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动因及合理化路径构建
2015-08-15刘巍,汤杰
刘 巍,汤 杰
(黑龙江财经学院管理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对生态转型问题的认识
“资源型城市”属于经济学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指向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等地区。从现状来看,随着长达几十年的自然资源开采,当地既存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也因要素市场供求关系而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这类城市只有进行生态转型,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目标。
(一)生态转型的目的
1.转变产业结构。转变产业结构是生态转型的经济目的,其重点在于从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绿色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向。这样一来,既可以规避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城市经济发展困境,也可以逐步形成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
2.提升民众福祉。提升民众福祉构成生态转型的社会目的。正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指出的那样,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那么,在这里“人的需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简单而言,那就是良好的工作和居家环境。从中不难发现,转变产业结构将有助于提升民众福祉目的的实现。
3.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的代际传承,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实现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可以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而使自然资源代际传承成为可能。
(二)生态转型的手段
毫无疑问,生态转型本身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从而无法完全依托市场的力量来实施。这表明,生态转型的实现需要借助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
1.市场的作用边界。资源型城市中的企业构成推动生态转型的微观主体。在企业产权封闭的状态下若要实现他们的顺势而为,除了需要借助政府的规制措施,还应引入市场交换原则。
2.政府的作用边界。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内含有自身的经济规律,因此,政府公权力的作用边界应界定在制度激励和规制领域。当然,此时也存在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怎样激发起资源型城市政府的制度激励和规制热情。这也是动因分析的重点。
(三)生态转型的评价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都在实施生态转型战略。那么,这一转型路径到底应通向何处?不难看出,这实则指向了对生态转型绩效的评价问题。在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下,评价生态转型的绩效不仅需要关注“人的需要”这一经济学命题,还应从区域植根性的效果进行考察。
二、动因分析
(一)政府方面的动因分析
由于资源型城市完成生态转型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因此,政府方面的动因构成第一推动力。政府具有多元目标函数,其中关涉经济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写进党章,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目标函数中的一项自变量。为此,动因分析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内生驱使下的动因。在社会人假设前提下,政府内生驱动下的动因包括职责使命和职务晋升偏好这两个侧面,前者主要以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权力观为基础,政府官员结合当前实际主动推动生态转型工作的开展;后者则根源于政府官员对自身职务晋升的愿景规划,企图通过顺势而为来增加被提拔的砝码。
2.外部压力下的动因。外部压力主要由一系列的规制措施而形成,其中也含有对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的考核标准。随着当前中央反腐倡廉活动的深入开展,外部压力所产生的规制效应也日益强烈,从而倒逼地方政府推动生态转型工作的开展。
(二)企业方面的动因分析
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存在逐利性偏好,特别对于那些民营企业而言,因产权结构的完全封闭性其逐利性冲动会更为强烈。从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看,企业过度和无序开采经营是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那么,企业何来撑生态转型的动因?对此,必须理解企业的关切。
1.追求转型红利的愿望。现有文献中部分作者都十分强调对企业的规制措施,而忽略了站在企业立场上的价值判断。不难明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度的规制措施将促使企业退出该区域性市场,从而难以到推动生态转型的目的。然而,企业追求生产转型红利的愿望,则是可以识别的动因之一。
2.企业公民意识的形成。资源型城市往往具有数量较多的国有企业,且多数属于老工业基地。这就为企业推动生态转型提供了历史条件,即随着企业公民意识的形成,企业管理层已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公民意识的形成构成企业推动生态转型的另一动因。
(三)民众方面的动因分析
资源型城市中的民众成为推动生态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一力量的形成归因于民众对自身生产和生活品质的关切,也是对传统模式的抛弃。具体而言,民众方面的动因存在两个侧面:一是对未来良性生态环境下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向往;二是对现存恶性生态环境下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厌恶。再者,从国内和国际上对资源型城市的舆论压力,也构成了当地民众迫切要求生态转型的动因。
三、对推动生态转型中的挑战进行解析
(一)政府方面的挑战
促进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第一推动力是由政府释放的,而政府方面所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应对功利性与转型长期性之间的矛盾。政府推动生态转型中的功利性特征,根源于部分政府官员的职务晋升偏好和上级考核压力。官员职务晋升任务的完成或晋升通道的关闭,都将直接影响到“第一推动力”的稳定性。再者,这第一推动力的指向,也成为政府方面所面对的挑战。第一推动力指向何处,直接关系到生态转型方向的正确与否。
(二)企业方面的挑战
如何推动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实现生产经营转型,是关系生态转型能否成功的重要问题。在动因分析中提到了企业追逐生产转型中的红利,以及企业公民意识的形成。然而,这些都只是理想状态下的动因分析。现实中影响动因形成的包括区域性要素市场环境的恶化,以及企业生产转型中的外源性资金供给渠道狭窄等。前者将增大企业的交易成本,后者则抑制企业的转型步伐。从中可以知晓,应对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构建合理化路径的重要内容。
(三)民众方面的挑战
不可否认,民众若要促进资源型城市完成生态转型,首先需要由各自分散的状态聚集成一个压力集团,进而对政府和企业施加外部压力。然而,这在我国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下仍是难以实现的,毕竟这依赖于广大民众公民意识的自觉行动。为此,如何集中民众的舆论呼声和意见建议,则构成了当前的挑战。
四、合理化路径构建
(一)建立促进生态转型的具体目标
众所周知,促进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是一项长期战略,且在我国没有先例可循。因此,在开展生态转型时需要明确两点:转型目标和转型逻辑。相对而言,当前各资源型城市都只是从原则层面探索了生态转型目标,并没有进一步将这一目标深化和细化,这就可能会因政府官员的调整而改变原有的转型逻辑。为此,资源型城市的政府应组织学界、业界,并参考国外相应案例,明确本地区生态转型的目标。而且,这一目标应从原则性沉淀为能够操作的目标系统,并加入时间维度来调控转型工作进度。
(二)增强政府推动转型的行动自觉
不可否认,我国基层政府在推动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上具有较强的主观偏好,而作为政府权力的人格化代表——政府官员,则可能因自身的“有限理性”而对转型路径进行干预。为此,若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双看得见手的作用,则还应增强政府推动转型的行动自觉。这种行动自觉的形成依赖于内外两大因素的作用,内部因素主要取决于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政治觉悟和个人品质,外部则依赖于职务晋升标准和规制措施。考虑到信息不对称这一情况,应借助调整官员晋升标准,促使他们自主、自觉地开展生态转型工作。
(三)建立企业推动转型的激励机制
企业推动生态转型的主要内容体现为技术革新和调整产品结构。从现阶段主要资源产品的市场需求来看,大都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在要素市场需求拉动下,资源型城市的企业是具有技术革新和调整产能结构意愿的。目前,制约企业付诸行动的主要障碍便是资金供给问题,为此,需要从解决资金供给问题入手,激励企业成为支撑生态转型的微观主体。具体的做法包括: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支持特定资源型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能调整活动,并利用资本市场为具有潜力的区域性资本密集型企业融资。
(四)搭建民众推动转型的舆论平台
生态转型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需要”,具体为资源型城市民众的需要。因此,在促进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上还应搭建民众推动转型的舆论平台,通过舆情分析为接下来的转型工作提供控制职能。对于舆论平台的搭建而言,可以通过在政府网络平台上开设市民留言或即时聊天窗口,定期梳理舆情。
五、实证讨论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国内,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原有产业再升级、新产业层级的构建,科学合理地转型,一直是资源型城市管理者十分纠结的问题,也是一些业内专家及学界人士持续多年的关注点。早在2001年,国务院在辽宁阜新市开展了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此后,国家先后分3 批界定了69 个资源枯竭城市,山东枣庄、辽宁阜新、甘肃白银位列其中。
而在国务院于2013年出台的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首次界定了全国262 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矿竭城衰,这对于一个资源型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梦魇——企业关闭破产、就业矛盾突出、居民生活困难、经济增长缓慢、地方财政乏力以及严重的沉陷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凸显,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为避免沦落至此,包括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在内的所有衰退型资源型城市,都应对生态转型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以七台河市这类资源型城市为例,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要大力实施中心城区环城绿道建设、城市绿化提升、荒山绿化,以及综合整治等创森重点工程,抓好城区裸露土地覆绿和建筑立体绿化。七台河市应在计划年度内新增造林绿化面积,争取市域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5%和40%以上,力争2015年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完成重点企业脱硫脱硝治理任务;加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建成区锅炉“煤改气”,加快淘汰“黄标车”,努力在雾霾治理方面取得实效。同时,进一步保障社会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抓好民生问题的重点。这一实践路径较为符合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内在逻辑,同时也为华北、西南、西北等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六、小结
本文在动因分析基础上归纳出政府、企业、民众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在问题导向下梳理出合理化路径,即:建立促进生态转型的具体目标、增强政府推动转型的行动自觉、建立企业推动转型的激励机制、搭建民众推动转型的舆论平台。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1]陈江波.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4(4).
[2]陈广华.论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型中“心态环境”之建构[J].学术交流,2014(8).
[3]廖昭文.贵州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制约因素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7).
[4]黄润华.绿色生态城市转型需能源规划先行[J].决策与信息,2014(11).
[5]杨艳琳.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和发展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