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视野下的电视编导职业素养
2015-08-15马婉琦
马婉琦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电视编导作为电视节目策划、编辑、制作的主要实施者,其自身职业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电视节目质量的优劣。在新时期的发展条件下,要想保障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就要需要编导顺应形势发展,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加强自身编制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新媒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当前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应运而生,它是一种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这样的传媒方式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之间、地域之间、甚至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壁垒,具体来讲:首先,新媒体可以更加适应个性,即新媒体可以更加细分受众,可以真正面向个人,与传统媒体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内容有很大不同,每个新媒体受众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可以千差万别,择其所需;其次,新媒体为“受众主导型”,与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恰恰相反,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这样受众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再次,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而且不受实体存储空间限制;最后,新媒体交互性极强,信息可以做到实时发布,这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掌握的信息趋向平等,也使二者关系逐渐走向平等,受众不再只是片面地接收到某家媒体的“一面之词”,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互动发声,影响信息传播者。
(二)新媒体的发展对未来媒介发展的影响
当代媒体产业结构的主要趋向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将引发媒介格局的改变,新媒体产业将引领媒体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媒体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文化内容将成为媒体产业核心竞争力。
1.数字媒介技术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多项信息的传输,传统媒介的终端也将随之变得多元化。“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旧媒体”时代的地域分布和格局,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的盛行,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看电视的时间和地点。
2.受众的媒体习惯悄然改变
新媒体的日渐盛行使受众的媒体习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整体的收视率正在逐渐降低。人们观看电视节目已经跳出固有的时间段、固定的地点,转而灵活地安排闲暇的、零碎的时间来观看节目,主流媒体正在向网络和手机电视分流。
3.受众积极性不断提高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的明显特征就是新媒体的形式更加自由,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新媒体正在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受众对于电视的态度,他们可以任意在移动终端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内容,而不再囿于时间地点限制。于是受众开始发现媒体的主导权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参与到传媒当中的积极性。为了适应市场,媒介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传播者主导型变成了受众主导型。
二、电视编导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电视编导本身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其只有具有丰富的职业素养内涵,才能对电视节目做出更好的规划,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一般而言,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内涵包括很多的内容,而主要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电视编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电视属于传统媒体行列,其是媒体行业中发展较早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2],电视节目具有树立舆论导向、端正社会风气的作用,这就要求电视编导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二是扎实的专业功底。电视编导是节目的整体策划者,其在幕后的工作中是最主要的领导人物。电视编导运用自己的思维并且结合观众的口味,对电视节目进行构思、编排、策划和制作,电视编导所做的这些工作决定了其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既要专业知识扎实,在技术层面和领导力上也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优质的电视节目。三是敏锐的创新意识。虽然扎实的专业功底能够制作出比较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会赢得观众的喝彩,但是在长久来说,如果电视节目一直是一个模式,那么观众就会感到视觉疲劳,对于电视节目失去了观赏兴趣,因此,电视编导要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能够将社会中的新鲜元素很好地融合到电视节目中,使得电视节目的编排符合大众的口味,贴近大众生活,使得观众百看不厌,这样的电视节目才能真正地发展长久。
三、新形势下提升电视编导职业素养的建议
(一)强化责任意识
电视编导一方面需要对社会事件有敏锐的掌控能力,明辨时代的主流思潮,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3];另一方面需要心怀民生,作品需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基础。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社会事件给电视编导对节目导向的把握提出了许多难题,例如有些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采访拍摄难度特别大,需要深入挖掘事件真相,如果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就会变成哗众取宠、夺人眼球的“标题新闻”。所以编导在原有的政治素质基础上,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毫不动摇地恪守真实性原则,以自身责任感坚持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主观臆断,拒绝有失公允。合格的编导应将诚实守信、善良正直、爱岗敬业、谦虚谨慎等诸多因素融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媒体人视野的宽度、胸怀的广度都将影响着自身的职业发展,电视编导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是对所供职媒体应尽的责任,也是对社会和时代应尽的责任。
(二)提高新闻素养
新闻素养是新媒体时代下每个电视编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电视媒体传递出的新闻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综合性和传真性等特征,更兼具引导舆论、服务政治的功能。好编导不仅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还把这种嗅觉延伸到各个行业领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上来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如果缺乏新闻意识,编导对节目选题的敏感度也随之降低,而且也很难利用选题抓住受众心理。所以电视编导要在选择表现题材、抓取新闻线索和使用节目素材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能力,在生活中及时发现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力的题材,选取独家新颖的角度,做出富有冲击力和说服力的、真实鲜活的作品[4]。同时,不盲目追逐所谓的新闻热点,而是对常见素材能够进行挖掘,从被遗忘的角落或者用不同的视角传达出自己的声音。
(三)深化思维创新
电视节目水平的提升,需要电视编导将丰富的节目经验与创新思维相融合,学会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构建独特的编辑思维[5]。通常人们习惯使用单向惯性思维进行思考,电视编导需要跳出思维框架,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新问题。并且,电视节目的创意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获取艺术,这也要求编导们拥有在寻常的视野中发现不寻常的闪光点的能力,这样才能紧跟时代脚步,实现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推陈出新。
(四)提高新媒体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新媒体来观看电视节目,电视编导可以利用传统媒体自身具有的优势,开发新媒体,或者借助其他新媒体平台,开发新的传播渠道。例如,通过建设电视台网站进行网络直播,与各新媒体终端合作,在微博、微信、各论坛建立实时文字图像直播区和讨论区,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来自电视台和节目的相关信息。甚至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增设新媒体栏目,使之成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总之,借助新媒体优势,形成电视和新媒体交叉传播的良好形式,就一定能扩大观众面,提升节目传播的影响力。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发展,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数字技术转变为新媒体[6]。从电视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也可以看出,早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相互借用,电视节目应用新媒体提供的技术便利,发掘其工具性价值;然后电视节目与新媒体逐渐联合策划、制作、播出、营销推广,电视节目看重和发掘的是新媒体的营销推广价值,新媒体则对电视节目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利用;未来的全媒体节目将不分彼此,节目与新媒体将完全交织在一起,实现真正的融合。
总之,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不仅是网络技术层面的工作,更是电视编导自身思想的一场变革。电视编导应顺应时代发展,将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新媒体的长处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勇于挑战机遇,不断提高创新思维,方能在新媒体时代中立足和进步。
[1]杨树刚,梁宝营,丁欣.网络新媒体技术的研究与探索[J].信息通信,2014(5).
[2]冯一刚.浅析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3]冶进海.浅谈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的编导意识[J].东南学报,2013(3).
[4]段聪聪.东亚媒体联手应对传媒变革[J].环球时报,2011(11).
[5]耿黎.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中国传媒科技,2014(2).
[6]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