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传统广播电视的特点
2015-08-15彭才发湖北省五四矿湖北襄阳441021
彭才发(湖北省五四矿,湖北襄阳 441021)
随着全球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至今已经基本上进入到全媒体时代,其促使信息的传输媒介逐渐向媒体融合、网络融合等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几大主流媒体(如:央视、新华社等)均积极转变实施重大变革,努力突破传统媒体的束缚,先后成立了网络电视传播平台,这预示着我们的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将发现革命性转变。在全媒体时代的挑战下,我国传统广播电视传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改革不仅只采取零碎化的改变、调整,而是要以全媒体技术为基础对传统广播电视进行重新定位,不断强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形式、品牌塑造、内容互动等,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的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时代。
1 全媒体的基本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全媒体的基本概念并未正式提出一个合适的标准,其主要源于传媒界应用层面。随着现代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媒体形式呈现出新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即:全面融合媒体的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功能成面等,当人们在使用媒体概念时普遍采用“全媒体”作为一个概括词,从而被广泛推广应用。
全媒体主要是指采用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如:影像(video)、图像(Image)、文字(Text)、网页(Internet)、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等)来实现媒介信息传播,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报纸、出版、杂志等不同传播媒介,通过全面融合广电网络、互联网、电信网络等传媒媒介进行传播,最终让用户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终端实现信息的接收,实现任何地点、时间、人、终端均能够准确、及时获得相关信息资源[1]。
2 全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征
2.1 媒体信息实现交互性
在全媒体下可实现多种媒体形式共存,通过各种媒体信息传播媒介使得信息参与的各方(传播者或者接受者)均可以实现传递、控制、编辑。交互性作为全媒体技术的典型特色,也就是可实现与使用者进行交互性沟通(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的特点,这也是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之间最大的差别[2]。全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不仅能够让使用者可按照自己意愿解决问题,同时还可借助这种沟通方式来加强工作、学习的效率,并且可作为系统数据统计、查询的主要方式。
2.2 媒体信息实现实时性
全媒体下的媒体信息实时性主要是指在人的感官系统允许条件下实现媒体信息交互,也就是像面对面(Face-To Face)一样,音频、影像均实现连续性传播。全媒体实施分布系统属于是融合了通信网络的分布性、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广播电视媒体的真实性,当用户给出操作指令之后,可实现实时获取与之相对应的全媒体信息。
2.3 媒体信息实现协同性
由于各种媒体的传播、发展都具有各自的规律性,若要实现多种媒体之间保持协调一致则需保证各个媒体实现有机配合。全媒体技术融合了多种媒体传播技术,可在空间、时间等方面实现多种媒体逐渐的协调,由此保证了所有的媒体信息传播可实现协同性。
2.4 媒体信息实现集成性
全媒体技术实现了多种媒体的有机集成。在全媒体中,完全覆盖了图像、图形、文本、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它类似于人体感官系统,可从人体的各类表情、手势等信息渠道获取信息资源并送入大脑内,然后经过大脑对收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此来获得正确、全面的信息资源。
3 全媒体下传统广播电视的发展特点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类新型媒体传播技术逐步兴起并渗透至各个领域,同时也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以自身特点为基础,积极吸取全媒体技术的特点,逐步突显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新的发展特点。
3.1 多样性的传输手段扩大了传输系统容量
广播、电视媒体的覆盖率与传输媒介系统有着密切关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目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各类新型传播技术(如:数字压缩、光缆传输、卫星传输等)相继投入运营,其不仅解决了传统媒介技术传输容量小、覆盖率低等问题,同时还为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覆盖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实现多渠道发展目标。
3.2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传播系统自动化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至各行各业,每个领域均已经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媒介所使用的模拟硬件已经被计算机技术完全淘汰,例如:传统的广播播出模式已经更换成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广播传输自动播出系统。在广播电视传播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设备维护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媒介维护技术,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3 传播系统实现多功能化、数字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已经由模拟方式逐渐发展至数字方式,其中广播已经普遍采用DAB,电视也逐步采用DVB、HDTV。目前,正是我国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向数字方式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的大部分广播、电视传播媒介都将实现数字化,整个系统设备均逐步完成更换工作。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数据压缩技术、信道附加信息传输技术等都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增加了传输通道的传输容量,传输内容相继增多。正是在数字信息传输技术、多声道传输技术等传播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广播电视的功能、质量等均有明显上升。
4 全媒体技术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途径
4.1 逐步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立体传播模式
全媒体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催生了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同时也促进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例如:2012年两会期间,中国广播网络电台重点推出了《银河两会声音》专题报道,并设置了《盛会浏览》、《回顾两会声音》等专栏节目,以特殊的音频传播方式给全国听众报道两会动态,实时关注新闻动态,聚集两会焦点话题,在电台节目中主推记者采写原创稿件,并对原创稿件进行重点包装后在《央广独家》专栏中面向全国听众播出;在2012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联合中国广播网,各自发挥自身传播媒介优势,采用图片新闻等方式在网站首页报道两会,这样全国网民将以更为直观的方式第一时间了解两会动态;在两会报道期间,中央电视台除了通过网络平台以外,还通过手机平台、官方微博、报纸、广播、杂志等各类媒体取得,以多种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打造出一个立体化的独家新闻媒体传播体系[3]。
4.2 传统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
一是电视与广播实现相互融合。广播与电视相互融合主要是利用各自优势实现互补性,即在不同媒体平台上实现同步直播。厦门广电集团为了突破传统广电媒体之间的隔阂,自2008年开始将晚间的电视新闻《厦视直播室》与广播新闻《厦广新闻》实现联通,新开设一个新闻栏目——《996电视连线》,让电视主持人的声音出现在电波中,FM99.6新闻广播主持人亮相电视节目,联合播出当日最新的新闻资讯。
二是广播与广播实现传播融合。从2009年开始,由广东电台羊城交通台与、佛山电台交通频道联合制作的新电台节目《广佛同城交通联播》正式开播,在每周一至周五的9:00、17:00和周六、周日的10:00、17:00时间点,两台将合并各自收集的交通信息,并在两台节目中播出。经长时期时间证明,广播与广播之间的相互融合可增加广播的覆盖面及影响力,可有效提升广播在媒体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广播与报纸实现相互融合。200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晚报》体育部联手打造首个电台体育广播《北京晚报体育时间》。通过广播与报纸的相互融合,一方面让广播媒体杂志化,另一方面也使平面媒体立体化,利用双方的传播优势实现体育新闻的全方位解读[4]。
4.3 广播电视形态的分化与组合
全媒体下广播电视媒体形态的分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播形态分化为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多种传播形态,并广播电视网站也相继进行技术与内容升级,重点加强了站内搜索等功能,视频、微博、播客等传播媒介的出现,给予人民群众提供了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获取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可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传播媒介的优势[5];二是人民群众接受信息的手段分化。近年来,广播电视传播形态的分化渠道越来越常态,人民群众可从广播网站、手机网站等途径享受个性化的新闻信息服务。
同时,全媒体技术也整合了广播电视传播信息。全媒体技术融合多种信息载体(如:电视、广播、手机、网站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组合信息终端,对此广播电视也需要顺应一体化发展趋势对自身内容进行调整或者重新设计,积极打造一个通用性的内容生产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广播电视可采用最全面的媒体手段收集整理新闻信息,经组合加工符合各种媒介的信息内容,从而提升组合信息终端的用户数、流量以及反向连接数[6]。
5 结束语
全媒体技术是在高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其聚集了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传播媒介技术,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在全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广播电视将面临严重的危机,为了能够有效应对全媒体技术的冲击并提升信息传播市场竞争力,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融合多种媒体传播媒介,拓展自身信息的传播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播电视在全媒体时代保持和谐、持续、稳定发展。
[1]孙傲飚.浅议“全媒体”[J].语文学刊,2010(01):160-161.
[2]车永波.全媒体探索:全新的媒体传播模式[J].新闻战线,2010(03):79-81.
[3]孙宝传.及早谋划,迎接多媒体新闻时代的到来!——读中国网络电视台和中国新闻电视网开播消息有感[J].中国传媒科技,2010(01):15-16.
[4]吴琼.全媒体时代中国网络电视台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
[5]金云丹.电视传媒如何应对视听新媒体的挑战[J].管理观察,2010(12):74.
[6]陈君聪.全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发展空间的思考[J].电视研究,2013(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