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5-08-15于庆利吉林省大安市乐胜小学

新课程(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直径

于庆利(吉林省大安市乐胜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并不枯燥,只要用心,生活处处是数学。只有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数学才会寓教于乐。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生活中经历数学、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理解和运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做到让数学回归生活,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喜欢数学

出发,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操作观察体验数学,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带领学生亲近生活、走进生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存在的价值,使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例如,我在教学生长方形的认识时,我创设了“数学就在你身边”环节,我说同学们,长方形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你发现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身边找长方形,有的说我的语文书封面是长方形,有的说和黑板长方形认识,有的说课桌面是长方形,有的说板报栏是长方形……通过交流,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皆数学,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枯燥,从而也培养了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要在熟悉的数学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

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资源,我们一旦将书本知识利用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数学的发现者,这样学生将数学和生活相结合,融会贯通,学生才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记忆犹新,这样才会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我拿出不同面值的人们币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下,然后我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人民币有哪些作用呢?”这时学生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有的说它能买好东西吃,有的说它能买玩具,有的说它能买书看,有的说它能买汽车……然后我设计了一个购物超市,让学生到超市来买东西,课堂上一时间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购物找钱充分感受了人民币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引导学生研究数学,发现数学奥妙。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课堂上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在探索中发现数学,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堂上我设计了探究问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来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不同的小组来测量不同的圆和直径的关系,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测量圆的周长的,有测量圆的直径的,我让学生填写测量报告,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通过填写,学生发现寻找相同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从中发现得出结论:相同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这一过程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就在于我们留心发现,从而也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我们的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课堂上我们要把数学教学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来发现数学的奥妙,从而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枯燥,也将会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直径
我爱长方形
各显神通测直径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山水(直径40cm)
分类数 不出错
爱虚张声势的水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算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