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2015-08-15

新课程(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信息技术思维

尹 艳

(贵州省铜仁市民族中学)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高中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信息技术的运用会收到良好成效

高中阶段与初中、小学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各学科知识越来越专业化,难度增大,知识点零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依靠书本的讲解和教师的引导之外,还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分析其与其余知识点原理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且,高中有些学科的学习,如数学学习,它的知识对象是形式化了的思想,在学习时要想追求结论的正确,必须形成这类思想的思维方式,一旦这种思维方式形成,就可以同时运用到其余学科的学习中去,因此可以说,高中教学中的有些学科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思维活动。

但是,在高中阶段,若没有专项训练,学生很难形成抽象的思维逻辑方式,传统的教学工具让其在展开思维的过程中处处受限制,仅仅依靠课本和黑板,很难将一些立体化和抽象的知识展现出来,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教师也在每次用心讲解后而无法明确表达的思想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动画、音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绘声绘色的教学环境。

2.在高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前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社会的人才评价标准已经加入新的内容,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大本营,自然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变化。在现代社会,信息更新换代速度飞快,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未必还能满足明天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教育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传递对的信息。信息化的新社会,需要的是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熟练运用信息搜索工具的能力,要想在庞大的信息资源中搜索出自己最想要的最有价值的信息绝非易事,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搜索工具,并具备较强的信息鉴别能力;(2)具备较强的信息创新能力,能够对搜索工具搜索出的信息快速进行整理归纳,并得出具备创新性的结论信息;(3)要具备合作意识和新时期的正确价值观,网络能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在这种条件下,通过网络建立与别的学习者的合作关系,在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获取知识时,需要先通过感官接收,然后将受到的刺激信息传送给大脑,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视觉、听觉等同时受到刺激,大脑接收的信息将会更加清晰,记忆也会更加清楚,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单纯通过口头讲述,或者板书的方式不仅不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还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但如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就可以将知识用图片、声音等方式传达出来,并能将抽象和静态的知识更加具体生动,让学生更多的感官参与进来,学生能够沉浸在这种学习氛围之中,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必然会提高。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函数的基本性质专题”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大值最小值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烟花绽放的图片,制造烟花的人希望烟花能够在上升最高点的时候爆炸,向学生提出问题:烟花与地面的高度h,与烟花燃放的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这样的例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瞬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从而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4.信息技术可以使高中课堂知识传授更加立体、直观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必须高度集中,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是暂时限制了自由,学生偶尔会感到身心疲惫,所以真正热爱课堂学习的学生并不多,这就给教师施加了较大的压力,他们必须既要做到让课堂氛围尽可能地轻松,还要保障最大限度的知识吸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学生喜爱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往往对于立体直观的知识比较容易接受,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占一大部分,教师就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弥补这一缺陷。

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过程中,时常要用到实验教学,但往往由于条件限制,学生无法亲自参与实验过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反应时,单纯依靠教师口头讲授,学生不仅很难理解,还会时常混淆概念,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够通过立体、直观的动画演示,将实验过程拆分给学生去观察,如在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信息技术动画可以将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形成准确的认识。

5.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往往比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效果要好,在现代的新时期教学中,首先反对的就是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一人满堂灌。教师在一成不变地讲授,学生也在一成不变地听取、记忆,这样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由于教学工具落后,在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性问题时往往费时费力,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学生与教师交流甚少,学生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但是信息技术运用以后,节省了大量教师讲授的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困难降低,自主思考的时间增多,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紧紧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注意与学生日常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达到最高值。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质疑。对学生采取“微笑、激励、共鸣”,促使学生在成功的欢乐中充满信心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函数奇偶性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几个典型的函数案例,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去观察这些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3.知识升华,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点的概念、公式推导、原理等基础知识有个基本把握以后,教师可以再向学生提出几个有深度的问题、有综合知识运用原理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小组分工合作,发挥自身优势,互相学习。这一步就是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什么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课堂教学是高中教学专业化、深度化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变化下的产物,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面对直观化、具体化的知识传授时,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而且还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应该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

[1]贺明月.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袁盛敏.“引导—发现式”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3]方志伟.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知识点信息技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