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风模因及其参鉴价值——以钱学森为例
2015-08-15杨云
杨 云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部,浙江 杭州310018)
家风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现代意义的课题。自古以来,家风、家教、家训就在我国历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变迁、家族制度的衰落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所秉持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内容沦落,家风逐渐被人们所淡化,其指引和约束作用逐渐式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作为社会风尚一个“层子”的家风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与否。在社会问题不断凸显的社会转型期,面对诸多的道德拷问与价值断层,重拾家风、重构家风紧迫而又必要。
一 家风及其功能分析
2014 年马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特别节目,“家风”的话题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引发了全社会对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但面对“你的家风是什么”这一问题,也有被采访者不知如何作答,有些回答也与真正的家风是什么相距甚远。面对这一现象,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邹文广认为“显示的是传统和现代未能有效对接的遗憾”。的确,作为根植于传统宗族制度的家风,历经五四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破旧立新的“运动”,其文化传承性受到了阻碍。另外随着宗族观念的解体等因素,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大家族变成了小家庭,家风观念逐渐弱化,其功能也逐渐式微。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总和”[1],“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2],它既存在于贤门世家、名门望族也存在于市井百姓、普通人家。其表现载体除了以文字记载的家训、家规、族谱等纸质文献外,还有考古出土文物资料,如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所展示的吴王阖闾出嫁女儿叔姬寺吁的嫁妆——“吴王光鉴”,其上铭文就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尊老爱幼”思想,是我国考古出土文物所发现的吴国最早的“家训”[3]。
家风与家教、家训密切相关。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认为“家教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家风是家教效应即家庭或家族道德伦理风范和文明教育水准的外在显现,家训则是维护家风的基本规范体系”[4]。中国伦理学副会长李建华认为“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家教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展开的对其成员的涵养、教化,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导与培育”,“家风本身就是一种润物无声、耳濡目染式的家教;家教既是家风的传承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家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代际之间传播家风就成为家教,对家教进行文字的提炼就成为家训”[5]。可以说,家教、家训都是家风的一种体现,隶属于家风文化的范畴,家风相对而言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力量,侧重于“无形的身教”;家教家训相对而言是一种“有形”的、有意识的教育力量,侧重于“言传”、“书传”。
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由来已久,最早最可信的关于家训文化的记载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在儿子伯禽就封于鲁国临行之前的当面“庭训”:“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亦。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6]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较为明确的指向,综合来说,主要有以下几项功能:首先,规制个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与接受社会文化即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分为儿童社会化、青年社会化等几个阶段。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家风这一无形“教材”会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根深蒂固的先导作用,并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其次,实现家庭的自我控制。家风是家庭(家族)成员共同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广泛有力地制约着人们的活动,对全体家庭成员发挥着教育、规范和控制的作用。家风的约束,实现了家庭的内在控制和自我控制,是社会控制的基础环节。再次,激励和指引家族成员的成长。家风除了教育、规范和控制的作用外,还发挥着感染、激励和同化的作用。家族成员通过祖辈、父辈、兄辈等生动的言传身教,经常的教诲和训教以及家族成员间彼此行为的效仿和优秀品质的借鉴,往往会激发自身不断奋发进取,从而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起到激励与指引的作用。
二 名人家风模因的意义探寻
模因即文化基因,原文“meme”一词最早出现于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 年《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是与生物传递单位gene(基因)相类比而创造的文化传递单位。1988 年的《牛津英语词典》这样定义“Meme: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means,esp.imitation.”即“模因: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可以说基因作为生物的遗传因子通过遗传来繁衍,而模因作为文化的遗传因子通过模仿来传播。
家风具有文化传承性,当前,传统家风文化的社会基础与动力机制已发生重要改变,但家庭仍然是人们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人们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家庭稳定对社会稳定仍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家庭建设也仍是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和万事兴“的传统伦理理念仍然是现代家庭的基本理念与核心价值,因此,重构家风、重塑家风具备现实的可能性与内外的推动力。在此背景下,对名人家风的研究及其对名人家风模因的探讨无疑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重塑我国优良家风文化的一个可行而有效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发挥名人的示范带动效应
名人这一概念能够对人们引起较强的亲近感与自豪感,能够激发人们进行了解与学习的兴趣,易于对人们在治家教子等各方面加以学习与效仿。“中国人有祭拜先祖、遵循祖训的传统,也有尊崇效仿名门望族的心理习惯”[7]。自始以来,世家望族的家教和家学就对社会风尚的潮流和方向进行着引领,“家风传承这一内化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发生的,而是一个由世家大族制定并引领公共舆论的渐进过程”[8]。通过对名人家风的梳理与宣扬,可以引导与带动人们关注家风、重构家风。
(二)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具体载体,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有其时代的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基于“耕读传家”、“诗书传家”等优良家风的熏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入世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等必然因素使然,对名人家风的内核即家风模因进行提炼与归纳,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三)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指出了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道德人格基础”、“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衔接血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9]。因此,对名人家风的研究与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可以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风文化,从而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 钱学森的家风及其模因探讨
钱学森,浙江杭州人,1911 年出生于上海,不久随父母回到杭州,居住在小营巷方谷园2 号(现为钱学森故居),3 岁时随父母迁往北京。1929 年从北京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大学期间寒暑假均在杭州度过,还因患伤寒回杭州养病一年,1934 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杭州笕桥机场实习。1935 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一年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之后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航空动力学专家冯·卡门教授,1939 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45 年冬在加州理工学院升为副教授,1947 年2 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并且是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947 年7 月回国探亲、结婚。1950 年在准备以探望父亲的名义回国时,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审问,并开始了长达5 年的磨难和抗争。1955 年10 月回到祖国,致力于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为“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2009 年10 月31 日在北京逝世。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曾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荣誉称号。钱学森众多耀人光环与傲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优良家风文化的熏染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说,父母的嘉言懿行和良好家教、钱氏家族重学明礼的优良传统以及历代钱氏才子俊杰的激励与带动等都构成了钱学森引人称颂的家风文化与家风模因。
(一)父母的嘉言懿行和良好家教
在钱学森幼年、青年的成长成才过程中,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在钱学森晚年回忆曾经对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17 位先辈之中,父母的名字都在其中,可以说父母潜移默化的家风熏染与良好的家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母章兰娟为杭州富商之女,热情开朗、心地善良,一心一意相夫教子,有着极强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在钱学森小时候,经常跟钱学森做心算游戏,对钱学森数学爱好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她对钱学森的训教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识的教化和品德的教育两个方面。在钱学森尚未到读书年龄时担负起了家庭教师的职责,教他读书、识字、画画、写毛笔字等。另外钱母的善良品德也深深影响了钱学森。钱家在北京独居的四合院,与下层市民相邻,穷苦的朋友和邻居只要到家中求助,母亲总是温和热情地接待他们,借给他们粮食和钱,倘若无力偿还,母亲决不再提起,正如他所回忆的:“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大街上,总是向着乞讨的行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母亲的慈爱之心给了我深远的和连绵不断的影响”[10]。
其父钱钧夫(家治)曾任浙江省第一中学(现杭州第四中学)校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根据祖上“继承家学,永守箴言”的论辈排名,钱均夫为儿子取名“学森”,“森”为繁茂之意,学森是“学深”的谐音,体现学问深远之意。钱均夫家教严格,懂得“帮其学,莫如立其志”,并注意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才智。在钱学森幼年时,他就对钱学森讲述了庄周的寓言《逍遥游》,面对钱学森“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情的,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这一问题时“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知识,贡献社会”的回答激发了钱学森自幼就树立起远大的抱负。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一方面让钱学森学理工,走技术强国之路,另一方面又送钱学森去学音乐、绘画等艺术课。在钱学森上中学时,钱均夫让他学理科,但寒假里让他学书法、学乐器、学画画,给他以形象思维的训练。钱均夫一直默默支持钱学森的求学之路,在钱学森大学毕业赴美留学之际,钱均夫送了一张纸条作为礼物:“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11]博学多才、谦恭自守的钱均夫为钱学森营造了家庭宁静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是钱学森最早的启蒙者,正如钱学森所言:“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父亲”。
(二)钱氏家族重学明礼的优良传统
钱均夫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均夫所说的祖先即指吴越王钱镠,家训即指《钱氏家训》。据查证,钱均夫为吴越王钱镠的第三十二世孙。
钱镠,五代十国人,907 年被梁朝廷晋封为吴越国国王,人称钱王,谥号武肃王。在五代十国的战乱年代,钱镠以人为本、保境安民、休养生息、繁荣经济、造福地方,使吴越国富甲江南,奠定了杭州作为“人间天堂”、“丝绸之府”的基础,今天被称为“杭州之父”。其孙钱弘俶在赵匡胤建立北宋时,为了使生产力不遭破坏,生灵不受涂炭,尊承武肃王的遗训,取消吴越王位,纳土归宋。为了缅怀这位以中国统一大业为重,以民众生命财产为重的钱氏国君,宋代文人在编写《百家姓》时把钱氏排在了第二位,仅次官家赵姓之后。
钱镠出身寒微,以武起家,但晚年好学,在家族中树立了榜样,非常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在他60 岁时立家训八条,临终时给子孙留下十条遗嘱,后人根据“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的精神,结合武肃王平时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钱氏家训》,记录在《钱氏家乘》里,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可以说,钱学森所受的优良家风家教继承与传承了《钱氏家训》中爱国爱家、尊知重教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
关于个人修身,有“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关于家庭,有“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子孙虽愚,读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关于交友及公德,有“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在“国家”一节,有“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12]。可以看出,《钱氏家训》中所倡导的苦学善学、谦虚谨慎、交友有道、坚持正气、勤政廉政、爱国爱家的美德以及培养高雅审美情趣与修养等都与我国传统文化核心与主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脉相承。
(三)历代钱氏才子俊杰的激励与带动
俗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例外,如曲阜孔氏与吴越钱氏。吴越钱氏自钱王钱镠以来历千年而不衰且代有人杰,长期从事吴越文化研究的邹身城教授曾指出“吴越国之后,历经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至新中国,家族不断繁衍,由钱镠时的兄弟数人发展增殖到四十余万人,而且人才辈出,代有精英:五代吴越纵跨七朝,五人封王;北宋先后获六个王爵封号,又有郡王、国公四位;至南宋仍有一人封郡王,七人封国公;两宋担任宰相、枢密、翰林学士、节度使高官数十人,刺史以下者不下千人。科举及第者为数众多,据钱武肃王第十三世孙钱国衡统计,钱氏在宋代共入选进士320 人”,“元明清三代钱氏族人依然有大批考中进士出任高官;或者学有所成潜心于学术、艺术、医术,卓有成绩者,史不绝书”[13]。进入近代以来,钱氏人才更是呈井喷之态,有“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之说。
光宗耀祖,立身扬名,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生命价值。在传统社会中,“孝”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孝经》中开章明义说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见,“孝”除了事亲的层面之外,它最高的境界是通过立身行道来扬名后世,让父母显耀,让祖宗显耀,不给祖宗丢脸。在钱学森的成长成才的过程之中,外在层面的历代钱氏家族才子俊杰的激励与带动,以及内在层面通过立身行道以扬名后世的“孝”文化都促动着他在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从对钱学森“紧跟紧追”、如影随形的堂弟钱学渠以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钱学渠之子、钱学森堂侄钱永健身上窥其一斑。
四 钱学森家风模因的参鉴价值
当前,大家族的传统社会已演化为小家庭的现代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部分推向了社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日益兴盛,在此情形之下家庭教育同样不能失声。通过对浙江钱氏名人钱学森家风文化中所彰显的优秀文化基因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分析,可以给当下社会的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带来重要的参鉴价值。
(一)重视家风家训文化
家风家训对一个家族(家庭)成员的影响至关重要,钱学森的成长过程中就离不开父亲钱均夫对钱氏家族家风家训文化的重视。“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吧!”[14]但当今社会,随着五四运动及新中国后历次运动的破旧立新,宗族制度的解体以及家庭结构的变革等因素,人们对家风家训已经陌生与漠视,家风家训文化遭到中断与破坏,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面对诸多的道德拷问与价值断层,人们应该重拾家风、重塑家风,高度重视家风家训对规制个人的社会化、实现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激励和指引家庭成员的成长等功能。
(二)父教与母教双管齐下
纵观钱学森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可以发现其父亲与母亲的教育与影响同时发挥了作用。其中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业、志向与事业等方面,母亲的教育与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品行与道德等方面。应该说,钱学森的成长成才与父母教育的双管齐下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解放,女性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家庭妇女的地位与角色,纷纷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与职场,这对妇女的解放与发展意义深远。但同时由于职场压力、时间有限等诸多因素,对子女的教育往往也会变得无暇顾及。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由于外出打工、做生意、忙于工作等等原因也变得相对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子女往往倾向于一味地满足与给予,缺失管、教、导,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
(三)提倡好读书与重教育
钱王家训中告诫子孙:“爱子莫如教子,教子读书是第一义”,“子孙虽愚,读书须读”。自钱王钱镠以来,钱氏家族形成了好读书、重教育的家学渊源。正是在这样的家学渊源之下,钱学森自小就沐浴于宁静的读书氛围与学术研究之中,受到了较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碎片化、数字化的阅读代替了传统的读书文化,书籍阅读在许多人那里已不被推崇,这对人心灵的沉淀与潜能的勃发极为不利。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气息日益浓厚,部分人的教育观念弱化,在逐利思想的驱动之下读书无用论在一些父母身上滋生,对子女的学业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智识教育与美育德育并行
钱学森虽为理科出身,但人文素养颇深,在兼顾学业的同时通过美术与音乐等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这与其父亲在假期让他学书法、学乐器、学画画以锻炼他的形象思维密切相关。可见,钱学森所受到的教育,不光是指在学业与智识方面的教育,还包括了美育、德育等各方面。在目前以分数为主导的应试教育之下,家长往往更为关注的是子女的学业成绩,对子女的心灵成长以及心理洗涤关注不够。为了培养健康、全面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家庭教育除了要关注子女的智力与知识层面之外,还应注重对子女人文礼俗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培养。
[1]曾钊新.论家风[J].社会科学辑刊,1986(6):39-42.
[2]李建华.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N].中国教育报,2014-04-18.
[3]刘宝山.考古出土所见吴国最早的“家风”文化[J].江南论坛,2012(4):59-60.
[4]万俊人.也说家教家风[N].光明日报,2014-03-03.
[5]储朝晖.家风是文化传承的基因[N].光明日报,2014-02-24.
[6]柳森.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胡申生教授在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演讲[N].解放日报,2014-04-19.
[7]申勇,张宇珺.央视新春“问家风”让民族信仰在家风中传承[J].电视研究,2014(4):34-36.
[8]周春辉.论家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嬗变[J].中州学刊,2014(8):144-146.
[9]陈晋.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8-9.
[10]胡申生.上海名人家训[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0:230.
[11]祁淑英,魏根发.科学巨匠钱学森[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9.
[12]钱氏家训[J].百姓,2003(12):46.
[13]邹身城,刘勇,邹小芃.吴越钱氏家族文化特色研究[J].杭州研究,2008(3):184-188.
[14]叶忠烈.走进钱学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