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策略

2015-08-15高美娟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案板书习题

高美娟

(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学而不思则罔”,笔者认为“教而不思亦罔”。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构建起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形成的新理念自觉地转化为教学行动,提高自身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和自我批评的能力。要想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

二、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反思课前的导学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根据新课改所倡导的“分层导学”核心思想,教师每节课前都应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还能够让学生提早发现自己不明白或者一知半解的知识。好的导学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初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填空题,将重要的知识填空,加深印象;简答题,创设一定的情境,然后设问,问题一般要求能在课本中找到。例如,笔者在设计《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题目——1.填空题:自然资源是指从 中获得对人类 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2.简答题:(1)你能说出哪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吗?(2)水资源会永不枯竭吗?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对于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具有指导作用。在教授新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基本上已经对此部分内容掌握熟练,这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反思课堂教学过程

1.是否激起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本枯燥的文字无法引起学生兴趣,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把生硬的知识点“活化”。比如,笔者在处理《自然灾害》课题时,设计了两个教学情境,先是播放了各种自然灾害的视频,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紧接着“拉响”了防空警报,告诉学生地震来了,让他们赶紧想办法在教室里避震。学生热情高涨,有的躲在了桌子底下,有的把书包举到头上蹲在了桌子旁边。笔者随即让学生回归原位并对他们的避震方法予以评价,蹲在桌子旁边的学生受到了肯定,而蹲在桌子底下的学生就不解了,为什么自己的做法有错?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地震逃生的“黄金三角区”。课后在反思是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时,教师还有必要多钻研有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是否做到重、难点的精讲与突破

一节课肯定会有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处理以突显出重、难点。在反思教学过程重、难点是否突破的时候,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是否有方。“引导”要有具体的方法,要能够把重、难点知识简化或者“形象化”。笔者在讲授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时,把南极洲比作一只大象,“大象的鼻子最喜欢亲近关系密切的亲戚,亲戚也姓南,大家觉得鼻子对着的哪个大洲呀?”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南美洲,笔者接着引导“大象屁股很大,所以屁股对着的就是大洋洲;这只大象还有点懒,不爱洗澡,所以背上很黑,背上对着的就是非洲啦!”学生一听哈哈大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他们就掌握了这个部分的知识点。这样引导记图法水到渠成、生动形象,很受学生欢迎。

(2)板书是否精当。好的板书应精简明了,突显重、难点。初中地理的板书还包括板画。一般而言,地理学科的板书是提纲式的大框架,是整节课学习的线索,而重、难点知识可用特殊的符号标记,这样学生在自行复习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地理学科的板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地理是一门读图记图的学科,学科的特色要求老师具备基本的板画技能。举例,在学习大洲大洋时,教师可以用“一笔画世界”的板图来构建框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学生自己也可以动手绘制。

(3)习题是否典型。检测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当堂做习题,有限的课堂要想做很多的习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对习题的筛选应当突显出重、难点,具有典型性。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记忆和理解各种知识,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习题正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办法和途径。

(三)反思课后培优辅差工作是否到位

“培优”是指对那些已经对基础知识掌握很好的学生进行难度更大的专题训练,教师应精心挑选一些拔高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开发他们的大脑,让他们能够优中更优。“补差”则可以采取个别辅导,主要是采取“一帮一”和“针对辅导”两种形式。若班级学生过多照顾不全,就可采取“一帮一”,让班级中学习较好的学生与落后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并与班级中的其他学习小组进行比赛。作为教师,要定期指导、询问,并给予一定的学习帮助。对于学习成绩特别不好的,教师要作为重点对象来进行个别的辅导,尽其所有来帮助他们。此部分反思应阶段性地进行。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甚至有所滑坡。即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是一项工作的多次重复。”教师仅凭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进行的重复教学是一种简单的经验性教学或操作性教学。只有经过教学反思,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完善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J].上海教育科研,2002(06).

[2]曹东明.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

[3]李艳杰.教师应学会教学反思[N].学知报,2011-11-14.

猜你喜欢

学案板书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乡愁导学案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