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对论视域下的文化层级评价
2015-08-15张玮
张 玮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一、文化相对论方法论
世界文化形式纷繁多样,面对这样的多样性,文化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诸多理论进行解释。早期文化理论坚持文化间可对比,文化整体有高低贵贱之分,将西方文化置于文化层级顶端,一战后,文化理论从强调西方文化优越性转向推行价值多元与价值中立,F.Boas(1985)在继承赫德、萨义德等人反对文化层级,推崇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文化相对论,后经由Benedict(2005)等人发展,形成了完整理论体系。
文化相对论,因其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理解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支持,但是它的内在欠缺使其在对文化现象进行评价时遇到了困境。学界存在普遍共识:文化相对论的缺陷在于它对任何文化行为都无差别地接受,无法评价某个价值观到底是对还是错(F.Von Dohlen,1997),无法谴责明显非人道的文化行为。因此,本文在坚持文化相对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超越其内在局限,提出文化相对论方法论:首先,文化间相互平等,不应在本文化框架内评判他文化的文化行为。其次,文化间相互理解与包容,应在其原生语境中对文化行为进行理解。再次,不可就文化整体做出评价。最后,虽然我们不可以就文化整体做出评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就具体的文化行为、文化要素做出个人价值判断。
既然文化要素可以评价,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呢?接下来本文将回顾已有的文化要素评价标尺,进而提出文化层级评价标准体系。
二、文化要素评价标准回顾
关于文化评价探讨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许多学者对于评价标准的研究多基于普世使用的人类幸福、文化内在结构等,本文谨将已有的文化评价标准分为四类加以说明。
一、生产力(实用)导向文化评价
实用(生产力)导向文化评价理论中最经典的是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理论。他认为,一个民族经济技术发展程度越高,其文化就越能满足人类需求(McLellan,2000:219-220),生产力越高的文化必然优于落后生产力的文化。Bagish(1981)也提出了类似的评价标准,即实用原则。也有学者(R.Rorty,1991:12)选择更为客观的环境作为评价标准,根据不同文化要素适应环境的能力来评价。
(二)发展(先天能力)导向文化评价
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提出的优秀文化要素清单皆受到质疑,问题在于他们错误地认为某一种文化(西方文化)中独有的文化要素就是普世共有的文化要素。“人类发展”也作为文化评价标准进入人们视野,其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评价积极和消极文化要素(Nussbaum,2001:78-79)。Heller(1984:272)则从道德角度出发,认为只有四种情况(支配、压制、强迫和暴力)是普世批判的,因而对文化要素的判断应该基于其减小以上四种危害的能力。
(三)需求导向文化评价
人类要维系生存必然需要满足基本需求。Maslow(1943)、Max- Neef(1991)提出需求导向的文化评价系统,评判具体文化要素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能力,但其所列需求都是在单一层面上的、并无先后轻重之分。
(四)多元文化评价体系
文化现象本身太过复杂,远非单一文化评价标准可以涵盖,故而Gray(2002)与Hatch(1983)提出了多元文化评价体系,虽较原有理论已有进步,但该文化评价标准无法涵盖诸多文化要素。
三、多元文化要素评价体系
文化本身极其复杂,无法用单一的标尺进行评价,因此,本文提出多元文化评价体系,以期为文化要素评价提供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一)物质文化要素评价
物质文化要素评价部分本文采用Bagish(1981)的实用原则,根据是否能更好控制和更好预测来判定文化物质生产要素先进与否。他提出,钢斧胜于石器因其更省人力,在可选择时,任何人都会选择更省力的生产工具,技术发展是全人类共同需求。虽然对于人类社会物质追求是否一致一直未有定论,但从长远看来,人类终究会选择更先进、更省力的技术,因此,在物质生产方面是存在普世趋向的。
(二)社会心理文化要素评价
1.人际社会心理文化评价(人对人)
人际文化要素评价采用“仁”的评价原则。Redfield 将“仁”定义为对他人友善,对他人更友善的文化行为就是更好的文化要素。例如,在印度,至今仍有部分地区保留寡妇殉葬(suttee)习俗,虽然我们不能因为印度文化中存在“寡妇殉葬”习俗就认为印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劣于其他文化,但像这样的非人道的文化行为显然应该受到谴责。
2.文化要素能否满足人类潜能发展(文化对人)
这部分采用“发展(flourishing)”作为评价标准。即文化提供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资源,可涵盖各种促进人类潜能发展的文化模式。人类生来具有相当的内在能力,但不同文化促进这些潜能发展的能力却有所差异,因而阻碍人类内在能力发展的文化要素应该受到批判和谴责。
(三)需求满足(危害)评价
上文中提出的评价主要涉及文化中好的方面,本文将人类普遍谴责的文化要素,进一步细化分级。在研究了诸多已有文化评价体系之后我们可以看出,任何评价体系提出的前提都是认为存在普世的、客观的文化机制,而出发点却都是普世谴责的文化要素。在对普世危害的研究中,作者发现,人类普世的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危害所侵犯的人类需求层级相对应,在越基本的需求受到侵犯时,该文化要素就是越不可容忍的危害。接下来将通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为参照,对侵犯人类基本需求的文化要素进行层级划分。
1.马斯洛人类需求层级理论
马斯洛(1943)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求,即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安全需求,免于遭受危险、痛苦和恐惧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是与他人维持积极关系,被群体接纳的需求;之后的两层是,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中,前三层需求是人类最基本需求,可以通过外部满足,而后两层需求则是人类的高级需求,需要通过自身得到满足。因此,文化要素评价所涉及的,是基础的三层需求。本文将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参照,为人类普遍认同的危害提供参照系,依据其侵犯的基本需求,将人类普遍危害的文化要素分为不可容忍要素、更不可容忍要素以及最不可容忍要素。
2.人类普遍危害层级系统
(1)不可容忍要素。首先,不可容忍要素是指侵犯人类爱和归属需要的要素,包括种族隔离、强迫婚姻等。这些文化习俗、文化行为是历史、文化、社会甚至是宗教造就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尊重文化相对性就不评价这些显然违背人类基本需求的文化要素。侵犯人类对于归属和爱的需求的文化要素客观上就是不可容忍的文化要素,对他人的冷漠与压制也被归入不可容忍文化要素,因为其危害隶属于同一层级。
(2)更不可容忍要素。更不可容忍要素(中级危害)涉及对人类安全需求的侵犯,包括对他人身体的摧残与折磨,最典型的案例是割礼与原始部族的成年礼。大多数遭受割礼的女性都忍受着非人的痛苦,虽然割礼和其他成人礼承载一定的文化价值,但这样的文化行为无疑违背了人类的基本良知,侵犯了人类基本的安全需求,因而被归为更不可容忍的文化要素。
(3)最不可容忍要素。最不可容忍的人类普遍认同的危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侵犯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文化要素。诚然,尊重文化多样性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对任何文化行为无条件的包容。这样的行为侵犯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最不可容忍的文化要素,应该受到普世的谴责。
(四)文化的本质和非本质部分
此外,我们有必要将对文化的本质部分和非本质部分进行区分,才能在进行文化评价时保持清晰的思路。本文的多元评价系统之外的文化要素是文化的非本质部分,属于文化相对的范畴,不存在普世适用的客观评价标准。不论人们穿的是纱丽还是和服,用的是刀叉还是木筷,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包容。
四、结语
本文在深入探究文化相对论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就具体的文化要素进行个人价值判断,在回顾已有的文化评价体系之后,提出多元文化评价体系。在全球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价值融合不断发展的今天,希望本文可以为文化评价提供参考标尺,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理论和现实的新参照,使跨文化交际更顺畅进行。
[1]Bagish,H.Confessions of a Former Cultural Relativist(Second Annual Faculty Lecture,Santa Barbara City College)[M].Santa Barbara:Santa Barbara City College Publications,1981.
[2]Benedict,Ruth.Patterns of Culture[M].New York:Mariner Books,2005.
[3]Boas,F.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F.Von Dohlen,Richard.Culture War and Ethical Theory[M].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7.
[5]Gray,J.False Dawn[M].London:Granta,2002.
[6]Hatch,Elvin.Culture and Morality:The Relativity of Values in Anthropolog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7]Heller,A.Can Cultural Pattern Be Compared?[J].Dialectical Anthropology,1984(8).
[8]Lin,Daj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in Chinese)[M].Fuzhou:Fujian People’s Press,1996.
[9]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
[10]Max-Neef,M.Human Scale Development[M].New York:Apex Press,1991.
[11]McLellan,ed.Karl Marx:Selected writing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2]Nussbaum,M.C.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3]Rorty,R.Objectivity,Relativism and Trut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