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高中生和数学走得更近

2015-08-15时圣光

新课程(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学活动活动

时圣光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二中学)

数学是一门综合且复杂的课程,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数学,内容多、数量大、涵盖广、难理解,对于喜爱数学以及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它可能是一门有趣、值得深入研究的课程,对于学困生或者不喜欢数学的学生来说,它就是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甚至对其敬而远之,不喜欢上数学课。新课改下的教师,不仅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收获,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继而创新的能力。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态度和积极情感,学会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本位、传承数学精神,让学生和“枯燥、繁杂”的数学走得更近?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正是因为是学生亲自动手获得的数据,学生才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性不会产生怀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直观的方式再现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以它的相关背景为教学情境,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向量的加法及几何意义”这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位移、物的合力、行驶和速度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走近数学。

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对于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还需要继续跟着教师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他们已经懂了和掌握的知识,从而慢慢地丧失了对数学的热爱,兴趣索然,拉远了与数学的距离;对于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来说,由于对老师教学的内容吸收缓慢,跟不上数学教学的步伐,而逐渐被数学所“抛弃”,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渐渐淡化。

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是有差距的,特别是高中数学,更加复杂,对学习思维、分析、应用等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避免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的思想产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有必要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教师在备课、上课以及课后作业和辅导上,都要有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

三、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

一堂好的数学课,往往需要好的教学活动作为支撑。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活动,才能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诚然,没有活动或缺少活动的数学课堂,一定是死气沉沉、空洞乏味、机械教条化的课堂,没有活动的支撑,学习起来就会缺乏注意力,对内容的理解就会不深刻。当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需要综合考虑高中数学学科特点、课本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和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好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时时散发出浓厚的数学味道,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开展活动时要关注活动的有效落实。

高中数学教学要充分把“教”和“学”两者结合起来,“教”是指教师,作为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引导、组织和评价的角色,“学”是指学生,学生活动才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好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把握好四个方面:(1)要能够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2)要让学生掌握科学规范地学习数学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3)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出发,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启发式和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要学困生克服“依赖”心理,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4)数学教学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经历观察、猜测、推理、计算、验证等过程,高中数学难且复杂,只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才能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让每一个高中生都能够和数学走得更近。

张洪月.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教学活动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