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让作文灵动起来

2015-08-15

新课程(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傻瓜文章作文

姜 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显然,作文教学应该张扬个性,关注学生主体发展。而现在的初中作文教学却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教师在作文课上使出浑身解数讲方法技巧,批改作文面面俱到,含辛茹苦;而学生就是没有灵感,抓耳挠腮,机械模仿,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索然无味;题材陈旧,缺乏新意;生搬硬套,矫揉造作……恍若“榨文”。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也强调了个性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文章要彰显学生的个性,有独特的见解感悟方可打动人。作文出路到底在哪里?怎样使文章别具匠心,扣人心弦呢?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训练发散思维,另辟蹊径

赵翼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提出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多种解答思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发散性思考与理解,别有见地。最基础的如“零”的联想、“1+1=?”……最常见的是借助事物让学生从多角度托物寓意。

例: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正)

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反)

春蚕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正)

作茧作缚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反)

还可以写“风筝”“镜子”……让学生真正感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有慧眼,有敏锐的观察力,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他们思维流畅性、丰富性、灵活性才能得以培养,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

二、挣脱立意桎梏,彰显个性

立意是文意的灵魂,文以载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提倡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而目前学生的作文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写的文章中心肤浅,材料陈旧俗套,“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的情感要求不能体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生硬的程式化模仿。如一写到亲情、师生情话题,总是“补课”“雨中送伞“生病”等情节,一谈到美德,总联想到雷锋、徐虎,“拾金不昧”“让座”,一谈到议论文,无非是张海迪、海伦·凯勒,鲁迅的“早”……甚至有孩子写亲情,把送伞、盖被子重复数遍,枯燥无味,矫揉造作,缺乏新鲜感。

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源于人的个性。”作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要引导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不能人云亦云,所以,教师应进行多角度立意训练。例如,在学完名著《水浒》《三国演义》后,我特地在全班举行“读英雄、论英雄、学英雄”的主题辩论会——你喜欢宋江还是诸葛亮?学生各抒己见,有的持学习赞赏态度,有的持反对态度。“虚构的人物没有实际意义,要学就学身边的英雄,学他们的豪情满怀,学他们的柔情似水,如郭明义、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虽不够精彩,但都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

又出示一则材料:“一只蜗牛努力向上爬,可一次又一次摔下,但它不懈气,锲而不舍,这时智者出现了,他说:“_______。”让学生补充,并写话题作文。有一位学生拟题《学会放弃》,这样写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取舍,让我们回顾历史的足迹……”

柏拉图正是放弃了对导师苏格拉底唯物论的信仰,创立了自己的唯心论,从此师徒二人有如日月在哲学史上交相辉映。

比尔·盖茨正是放弃了自己在哈佛大学的学位,投身商海,成就了二十世纪人类世界的一个神话。

放弃是无奈的、痛苦的,但是你的每次放弃都将无愧于自我,才能向成功的彼岸迈进。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样的文章可谓是反弹琵琶,令人耳目一新,如“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老实人真的吃亏吗?”等,相信只要坚持训练立意,学生的文章将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景象。

三、追求文体多变,放飞语言

作文的文体是多样的,初中阶段对学生要求是写表达真情实感的记叙文,却有不少学生将文章写成“四不像”,记叙不是记叙、议论不是议论,拘泥于记叙文,墨守成规,文章呆板,缺少灵动,鼓励学生要有别出心裁的文体。对于“幸福”“自由”“智慧”等熟悉话题,可让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尝试:先仿、后创、成一家之体。刘心武《错过》、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王蒙《不设防》等名家精品亦可作为范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学校组织了“未来诗社”,不少孩子写出了虽稚嫩但有个性的旧体诗和新诗,对他们的创作要给予肯定。

关于语言,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主张,求“新”就是要“惟陈言之务去”,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僧敲月下门”的“敲”可谓经典。如有学生写母亲“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啊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你的眼泪是一条河》),读完不禁佩服孩子的灵动,触动了我们满腹的感伤心酸的情怀。

关于语言风格,可以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婉约清丽,隽永凝练(如冰心);可大气磅礴,豪情满怀(如苏、辛);可诙谐幽默,辛辣讽刺(如鲁迅);可“清水出芙蓉”,自然质朴。(如朱自清的《背影》)。如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妈妈是傻瓜》,现摘取几段如下:

“我的妈妈是真正的傻瓜,她经常做错事,妈妈经常同时洗衣服和烧饭,有好几次,妈妈做菜做到一半又去晒衣服,结果锅里的汤汁都溢出来,为了把火关掉,一紧张,就把还没挂上竹竿的衣服全丢在地上。结果衣服弄脏了,锅子也被她弄翻了,将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但是,我非常喜欢我的傻瓜妈妈,我长大以后,也要做像傻瓜妈妈一样的女人,和像我的傻瓜爸爸一样的男人结婚、生小孩,然后抚养像我一样的傻瓜姐姐,和像弟弟一样的傻瓜弟弟,变成像我现在家一样温暖又快乐的家庭。请傻瓜妈妈一定要保持健康,等到那时候。”

文章虽不华丽,但朴质的语言,浓浓的亲情,激起读者的共鸣。这是语言创新的杰作。

总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书山有路深思辟径,学海无涯创新起航,让孩子作文真正做到“独抒性灵”,用自己独特的笔触描绘出内心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作文教学的实效才能凸显。

猜你喜欢

傻瓜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何不做个纯粹的傻瓜
《三个傻瓜》的艺术分析
我不是傻瓜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我们是这样造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