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形容词的概念化及其对句法的影响
2015-08-15徐敏
徐 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外语教研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形容词、动词以及名词这三种词类,但是不同的语言中,这三种词类在语义特点以及语法功能上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而本文所研究的是将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形容词进行对比分析,并试着对造成形容词语法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这两种语言在概念化事物性质示的方式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而我国语言体系建立与英语理论基础有着密切关系。他们会将英语视为一种标准语言来看待,并且这种想法一般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行为,这些创造者会认为人类的语言就应该是这样的,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之一就是英语基本为他们的母语。在世界上,英语的使用人群最多,因此,对我国语言体系的影响也最为深远。要明确的一点是,不管是任何一种语言,不同的场合、领域以及地域民族的不同,都会引起其含义以及概念化方式的变化,因此,有一部分的相同词类在语义以及语法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它们的句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们在借鉴吸收西方理论时,要特别注意汉语自身的特点。
一、在汉语中形容词作是一个独立词类
在汉语中形容词与动词相结合是非常盛行的一种说法,并且形容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词类而存在的,这是被人们所质疑的,以下针对三种国内外汉语界的观点进行分析:
1.赵元任将形容词作为动词的词类之一来处理,其所给出的定义为:所有可以不受“不”“没”来修饰的动词,都能够当作谓语以及谓语的中心语来使用。由于通常的形容词是没有这个特性的,因此,需要与普通的动词结合在一起使用。
2.吕叔湘认为动词与形容词的西方语言功能不同,同时两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词语种类,但是这两个词类在汉语中却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建议将形容词与动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并作为动词的一小类,例如: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作为谓语,而动词也可以,“不”否定,都可以用“X 不X”提问。
3.Li & Thompson 也是赞同形容词是动词一小部分的说法,那么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在汉语中,形容词与动词的很多用法是一致的,都是可以进行标记,与此又可以同时被“不”“没”来进行否定,还可以独立作为谓语成分。正是因为上面的这些观点,可以总结出他们基本都是拿着欧洲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的,并且根本没有注意到两者在语法方面的多样性,英语形容词的语法特点非常鲜明,无法直接套用汉语,那么换一个角度来看,就算是依据英语语法专著所描述的形容词特点,汉语也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词类。
二、英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
上文对汉语中的形容词进行了阐述,从中能够了解到汉语形容词是能够独立作为一个词类使用的,并且动词与形容两个词类有很多使用上的相同之处,这样一来,它们就能够同时被“不”来否定,同时也可以用“X 不X”进行提问。而在英语中形容词的用法则有很大不同,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英语中的形容词很有特点,它们基本都可以在词尾上进行词性的判断,但是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词尾。很多英语学者都会从句法上对其词性进行判断。一些英语语言著作中提出了四个判断方法,也就是四个典型的形容词特征,分别为:能够作为名次的定语使用,并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例如:anuglypainting、theroundtable、dirtylinen;能够被程度副词所修饰,例如The children are very happy;可以用于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结构之中,例如,he children are happier now 和They are the most beautiful paintings I have ever seen.若是采用这四种标准来看汉语,那么就会得出以下结论,例如:好与看相对比,好具有以上英语的四个特征,而看单单只能作为谓语,这便是两者的区别所在,因此不能够归为一类。所以说即便是依据英语的形容词的特点来看,也不能把汉语的形容词归结到动词一类。
三、英汉形容词概念化方式的本质差别
以上对英语以及汉语中的形容词用法进行了分析,下面对两个语言体系中的形容词概念化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从本质上来分析英语、汉语形容词的区别和联系。
从本质上来看,英汉形容词在概念化方式上存在巨大区别,Langacker(1987:189- 221)认为两者的区别表现为动词是一个对时间过程的描述,而形容词则是一种对非时间关系的描述,另外也认为,副词与介词、形容词一样,都是一种对非时间关系的描述。这样的概括能够成功地解释英语形容词的各种句法现象,例如:fall ill、be ill、remain ill 等。而Langacker 是将这样的解释建立在普通认知语言基础上的,实际上这与汉语中的规则并不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对于事物属性上的形容词方面,各个民族之间的诠释方式也不同。并且属性和它的程度是静态的,并且缺乏时间过程,属性依据顺序,从无到有,不断存在,同时各个程度之间的发展也是依据从低向高的顺序进行的,这当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时间属性。从大量的调查中能够发现,采用英语为语言的民族与采用汉语为语言的民族所诠释的角度具有明显的区别。简单地说就是这两种语言的形容词概括化方式之间具有显著的区别,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语义结构以及句法行为上产生巨大差异。下面具体分析英汉概念化方式以及语义结构的区别所在:一是上文已经阐述,英语中其各种形式、程度一直为静态,正是因为性质导致其形容词的语义结构本身就缺乏有关时间的描述。二是在汉语中,一部分动词具有程度性质,而形容词本身就具有一个时间的过程性。这些便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各种区别。对英汉形容词语法差异的解释如下:
1.做谓语的差别
如果要谈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概念化的区别,那么最为关键的是其在谓语上的区别,英语的形容词是不能直接作为谓语的,它必须与所谓的系动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共同组成动词性成分。那么汉语则并未必如此,甚至是刚好反之,形容词是可以直接做谓语的,并不需要与其他任何动词性成分联系在一起使用。比如:
The building is high.
* The building high.
These boys are beautiful.
* These boys beautiful.
那栋楼非常高。
* 那栋楼是非常高。
这些男孩十分漂亮。
* 这些男孩是十分漂亮。
这是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例句中对于两种语言的形容词概念化方式进行合理的解释。
Langacker(1991:201)认为在英语中,从被动结构来看,其连系动词的to be 最明显作用是进行时间的描述。那么以此类推,这个连系动词在形容词谓语句子中也必然会起到相同的作用。在进行事物属性表述时,需要在对主语以及谓语的中心语两者之间建立必然的时间信息,句子中主语与谓语是对事物性质与属性的描述,那么正是因为英语的形容词本身缺少这样的时间属性,因此在表述过程中就必须借助动词来实现对时间的表述。这便是英语中形容词不可以直接当作谓语使用的原因。在汉语中,形容词本身具有一个时间过程,因此可以独立进行时间的表达,也能够在i 前面加上语法标记或者是时间副词,但是并不需要再借助其他动词进行解释。
2.做定语的差别
不管是什么语法都是可以将定语看作形容词的典型语法特征的。只不过是在英语、汉语两个语种中,对于形容词的定语条件比较不一样。如果要与语言动词定语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它们的差异就比较明显。英语中的形容词能够直接作为定语来使用,也不需要添加任何的标记,而相对于动词来说,就不具备这种特性,那么如果想要作为定语使用就必须进行形态的改变,在英语中动词是以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形式出现,作为定语的,例如:
(a)Adj+N:good news;a beautiful place;the thick book;a big car;a small problem
(b)Ving+N:the preceding year;his surprising news;the working women
(c)Ved+N:at the appointed time;a brokencar;the offended man;the expected result
那么从以上阐述中能够看出,其用法是由英语形容词与动词概念化方式所决定的。定语、名词中心语的关系是不具备时间性的,两者的关系是静止的,这恰恰与其形容词的语义相符合,那么是因为英语中的形容词是能够随时对名词进行修饰的,并不需要加任何语法标记。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动词引文本身就具备时间性,所以,如果想要采用动词去修饰别的词语,达到形容词使用的目的,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些语法手段来消除这些时间过程,那么依据Langacker,英语的过去分词ed 和现代分词ing都是能够消除动词时间过程的,只不过是前者主要代表的一种动作发生后所产生的结果所代表的状态,而后者则是表示某一个点的时间动作。这就是在英语中动词必须采用这种形式作为定语的原因。
而汉语形容词则不同,如果汉语形容词需要作为定语,那么其分为两种状况:一种是单一的表示属性的形容词,能够直接作为定语使用,例如常用的好人、新伙伴、漂亮衣服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则不可以直接作为定语来使用,必须与“的”连用。例如:蔚蓝的天空、冰凉的可乐、洁白的哈达;超好的朋友、极快的车辆、古老的桌椅;高高的楼房、白白的云朵、红红的苹果、深深的湖水等。如此一来,能够看出在汉语中,动词同样是不能够单独作为谓语使用的,是必须采用助词“的”结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喝的东西、卖的衣服等。汉语中动词典型的特点是能够表示一个时间的演变过程,而可以假定“的”所发挥的作用就是起到消除动词的作用。这个假定能够自然地实现形容词做定语的自然解释。如果是单纯表示性质的形容词,那么就是静止的,不存在时间性的,简单地说就是词汇内部的特有性质并没有凸显,所以在做定语的时候,并不需要用“的”进行修饰。但是如果是进行程度表述时,就需要从无到有或者要从低到高来进行动态变化的表述,这样就需要采用“的”来消除时间的属性。
3.跟体标记搭配的差别
与动词相关的两个关键语法范畴是时态和体。在英语中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表示动作所发生的绝对时间位置。时态有过去时、现在时以及未来时。而描述事物本身的发展状况,则是采用体标记,在英语中,动词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之分。但是,形容词则不具备这样的体的形式。在汉语中,也具备体标记,一般为“了”、“着”和“过”,这三个词所表示的分别为事件实现了、正在进行以及结束。在汉语中几乎所有动词都可以与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同样形容词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例如:苹果青了点;水杯空了;外面下着雨你,你过会在离开吧;这个款式的衣服我买过,现在已经不需要再买了。我国相关的学者在动词与形容词与体标记的结合使用上有一些不同的意见看法,下面具体对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的统计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一下。从统计结果来看,有九成以上的形容词都是能够与体标记进行结合使用的,那么从其内部构造出发,将无法与体标记结合使用的形容词分为三类:一是笔直、冰冷、冰凉、碧绿、昂贵等;二是初步、初级、苍茫、诚挚、次要、非凡、芬芳、共同、基本、精锐、良好等;三是白茫茫、赤裸裸、光秃秃、黑沉沉、黑洞洞等。篇幅有限不一一在这里举例。从这三种形容词的特点出发,能够看出其所表示量都是非常具体化的,即词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已经非常明确,并不需要采用程度词来进行修饰限制。与之相对的,只有那些数量不明确、程度模糊的形容词才能够采用程度来修饰,与体标记结合使用。这个事实充分说明,汉语是把同一属性的不同程度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汉语和英语在程度表达、体标记使用方面还有另外的区别,具体表现为有一部分表示性质程度的短句,必须加上“了”才能够使用,如果不这样,那么就会出现语法问题,比如:太坏了、好多了等。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带“了”的程度表达格式。
(a)太+A+了。
歌曲太好听了。
咖啡太好喝了。
这种啤酒太苦了。
生活太艰辛了。
(b)更(加)+A+了。
更加讨厌了。
更加困惑了。
更加热爱了。
更加喜欢了。
更加努力了。
(c)可+A+了。
你现在可厉害了。
那个孩子可漂亮了。
现在可好了。
他可解放了。
(d)A+了+量性成分。
轻了很多。
速度慢了很多。
聪明点儿。
减少了不少。
(e)A+了+时间词。
开心了几天。
沉默了很久。
轻松了一个月。
上述现象进一步说明,汉语是把程度看作一个动态的时间过程。上述(e)类比较特别,是把性质存在的长短也看作一个动态的时间过程。综上所述,是英语与汉语在形容词概念化方面的主要表现,当然还有一些次要的部分和区别,在此不一一进行论述。
四、结语
由于英语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与我国汉语在词句用法上还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在形容词概念化的方式上,对于句法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针对英语、汉语两种语言在形容词概念化方式的异同上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碍于篇幅的限制,在这里只阐述这些,针对我国语言与英语之间的各种异同还有待更加深入地研究,这对于我国语言文化的发展以及英语的普及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
[1]石毓智.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J].语言研究,2007(3).
[2]石毓智,白解红.汉英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及其句法后果[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3]石毓智.现代汉语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J].汉语学报,2006(4).
[4]吴静,石毓智.英汉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对其有无标记用法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5(4).
[5]石毓智.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J].民族语文,2005(3).
[6]许蔚,王文斌.形容词反义词的可分级性与互补性的关系[J].现代外语,2005(1).
[7]石毓智.英汉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被动表达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8]石毓智.疑问和感叹之认知关系——汉英感叹句的共性与个性[J].外语研究,2004(6).
[9]吴世雄,陈维振.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4).
[10]石毓智.汉英双宾结构差别的概念化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11]杨仁津.中、韩拟声词对比研究——以在实际语言应用中为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1).
[12]潘蔚菲,陈昌勇.英汉重叠词的对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9).
[13]冉光.日语叠词的构词及词性琐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