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

2015-08-15

新媒体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受众

白 涛

(咸丰县新闻中心,湖北咸丰 445600)

目前,学术界并没有正式提出全媒体的概念,但它在传媒界的应用层面经常被提及。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完全融合,使得人们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对新兴媒体进行界定,“全媒体”的概念就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并开始广泛应用。

所谓“全媒体”是指媒介信息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为传播工具,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通过融合的广电、电信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融合接收,达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都能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的目的。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多种感官,能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作为一名县级新闻网站的记者,如何适应形势,快速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呢?

铁肩担道义,妙手做文章。记者既是记录者,更是时代的分析者和社会的解读者。要做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需要有一颗爱国、为人民服务的心。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县级新闻网站成为基层党委、政府传达政令、宣传政策的重要渠道。很多群众特别是在外务工民众,90%以上依靠当地新闻门户网站了解、熟知家乡动态、发展规划、惠民政策等。新闻记者是当地党委、政府的耳目喉舌,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担负着引导舆论导向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众,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大众,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大众。

全媒体并不只是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多种媒体全方位融合,如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溶等。全媒体涵盖人们接受资讯的许多感官,可以根据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及优化组合,从而为受众提供超细分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全媒体记者在新闻生产中学会脑、手、眼并用。

用“脑”,即全媒体记者要学会思考,要有新闻整合的头脑,能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发挥不同媒体的组合效应。为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全媒体记者要有全媒体发稿意识,不但要考虑写好文字,还要考虑拍好照片及视频,并找准报道角度和表现形式,争取用多种媒体表现方式,从而达到互相补充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全媒体记者有敏锐的判断力和策划能力,要对各种媒体形式的特点都有所了解,要能胜任各种媒体形式的报道要求。

整合供稿是当前和今后新闻采编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必须做到对于各种媒体报道形式“来者不惧”,能同时完成文字、摄影、摄像等多媒体内容报道任务。除了采写文字稿件之外,还要做到端起相机就能拍照,扛起摄像机就能摄影,拿起话筒就能解说现场,请来嘉宾就能进演播室做出镜访谈。

用“眼”,即全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充分利用Internet、MSN、QQ、EMAIL、网络电话等网络工具挖掘新闻素材,要善于与受众互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全媒体记者的采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网上浏览、在线聊天、网上论坛、电子邮件可以成为我们多媒体记者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或事件线索的“新闻眼”。

2012年初,咸丰新闻网策划推出了《记者带您游咸丰》专题栏目,全面系统地推介咸丰的旅游风光,要求每周挖掘出一个旅游景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该景点进行介绍。到年底,县内所有知名的景点都挖掘了,新闻素材一下中断了。一天晚上,我打开微信,一张“道宏山”的照片马上吸引了的我眼球,于是我联系到该好友,打听到了道宏山的地点,第二天便深入实地进行了采访,并写出了《道宏山:凌峰独自出长空》,受到了许多读者的推崇。

在采访过程中,对于不能或因距离太远而无法进行现场采访的新闻事件,在网上与采访对象通过QQ、网络电话等进行“交谈”,既缩短了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又节省了采访时间,记者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大,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今年3月4日,报社需要一个人物专访的稿子,第二天必须见报,而采访对象又远在120里外的乡下。接到任务后,我马上电话联系被采访对象,并在QQ上与他视频,对他进行采访,不到两个小时,《深山茶叶”领头人“》如期见报。

用“手”,即全媒体记者不但要熟练掌握写、拍、摄、录等多种信息采集技能,还要能熟练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发稿手段。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学会多媒体发稿是全媒体记者的努力方向。全媒体记者应是多功能的记者,需要有多种采编技能。

我们知道,不同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会不同,记者的采访工具就会因为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同而各异。如报社记者的文字及摄影记者主要以笔记本、笔和相机为采访工具;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则要求携带录音机和摄像机到现场去录音或摄像。全媒体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以数字化和多媒体为特征。全媒体记者随身携带的不再只是采访本、照相机、录音机或摄像机等单一的采访工具,还涉及便携式计算机组成的数字移动采访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全媒体记者掌握各种采访和传输设备的使用,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拿得起,这样才能在新闻竞争中抢占先机。

当然,全媒体记者要实现“全能”是很难实现的,要在各种技术上样样精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要做好一名全媒体记者,还需要有吃苦耐劳的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全媒体记者要携带照相机、电脑、摄像机等采访设备,同时采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稿件,对记者折体力和脑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多数时候,记者还要跋山涉水,深入艰险境地,面临的困难和考验时常存在。因此,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精神,不可能做好这一工作。

全媒体时代,不再是记者单枪匹马的时代,而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时代。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记者在一线采访稿件,采集的只是最初的报道素材,需要编辑后期整合、包装、制作,再通过技术人员的工作才能传播出去。音频的录制、视频的拍摄与剪辑、网络专题的制作、手机应用平台、互动平台的应用等多媒体技术,仅靠单人的力量很难全部顾及和做好。只有记者、编辑、技术人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不断提高报道时效、扩大传播范围,同时还可以弥补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弱点,与读者取得互动,达到传统媒体达不到的效果。

总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顺应变化,不断革新,与时俱进,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

[1]冯蕾,仇超颖.浅谈增强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1(15).

猜你喜欢

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基于受众心理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