业的发展,以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从业水平,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 结束语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物流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冷链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将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适应新时期冷链发展的需求,对于冷链物流人才教育应该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育方式,还需要政府、高校和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相互合作,探索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冷链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费汉华.高职院校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探析[J].企业导报,2014,(22):72-73.
[2]张勇.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0,(8):128.
[3]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2006,(2):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