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5-08-15肖开龙

新课程(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观念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肖开龙

(江西省吉安县第二中学)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密不可分。中国的教育质量从整体上来说现已进入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不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是今非昔比,国民受教育程度、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某些学科的教育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就我从教10多年的音乐教育来说吧。

目前音乐教学质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重应试”“轻素质”“教法陈”“观念旧”等。这是我国目前乡村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要真正改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的现状,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体制要改革

真正把素质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在教育体制改革上,要着力健全音乐素质教育相关的管理、监督、评价、考核制度。为乡村中小学校提供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及器材。让音乐老师也像其他科目教师一样走出去培训、学习、交流。虽然有互联网,但是农村的教育信息还是没有大城市的现场教育信息新颖、生动、快捷、更有成效。

二、音乐教学方法要创新

音乐教学的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为什么很多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呢?我觉得主要是我们音乐老师的创新性教学还做得不够,有的老师只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传授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核心——审美教育。

三、音乐教学内容要科学

音乐内容是否科学这涉及音乐教材的编写问题,现在有的教科书的内容不合时宜,不合实际,教材应该不断更新。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使音乐内容宜人(适宜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宜时(具有时代气息)、宜地(具有本地方的民族特色及风格),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音乐教学质量的考核要大众化、科学化

不能单独抽几个学生或一两个班级参加音乐的考核。比如,音乐的评价方面就包括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情感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学生自主评价、考试评价、社会评价等。

五、音乐教育观念要改变

由于音乐不是高考科目,因此,音乐等在大众的心里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有些中小学校,领导为了学校的升学率,音乐“开课不上课”“时而被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买了乐器不用或少用,有的只是应付上级检查。

首先,领导的音乐教育观念要变。就像有的学校重视音乐、体育一样,每天定时定量锻炼半小时,唱歌10分钟。相反有的学校抓得死死的,整天只是让学生坐在教室学习,反倒成绩考得不是很理想。如果能注重劳逸结合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师的音乐教育观念要变。音乐教师要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做一个优秀的“传道授业解惑”及“一专多能”的综合型音乐教师。

再次,高校的音乐教育观念要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中找出教学的突破口,一切音乐知识能在通俗歌曲的教学中迎刃而解。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应该适当地渗透中外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的内容及教学理念和方法。教育部在制订《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时也明确提出教科书应“兼顾传统与现代、经典与一般、中华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通俗音乐、流行音乐的特点是:具有时代气息,简单易学,易于传唱,且贴近生活现实。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去欣赏和教学。

音乐教育是国家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扮演着独特的美育教育功能,对青少年想象力、审美力、创新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既然音乐教育越来越占据其应有的一席之地、独特之地,那我们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就要一起想办法改变体制、观念、方法。只有上下意志统一、意义目标明确、站在统一战线上,才能使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素质教育有质的跨越。

猜你喜欢

观念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维生素的新观念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健康观念治疗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