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辩论课程开展的探索研究

2015-08-15

新课程(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辩论大学语言

冯 辉

(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

一、高等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辩论课程的目的

1.有效解决外语教学中思辩缺席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外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说、写的能力依然很差。突出表现在口语交流时或无话可说,或语无伦次,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主题不突出,观点不明确,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的能力。这种被称为“思辩缺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当代大学生中。在摆脱了升学及考试压力、思想相对解放的高等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改善这种外语教学的弊端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那么,与之相关的直接课程——英语辩论课程的开展也就变得更加意义非凡。

2.满足高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作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语言工具,英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多年来,大学英语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始终扮演者普及者的身份,但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却收效甚微。更多的人学习英语的终点只是应对各种考试或拿到级别证书,而距离“用第二语言思考,在思维的碰撞中锤炼语言”的程度还很遥远。尤其是针对一些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已有的课程设置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英语辩论这样一门集语言与思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能够极大地满足高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3.迎合课程改革的需求

我国新一轮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进入21世纪,语言教学已逐渐地摆脱了单一的课程设置,简单的“英语课”很难满足教与学的双向需求。开设多种多样的与语言文化、语言文学、语言实践等方面相关的课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英语辩论课程在政治、经济、法律、时事、文化、教育、科技、道德、环境、社会等多学科及多领域间的纵深性特点决定了其能极大地迎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对象的选择

从英语辩论课程开展的目的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并不是一门普及的大众性课程。教学对象的语言起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对象的选择上,主体上我们应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基础和相对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未来的语言学习,教学对象自身应该明确学习的重点将不再是语言知识本身,而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英语这个语言载体去开启更广阔的天地,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语言积累和语言实践。

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两种选择方式:一是在低年级学生群体(大学一二年级)中通过选拔的方式,以兴趣和自愿为前提,对意向的教学对象通过笔试及面试的形式进行语言测评,通过测评者可以用本课程代替平行的大学英语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二是在于高年级学生群体(大学三四年级)中开设拓展课程(选修),明确规定课程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鼓励有高端需求的学生深化语言学习。

三、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1.教学时间

大学英语辩论课教学时长可为一年,即为两个学期。其所占用的周课时数可与大学英语课时持平,多为周八学时。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得学生在完成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有足够的时间过渡到实践实战,在形成语言思维习惯后再过渡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

此外,这一年的教学时间安排可以放在大学二年级或大学三年级。如,在大二则可以替代大二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对精英人才的一种针对性教育;如在大三则可以当作拓展选修课程,作为对有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高端人才发展的有力支持。

2.教学内容

“理论—实践—实战”是大学英语辩论课程教学内容的三个关键词。当前世界上普遍比较流行的英语辩论方式是英国议会制辩论,简称BP辩论。但这种辩论方式相对比较复杂,分为上下议院、正反方共四组(8 位辩手)。有关辩论规则、不同角色职责及辩论技巧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性的理论知识学习更需要相应的实践练习去夯实;而最终的实战环节是检验所学,提升能力的反复磨砺过程。三大板块的内容相互配合、紧密相接构成了课程的主体内容。

3.教学框架

技能课、核心课和实战课这三种课型搭建起了大学英语辩论课的教学框架。英语辩论对辩手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有较高的要求,简单的语言表达流畅还远远不够,有关即兴讲演、英文速记、广泛阅读、资料搜集等方面的技能铺垫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辩论方式(美式或英式)、辩论规则、辩论策略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是核心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完成了第一学期的技能课和核心课学习之后,第二学期主要以实战课为主,在实战与反思的过程中锤炼思维发展,提升语言能力。

4.教学推广

从教师层面来看,大学英语辩论课的主讲教师多为英语教师。他们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走进辩论,开拓了思维发展与语言习得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也终将回馈语言教学。也就是说英语教师在讲授辩论课程的过程中会对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全新的认识,而“思维带动语言发展”的模式也必将通过语言教师这个载体渗透到相关的其他课程与研究中。

从学生层面看,大学英语辩论课教会了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化的语言——英语去从各种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让他们在质疑与思考中不断地汲取,欲罢不能。这就仿佛一个已经学会了走路的孩子,你再让他回到爬行阶段,他是万万不愿意的。所以,思考和实践的动力也绝不会因为一门课程的结束而枯竭。他们会以社团宣传、赛事活动、交流互助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将这种美好的体验传递、推广开来。

四、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

从语言教学的层面看,大学英语辩论课程遵循“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即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完成与否来体现学生所得,在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关注语言习得过程。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任务的难度也从单一的技能培训深化到思维和语言的深度融合。

此外,“自主学习”也是该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保障。因为英语辩论任务活动的开展不仅对语言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知识积累也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些能力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获取的,教学对象需要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思维动力的驱使下,运用第二语言获取及输出更多信息。

本文从大学英语辩论课程开设的目的、教学对象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入手,深入地分析了大学英语辩论课程开展的方向。由笔者直接参与的、基于此研究探索的相关实践课程已经在作者所在的211重点高校开设。作为大学英语辩论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笔者一直致力于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课程设计。本文既是对英语辩论课程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为课程优化做出的尝试性探索。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英语辩论课程会在掀开语言教学全新篇章的同时,开创出全新的高端思辨人才培养模式!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07.

[2]刘昱萱.培养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J].现代交际,2014-09.

[3]淮艳梅,袁庆锋.基于内容的英语思辨能力教学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4]刘航,金利民.英语辩论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5).

[5]田建华,杨涵楸,韩旭.谈辩论中批判性思维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09).

猜你喜欢

辩论大学语言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语言是刀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