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2015-08-15倪静芬
倪静芬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全民体育”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陆续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而作为教育界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课题,体育课程教学开展已有些时日,其中有很多成功做法,也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总述及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效果是针对目标而言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地论述一下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转变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有:(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这里的健康不只要求加强锻炼,同时更强调科学的锻炼。(2)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体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比如现在倡导足球进校园,那么在此流行趋势下,体育教师就要侧重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教学)。(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需要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结合,方能达到好的效果)。(4)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爱好,才能积极主动)。目标有了我们就有了行动的总纲领,战略上就有了突破重点,这样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二、目前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总体情况较之前有了明显好转,总体教学水平和效果提高了一个层次,但离课改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各主体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还不够
这些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自己。现在非专业体育学校均设有体育课程,但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只是“陪衬”。显然,我们不能按照主科(语文、数学、外语等)的标准来要求学校,但随着国家对体育工作的不断重视,学校有必要把体育课程重视起来,把其位置摆得高一点。教师与学校情况其实相差不多,学校对体育不太重视,自然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就不会太高,教师的重视程度也就上不来。除体育特长生之外,家长和学生对体育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完成学业而已,没有把体育作为一项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来看待和重视起来。各个主体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体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很好地延续和发展下去。
2.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并不合理
体育教学相比较其他学科,互动和实践性比较强,这种特点决定了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然而,实际中体育课程设置并不合理,经过观察和走访,我发现许多学校会把体育课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或是下午第一节。殊不知这两个时间段正是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空当期,上午最后一节学生普遍都饿了,想着吃中午饭呢,下午第一节正是学生容易困乏的时间段,在这两个时间段上体育课程明显效果不会理想。总之对体育的重视还是没有如文化课一般,而是“补充”,当然这也是应试教育下的问题,有待逐步解决。
3.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
俗语说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第一点提到的各个主体对体育课程的不太重视导致学生学习知识敷衍了事,没能把体育课程当成一项很有意义和有乐趣的课程来开展,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不好。
4.教师教学技巧缺乏导致体育课程效果不佳
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只是在教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蹦、跳、跑等活动就行了。我记得有个体育老师这样给学生上体育课:站好队让学生报名清点人数完毕后自由活动。这种方式必然会出现学生“放羊式”的活动,你玩这个,他玩这个,不成系统,谈何效果。即使教师想教给学生点实际东西,但由于教师缺乏技巧,导致学生感觉学习起来生硬,不易接受,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
那么如何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或者是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呢?这里牵涉一个关于好坏体育课的评判标准问题。笔者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教师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每一节课教师都应该有其目标内容,教师通过有效途径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内容并且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我想这一节肯定是成功和有效的。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行动。
1.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第一,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标准提出后,很多教师认为传统教学的东西要全部摒弃,其实不然,主要在于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要把学习的统一和学生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既要关注教学的全局,更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推动作用,而不是以往的课堂一言堂,让学生能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在这个大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评和互评去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在与同伴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与人共处、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情感。第二,通过游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游戏方式来教学很有效。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教育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氛围,那么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游戏教学正好契合了这种效果。设置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贴近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学生在游戏式的教学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第三,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学生有一点进步,我们也应不吝啬你的掌声和鼓励,这样能让学生有自我肯定和成就感,能让他们更加爱上体育课,能更好地完成学业,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这点上尤其适合体育为弱项同时也因此无兴趣的学生,老师的一句鼓励,都会让他们对体育发生改变。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鼓励。这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2.探究式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夸夸其谈,学生晕晕乎乎,尤其是体育课,理论的灌输很容易让学生走神,这种教学方式效果肯定不会好。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把课程内容设置好,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思考和活动空间。同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方法。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辅导和矫正。对不足之处,我们应及时指正,对创新部分我们应及时鼓励和提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体育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让学生多多尝试和多多参与,让他们及时感受到尝试和参与后成功的喜悦,并与大家共同分享,从而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场地、器材是搞好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当然,各地区和学校条件会有不同。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能动性,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利用适宜的体育场地器材,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种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手段和媒介。对于体育课来说,多媒体更多的是让学生课后、课余时间去借鉴、操作、查找锻炼方法、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和正确动作等。我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偶尔会给学生播放一些体育明星的活动集锦或是一些个人访谈节目,让学生感受成功人士的经验和做法,让他们充分感受体育魅力,将“明星偶像崇拜效应”正面引用到课堂中,通过对学生爱好的契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4.体育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体育课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我们不能忽略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这两项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很多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就有很多德育方面的内容,如篮球运动,它就将坚持不懈、协作意识、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等意志品质教育渗透在运动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正面和反面的案例结合讲解,并应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因为体育有时候关键因素不是技能,而是心态、心理。教学要充分体现、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反过来,德育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体育教育的开展,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教学才算是真正成功和有效的。
5.课后总结和评析工作要做好
与其他课程一样,体育课的课后总结与评析工作一样很重要。体育课的课后评析,主要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与学生互评等方式。在评价中,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力发展等目标进行。这种教学评价,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为教学工作也提供了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更能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激发和调动起来,还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提高,培养学生学会相互合作,是值得每个体育教师借鉴和学习的教学方式。“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也应该“三省”我们的教学效果,学会反思总结方能提高。这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的成败和得失,是积累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理想状态和结果。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对体育教学提高效果的认识和总结,而随着国家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深化,仅仅这几点也是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的,需要今后各位体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总结和提高,一起来提高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杨琼花.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