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义勇队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

2015-08-15黄晓林黄兰堞李端阳

关键词:桂林抗日抗战

黄晓林,黄兰堞,李端阳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是我党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人民所创造的革命文化运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从其形成至鼎盛阶段,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文化组织和人士的热情支持、积极参与。随着武汉沦陷后移至桂林的朝鲜义勇队,是活跃在中国战场上朝鲜众多抗日力量中最突出的一支队伍,义勇队积极配合中国人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受到桂林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当时,各抗日报刊纷纷介绍这一抗日组织,报道他们的抗日活动。朝鲜义勇队和中国军民相互声援、携手抗敌,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一、桂林抗战文化城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0月,随着广州、武汉的相继沦陷,中国抗战转入相持阶段。我党充分利用与桂系合作“互利”的统战关系,为桂林成为全国性的抗战文化中心创造适宜的政治环境。在位居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和桂系较开明的政治因素等条件下,全国差不多半数以上的文化工作者和许多著名文化人、爱国志士都云集桂林,各种文化救亡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文化救亡运动。到1944年湘桂大撤退的6年间,桂林抗战文化蓬勃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空前繁荣,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社科、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桂林成为中国南部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成为一个著称全国的“抗战文化城”,为宣传、动员、鼓舞抗战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二、朝鲜义勇队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中的表现

日寇占领朝鲜后,流亡到中国的朝鲜爱国志士于1938年10月10日在武汉成立了朝鲜义勇队,其任务是声援和参加中国抗日战争并推动朝鲜革命运动,同时号召东方人民支持中国抗战和争取国际援助。因武汉失守,该队总部于12月迁至桂林。桂林朝鲜义勇队总部有政治组、宣传组、编辑委员会,下辖三个区队和流动宣传团、“三一”少年团、妇女工作团等。皖南事变后,朝鲜义勇队大部分成员奔赴华北华中解放区,脱离队总部的领导,成立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不久后改为朝鲜义勇军,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2年4月留在重庆的队总部成员被国民政府改编为“朝鲜光复军第一支队”。

朝鲜义勇队本部在桂林期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抗日宣传,其他各支队则分派至各战区前线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

(一)创办刊物,发表文章

朝鲜义勇队在桂林编辑出版了以《东方战友》《朝鲜义勇队通讯》为代表的刊物,该队队员李斗山、李达等人发表了一系列的反战文章,声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1.《东方战友》

《东方战友》于1939年1月15日以半月刊的形式在广西梧州创刊,该刊是朝鲜民族革命党中央委员李斗山主办的反战刊物,当时他是朝鲜义勇队一名队员。同年5月作为其发行社的东方战友社迁至桂林,此后《东方战友》便以月刊的形式在桂林发行,直到1941年8月停刊,共发行了32 期杂志。

《东方战友》是中文综合性刊物,主要报道国际动态、刊登抗日文艺作品,充当“被压迫民族的喉舌”“被压迫民族怒吼的播音机”[1],向中朝民众宣传共同抗日的思想,号召人们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该刊认为“文艺是现实的反应,既能揭穿黑暗的一面,也能宣传光明的一面……鼓励人们为正义而斗争”[2]。

作为《东方战友》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李斗山在《东方战友》共发表了大约12 篇抗日作品,这些作品是《友与敌》《“五一”节和民族解放运动》《纪念“黄花”节——更努力地打击敌人》《“七七”与中国复兴运动》《打到鸭绿江边,革到玄海滩边》等。在这些文章中,李斗山详细地阐述了中国抗战时局,综合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激励民众勇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2.《朝鲜义勇队通讯》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以及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在桂林期间,朝鲜义勇队创办了不少刊物,其中《朝鲜义勇队通讯》是朝鲜义勇队最为重要的综合性机关刊物。该刊于1939年1月21日在桂林创刊,从1939年至1942年,共出版了42 期,前33 期都在桂林出版,后9 期随本部转移至重庆出版,在重庆刊名被改为《朝鲜义勇队》。

《朝鲜义勇队通讯》以进一步瓦解敌心、加强抗日宣传及促进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为宗旨,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论与时评、战地通讯、消息与时事。政论与时评则从政治角度陈述了抗日运动的政治问题,以便正确地引导朝鲜义勇队政治方向和抗日行动;战地通讯主要报道各区队的最新战况以及在战斗中总结出的工作经验;消息与时事主要报道队本部及支队的军政活动以及过去十天里国内外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朝鲜义勇队通讯》集中报道朝鲜义勇队抗战宣传动态,有力地鼓舞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士的抗日士气,为国统区后方营造了浓厚的抗日舆论氛围。

除了《东方战友》《朝鲜义勇队通讯》,朝鲜义勇队还发行了《战鼓》(朝鲜文)、《站岗》(朝鲜文)、《内外消息》(中文)、《义勇报》(朝鲜文、英文)等近十种刊物。朝鲜义勇队充分利用这些刊物,积极宣传中国抗战的意义,对外介绍本队抗战活动情况。当这些抗战刊物传到美洲后,在美洲的朝鲜同胞纷纷成立“朝鲜义勇队后援队”,全力支持该队在中国的抗日战争。

(二)举行会议

朝鲜义勇队总部在桂林举行了各种会议,如纪念会、记者招待会、座谈会等,这些会议促进了朝鲜义勇队与桂林文化界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让广大民众认清形势、团结起来共同抗日,起到了宣传和鼓动的作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1939年1月8日,朝鲜义勇队和中国台湾义勇队在桂林共同举办了外国记者招待会,以共同抗日为主题。美国记者窦丁、法国记者李蒙、苏联摄影记者卡尔曼、日本作家鹿地亘等发表了讲话。此次会议实际成为国际爱好正义和平人士的联欢会。

1939年3月1日,朝鲜人民反日示威的“三一运动”20 周年纪念大会在桂林乐群社举行。朝鲜义勇队邀请桂林各界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加强了中朝两国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向世界宣传了朝鲜的救国运动的重要意义。当日,《救亡日报》出版了“‘三一’运动纪念专刊”,发表了朝鲜义勇队的《告中国同胞书》、李达的《“三一”运动在朝鲜革命史上划时代的意义》等。

1939年6月24日,朝鲜义勇队以“打倒共同的敌人日本军阀”为主题,在乐群社举行“欢迎日本被迫作战同志会”,到会的有桂林各界代表、桂林日文日语训练班及21 名日本俘虏等。这次活动促进了朝鲜义勇队、桂林民众及日本俘虏间的情感交流,起到较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朝鲜义勇队定期举办座谈会,经常邀请桂林文化人士还有本队队员主讲有关朝鲜的救国运动、日本动态以及中国抗战等问题,不断提高队员对中国抗战与国际反法西斯形势的认识,以增强对敌宣传的说服力。

(三)发表演讲与讲话

演讲与讲话是桂林抗战时期开展抗战文化宣传的主要形式。朝鲜义勇队在桂林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抗战文化活动,就是发表振振有词的演讲。1939年6月24日,朝鲜义勇队队员李达在“欢迎日本被迫作战同志会”上发表致词,声明在座的日本俘虏是被迫来华杀害中国同胞的,要大家认清真正的敌人是日本军阀,并表示今后必须和被压迫的中国人民、朝鲜人民联合起来,支援中国抗战,打倒共同的敌人日本军阀[3]。

1939年7月2日,朝鲜义勇队秘书周世敏在桂林用日语播出了《日本军阀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等多篇稿件,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丑恶罪行,他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整个东亚人民,包括日本人民都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这番宣传引起日本民众很大的震动。

1939年7月13日,李斗山在题为《东亚和平与各民族的使命》的演讲里,简述了东亚各国被日本侵略后的状况,指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弱点,强烈呼吁东亚各国人民要团结起来共同抗日。他认为要争取各民族解放,维护东亚国家的和平,这是大家的历史使命,为了这个使命,首先要和中国的抗战站在一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940年12月8日,在中越文化工作同志会成立大会上,李斗山用流利的中文慷慨激昂地说道:“打到日本帝国主义者是中国,是朝鲜,是东方一切被压迫民族的责任!……日本强盗曾宣传说要‘帮助’越南革命事业,其实这是骗人的鬼话……对中国的侵略也用这样的假话在掩饰它的罪恶行动,对于这种阴谋,我们要警惕,要揭穿,不要上它的当!”[4](P47)

以上这些激情澎湃的演讲与讲话营造出抗日宣传的浓厚氛围,鼓舞人心,增进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唤起世界各国人民对中朝抗战的支持产生了积极作用。

(四)举行文艺演出

“文艺在宣传中最具活力,最能感人肺腑,最能振奋人的精神”[4](P56)。抗战时期,朝鲜义勇队组建了三个十分活跃的文艺演剧队,这三个文艺演剧队以桂林为根据地,深入桂南昆仑关前线,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为纪念朝鲜“三一运动”二十周年,积极响应“伤兵之友”募捐,1939年3月1-3日,朝鲜义勇队在桂林新华大戏院,公演了话剧《朝鲜的女儿》、朝鲜歌剧《阿里郎》。这是由金昌满编导、金炜主演的。《朝鲜的女儿》讲述了朝鲜姑娘爱莲惨遭日寇蹂躏后,燃烧了复仇的怒火,在与日军团长的搏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阿里郎》倾吐了亡国之恨。两剧均反映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苦难生活,以倾诉亡国恨、颂扬反侵略斗争为主题,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牺牲精神,号召中朝两国人民团结起来并肩战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两剧的思想性和演员表演的艺术性都较高,引起桂林观众的强烈共鸣。这两个剧目上演后,桂林文化界知名人士艾青、林林、王莹、力扬、阳太阳等人在《救亡日报》《广西日报》上纷纷发文,进行热情的介绍和高度的赞扬。之后,朝鲜义勇队还在桂林公演了话剧《反攻》《民族光荣》。朝鲜文化人士在桂林进行的文艺演出,其基本形式是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给桂林人民艺术熏陶,为桂林的抗战文化运动增添了新活力。

三、朝鲜义勇队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是中国抗战的一个部分,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侧面。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渗透着许多国际文化团体和个人的心血与汗水。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朝鲜义勇队通过创刊撰文、举行会议、发表演讲和讲话、举行演出等积极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战。前线将士还利用他们熟悉日本国情、会日语的优势,广泛地散发传单与小册子,不断地向敌人宣传,通过喊话、演说、唱反战歌曲等形式,展开攻心战,以瓦解日军士气,致使日军悬赏“五百元奖金换一颗朝鲜义勇队队员的人头”[3],就充分说明该队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在最初两年的战斗中,朝鲜义勇队转战13 个省份、6 个战区,与中国军民共同作战,参加了湘北会战、鄂北三次会战、昆仑关争夺战等重大战役,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在中国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本国的独立解放。朝鲜义勇队与中国战友携手作战,增进了中朝两国的友谊,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合作,在两国关系史上写下了不朽历史篇章。朝鲜义勇队在前线和敌军后方开展的各项工作贯穿着反法西斯斗争精神,高奏时代的主旋律,为桂林抗战文化增添新内容,为桂林抗战文化的国际性增添新色彩,推动了桂林抗战文化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一场轰轰烈烈的桂林抗日文化救亡运动谱写出可歌可泣的中国民族精神的新篇章。这段历史,已成为桂林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桂林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桂林文化城所孕育的抗战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到来之际,探讨桂林抗战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孙科志,徐一畅.中国境内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史料《东方战友》[J].韩国研究论丛,2009(2).

[2]曹裕文.论桂林抗战文化的国际性[J].社会科学家,1995(4).

[3]魏华龄,丘振声.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四)[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刘寿保.浅论抗战时期桂林国际文化大交流[C]//魏华龄,曾有云.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桂林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桂林行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乐!乘动车,看桂林
抗日英烈马威龙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