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生活的中学政治教学:浅谈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2015-08-15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耐用品世界观中学

梁 凯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

在网络高速运转、信息膨胀的当下,中小学校的政治课堂上,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热情,让政治学科融入学生生活中成为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着重从回归生活这一主旨上引导学生学好政治学科。

我觉得,引导中学生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政治学科的方式,就是回到事实本身。而这个事实也必须是和学生体验相关的生活实际。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讨论政治时,应该持有一种态度,那就是要转变认识政治学科的学习方式。关于“政治”一词,在我们国家是人人耳熟能详的。我们不能把政治看作是一种纯概念性、理论性的东西,也不能把政治作为一种只是省委、市委领导干部的活动来看待。而是和每一个个体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时,如纯粹背概念,学生很难记忆,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大妈到香港买黄金的事例,学生很快会理解对生活必需品和对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波动是不一样的。即使生活必需品价格再高,人们还是要消费;而高档耐用品,人们则会因为价格的涨跌而影响需求,相比较而言需求变动会大些。

在我看来,政治学科中的知识绝不是纯理论、纯概念形态的“高大上”,它应该包括每个人的世界观,做人做事、对待家人的准则,以及生活哲学等等。在我们了解、认识政治学科的本质时,应当把学习政治仅仅看作是个人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存工具,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中的辩证否定观的时候,能完整地说完这五个字都不易,而要解释清楚更是难上加难。我用一段《鹰的重生》视频就能很好地解说“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其实质是扬弃。”

在实际的生活运用当中,每一个人必须能够“借用”其观点、思路、方法和概念,活学活用,使之服务于自己的辩证思维、服务于自己的为人处世。切不可死搬教条,更不可拘泥于条文、概念等在课本中所表达的语义和情境。

简单说来,就是学习了有关政治的知识和理论之后,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反思和提升,这也正是政治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让自己在找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少走弯路,积累正确的公民常识。如果在自己的言行上没有任何改变,那就不能算是学过政治了。

猜你喜欢

耐用品世界观中学
智能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雕塑遗产》
汇率波动与耐用品折旧率的关系
在多解中学创新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TGV : les techniques indigènes boostent le développement du secteur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