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性体育课堂——当运动味与人文味相遇时

2015-08-15陈万凤

新课程(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运球人文技能

陈万凤

(贵州省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不仅是身体的律动,也是思维、心灵和情感的律动,正如“登山者攀登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的理想。”的确,不论是小学体育,还是中职体育,都应该注重技术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情感的润泽、滋养和锻造。当“运动味”与“人文味”相遇时,中职体育教师,你该怎么办?

一、教学理念:注重人文和技能的深情握手

中职学生年龄一般为15~19 岁,正处于身心多变时期。基于这样的年龄特点,教师绝不能把体育课仅仅上成“知道课”——知道各种球类技能,知道体育比赛规则……静下来,不妨在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上多下点功夫,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如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引领学生进入分享、合作、质疑、反思的学习状态,在技能、心灵和情感方面受到多重滋养。比如,学生要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要远离弄虚作假,以诚实、大气之姿态显现在运动场上。特别是在篮球、足球、排球运动中,要注重对多元智能和性向的尊重,注重课堂组织结构的多样性,提倡宽容而有智力挑战的体育赛事、沙龙、俱乐部等等。

比如,就中职学校篮球教学而言,在发展学生的灵敏性、速度、力量、弹跳等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应在人文生态的角度下,活出“真诚与利他”“宽与恕”“握手言和”“大家与小家”“梦 想与情操”等等。篮球运动中“急停、高运球、低运球、行进间运球”等训练不可或缺,但团体协作的战术培养也更加重要。

二、课程资源:窗里窗外都是体育

中等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教师的视野要宽,要有大体育观。说到底,教育应引领中职学生不拘囿于学校或者教材,不固守于一时一地。优秀的教师总是引领学生在体育世界中采撷到更多,收获到更多。

例如,在教学伊始,让学生重温叶诗文、林丹、熊朝忠等体育明星的经典瞬间,以此激励学生,唤醒其内心中那股不服输的“血性”。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游戏、郊游野营、野外生存训练,让更多课外活水滋补于课内教学,让孩子们在更宽广的领域享受体育的“芬芳”和“馥郁”。

还比如,教师可以在“艺术体育”(如健美操、形体舞等),“民族传统体育”(如武术套路、民族舞蹈、抖空竹等),“体育鉴赏”等模块的教学中,拓展体育知识及技能范围,擦亮孩子们的眼睛,锻造自我,但同时引领孩子们走出自我,走向世界,走向卓越。

三、师生关系:一种支持性的体育课堂生态

好教师一定是有温度的,好的体育课堂也有适宜的温度。

主张之一: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体育课堂。比如,近一半的中职女生体育基础较差,课堂上蔓延着“我不会、我不敢”的灰色情绪;部分学生由开始时的“跃跃欲试”,到中间的“欲罢不能”,到最后的“垂头丧气”……面对这些现象,教师切不可“一刀切”,切不可整齐划一,更不能一味地单项灌注和硬性要求。尽可能制定出量身定做的训练计划,才是教师的智慧所在。如难和易的搭配,所长和所短的互补、参与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调整等等。

主张之二:师生的交往方式要变一变。比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评价方面,要用游戏的方式,突出运用小团队的比赛来进行测评,切不可单单表扬某一个人,而忽视大多数人。师生之间就像朋友那样,互相切磋、讨论、补充、欣赏、交流,当师生之间已经有了“私谊”,必将互相关心。而一旦关心和投入成为风气,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尽管体育有时是力量型的,是近身对抗,是追击、抢夺与限制、反限制,甚至是“暴力”,但体育教学仍然可以是“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仍然可以实现“运动味”和“人文味”的和谐统一。当中职学生在体育世界的诸多细微处,能够发现力与美,感悟体育精神,感悟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体育世界和体育生活必将“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猜你喜欢

运球人文技能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劳动技能up up!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