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计划课堂中如何让小组讨论更高效
2015-08-15吕慧娟
吕慧娟
(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龙固中学)
“ 学讲计划”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项工程,它提倡新时期的教育者不再是站居讲台的“ 主人”,而应退居“ 幕后”进行学习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和参与,让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角,不但要帮助他们“ 学进去”,还是引导他们“ 讲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是“ 学讲计划”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而小组讨论又是合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也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小组讨论的“ 质量”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 因此,如何让小组讨论更加高效成为众多数学教育者关注的课题。 本文从实践出发,对小组讨论的内容、时机以及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让小组讨论在数学课堂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选好内容
虽然说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让学生去讨论,一些数学知识需要教师以最准确和简练的语言直接解释给学生听,以免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产生混淆概念、模糊界限的现象。 而对于那些学生稍加思考就会明了的内容,更无需浪费更多时间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的内容应放在知识的难点与重点上,让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将这些难点与重点自行“ 突破”,这才是小组讨论的真正意义所在。 如,在学习代数式时,“ 代数式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又是本节内容的关键,所以当学生从例题中列出“ 3x+4y”算式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始进行小组讨论,先让他们去讨论式中各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如字母表示可以为任意数),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联想类比,尝试去讨论不同的几何背景和实际背景,加深对代数式意义的深层次理解。 同样地针对数学公式或者是定理这些“ 高思维”活动的“ 结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 暴露”部分思维过程,让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的认知更具方向性,如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先让学生计算一组代数式题:“( 1)( a+2)( a-2)=;( 2)( 3-x)( 3+x)=;( 3)( 2m+n)( 2m-n)=”,然后让他们讨论:通过对等号两边代数式的比较,你是否能够发现在字母与系数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联系? 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在探究与讨论中发现“ 平方差公式”,这显然比学生毫无目标、漫无边际的讨论更加高效。
二、找准时机
只有找准时机,才能够发挥讨论的最大作用。 如在某些问题呈现出多元化解决方案时, 当学生面对一个观点无法达成共识时,或者是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等,这时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效果会非常明显。 新的数学教材设计了很多开放性较强的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或者标准的答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能够“ 诱发”学生进行合作的“ 动机”,所以教师应以此为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如“ 将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四等分,你有什么设计方案?”这类问题无论是所给的条件,还是解题的方法、途径以及答案都具有明显的开放特点,学生的思维空间非常大,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思考完善自己的思维,即“ 学进去”,又可以相互交流不同观点,对“ 四边形的面积”产生不同层面的理解,即“ 讲出来”,这无疑是对“ 学讲计划”的最好体现。 而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讨论则更能够助力学生突破“ 瓶颈”,解除障碍。 如,在教学生学习反证法时,很多学生感觉不知道怎么才能够用反证法来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将自己无法理解的部分“ 讲出来”,然后从小组中寻求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帮助其解决“ 难题”,在讨论中让问题的实质凸显出来,让学生自己“ 学进去”,形成自己的认识,即使这种认识比较肤浅。
三、掌握方法
小组讨论并不仅仅是学生与学生, 或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对话,而是具有探究意义的交流,是让学生能够从讨论中获取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 为了让小组讨论真正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要掌握好讨论的方法,既不要能让讨论过于“ 发散”,又不能让讨论过于“ 片面”。 首先是科学分组,选择组长。 每个小组应该是涵盖了不同水平与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才能够起到互助互补的作用;其次,要向学生讲明讨论的方法和要求。很多小组讨论最终会变成学生一起“ 聊天”的局面,就是由于没有遵守“ 一人发言,多人思考和倾听”的讨论原则,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不但明白怎样讲,更要清楚如何听,这样才能够保证他们学得进去。 最后,小组讨论要能够体现出“ 全员参与”的特征,保证每个人都能够从讨论中获得“ 学”的机会和“ 讲”的机会。 如在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讨论上,可以先是同桌两人进行讨论,然后再全班进行自由讨论,这样效果会更加高效。
“ 学讲计划”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而作为此项工程一个重要的内容——小组讨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性成为推动“ 学讲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内容的选择、时机的把握和方法的运用上合情、合理,就能够让中学生学得轻松,讲得快乐,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黄清林.学讲计划理念下的教师主导地位[ J].文学教育,2015( 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