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教育口号解读
2015-08-15王莹
王 莹
(山东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教育口号是指教育中的口号,或者有关教育的口号。凡是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完成一定教育任务而提出的,反映一定教育思想、内容与方法,具有纲领性和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语句,都可归结为教育口号。①在我国,教育口号作为一种教育语言,一直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教育工作者、广大家长和学生,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如今,“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和“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等雷人教育口号已经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产生了不良的引导,使部分地区、部分学校的教育走向歧途。
一、雷人教育口号现状
当前,“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等令人汗颜的口号充斥在校园里,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按照情感和指向的不同,将雷人教育口号分为激励型教育口号和威胁型教育口号两种类型。
1.激励型教育口号。激励型教育口号在高中校园里更为常见:“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拼一个秋冬春夏!赢一生无怨无悔!”人生只需要拼一个春夏秋冬吗?“勇者,必以决斗之勇气与五张试卷一决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战必输无疑!”“十二载卧薪尝胆欲酬壮志,八个月秣马厉兵誓创雄关。”“十年磨剑,梦想驻清华,六月试锋,腾飞在北大。”这些口号听起来相当鼓舞人心,但其背后暗含的价值取向却值得我们深思。是不是只有北大、清华才能成就学生的美好人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需要知识型人才和科技型人才,更需要技术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既要发展第一产业,更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难道普通劳动者和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没有出路?①
2.威胁型教育口号。同样,威胁型教育口号也不少,“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身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教育讲究温文尔雅,而不是暴力和血腥。但地狱、流血等充满恐怖色彩的词语却频频出现在教育口号中,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压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强调学习的必要性、学习时间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不应该过分渲染。教育口号不能随意而提。
二、雷人教育口号影响
尽管呼喊这些雷人口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不可否认这些雷人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给基础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
1.违背人性。学习原本是件快乐的事情,但随着雷人教育口号的宣传,学生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被无情地剥夺。学生过着“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即便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其书包里也塞满了各种学习资料。学习成了学生的苦差事,没有快乐而言。虽然国家规定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透过雷人教育口号可以看到很多学校实则变相给学生增加负担。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学率,采用严格的管理,有些地区为了扩大优质生源,甚至出现了超级中学,严重破坏了原有教育资源的平衡,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
2.偏离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不是雷人教育口号中所体现的升学为王、分数至上。学校在高升学率的追求下,一系列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均以高考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同时,教师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考试上,围绕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学生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雷人教育口号的使用,不仅违背了人性,还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与新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使学校教育变得生硬、无趣。
3.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学校过于提倡“我心一片磁针石,不读清华不肯休”类似的教育口号,用一种“唯高考是图”方式来引导学生,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使学生误把高考当作人生唯一的独木桥。长此以往,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许有所提高,但其价值观却产生扭曲,综合素质也在下降。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幸福地过日子,荒废了自己的大好青春。因为“拼一个春夏秋冬”,便可以“换一生无怨无悔”。同时过度的知识学习,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受到双重威胁。长此以往,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能力变差,更有甚者在高考路上稍有不如意便选择了自残、自杀等不归路。不得不说,这是教育的失败。
三、雷人教育口号成因分析
雷人教育口号为什么会出现呢?其出现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社会文化的引导。当前社会对高学历、高文凭的过分追捧使得雷人教育口号有了存在的基础。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简章中甚至出现了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没有资格参加应聘的条例,使得很多学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进名校。于是高考对于就业变得至关重要,高中的三年也变成决定学生命运的三年。在“文凭至上”、“学历至上”环境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然受到忽视,“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屡见不鲜,于是“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雷人口号便随之而来。
2.学校的管理与评价制度的推动。社会舆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学校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过分重视,不少地区以升学率高低论英雄,升学率高的学校便被追捧为好学校。很多学校不得不以提高升学率来提升学校名气和声誉。在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学校自身的评价机制也逐渐僵化,从而助长雷人教育口号的传播。
3.教师和家长的妥协也使得雷人教育口号得以流传。学校大力宣传“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的口号,教师也受其影响,加之教师考评对学生成绩的侧重,教师也变得“唯分是图”“重知识,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培养。于是,雷人教育口号就在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默许下存在着,传播着,并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雷人教育口号应对策略探讨
教育口号是对教育方针的诠释,是对教育政策的解读,是对教育理念的标示。②只有正确、积极的教育口号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宣传和鼓动作用。面对雷人教育口号,需要理性的引导。
1.在教育口号中传递正确价值观念。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教育形态。随着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并成为教育的“轴心”。③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学校应明确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构建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价值观。④学校应该把育人为本落实到实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
2.在教育口号中使用丰富的语言。教育口号应当在正确的价值倾向的基础之上,借助于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教育的对象是富有灵性的人。教育口号内容的表现,既要贴近现实生活,充分挖掘贴近现实生活的、容易为倾听者理解的话语,又要遵循建构主义的法则,还原倾听者的主体地位,变主客体对立的规训主导教育为主客体消融的自主体验与习得。⑤同时,教育口号应追立足学生需求,并适当体现人文关怀,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社会、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能以领导者的身份对学生发号施令,而是以一种平易近人的语言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3.将教育口号传达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一个理想的教育口号,要能“顶天立地”。顶到天,充满理想,昭示方向;立于地,充满力量,改变实践。口号喊得响,行动也必须干得漂亮!⑥真正的地教育不能仅靠呼喊教育口号实现。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把口号喊得漂亮,更要做得漂亮。教育口号在避免了一些过于情绪化、非理性的表达之后,更需要将口号中的理念积极落实到行动中。只有在行动中,教育的成果才能渐渐丰硕。
总之,教育口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语言,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只有对教育口给予充分关注,雷人教育口号才会消失,教育口号才能回归理性,教育的本质才会突显。
注释:
[1]程斯辉.李中伟当下教育口号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教育科学与研究,2013(1):33-35.
[2]李忠伟.程斯辉谈教育口号的拟制[J].教育科学研究,2013(9):28.
[3]胡峰吉.学校教育责任论——兼论三局教育口号[J].教育发展研究,2013(6):80-84.
④教育研究编辑部.201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N].教育研究,2011(2):4-14.
⑤冯铁山.让教育口号活在时间的流水里[J].中国德育,2012(7):14-17.
⑥天地间的教育口号[J].中国德育,201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