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技巧

2015-08-15周新富

新课程(中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旧知探究性探究

周新富

(江苏省射阳县陈南初级中学)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导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导入,如何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导入方法是每位教师思考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课堂导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以旧知引入新知不仅遵循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同时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已学习过的知识为基础,引领学生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究,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样不仅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同时还提高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时,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但又具有一定的难度,便于开展探究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矩形的判定时,可以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判断,这不仅为新知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让学生进行类比,体会判断与定义之间的不同点,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对于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丰富的情境中让学生感悟、提炼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习正数与负数时,以电视播放天气预报为问题背景,让学生感受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价值;在学习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时,可以借助温度计,形象直观地展示温度对应的有理数。从兴趣入手,运用生活情境导航,让如今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三、实物教具直观展示导入新课

数学课堂导入可以采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让学生触手可及,围绕实物教具展开课堂探究,化抽象为具体,让探究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比如,在探究有关立体几何图形的三视图时,可以将生活中大量的实物作为教具带入课堂,课堂上直接让学生走上讲台,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画出看到的平面图形,结论也就水到渠成。又如,在探究正方体展开图共有多少种时,不妨成立探究小组,让学生准备多个正方体,并引导学生沿不同的棱展开,然后总结概括。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体现直观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巧设探究性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是数学课堂探究的核心,也为探究提供了方向。通过设计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引入新课,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当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好学生熟悉并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让课堂学习更有动力。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笔者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一张足够大且厚度为0.05 cm的纸,若将这张纸连续对折30次,你认为折叠后的高度为多少?请估算。试问折叠后的厚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吗?(珠峰最新测量高度约为8844 m)。对于这样的新奇的探究性问题,学生不能马上解决,必须借助于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才能解决,这为本堂课的探究活动打好了基础,这一节课结束时,课堂导入的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当然,数学教学导入有多种方法,比如,归纳导入法、数学实验法、一题多变法、错例讲评法等。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灵活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但无论选择怎么的课堂导入,都不能偏离主题,必须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连,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

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旧知探究性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岁末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