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预习的利弊及对策
2015-08-15福建省莆田妈祖中学
福建省莆田妈祖中学 林 凡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数学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又常常会听到另一种声音——不提倡预习,因为很多教师认为,由于学生的预习,课堂教学中就会有一些所谓“不和谐”的音符。鉴于此,本文结合实例,浅谈数学预习的利弊及对策。
一、数学预习的利与弊
1.预习的“利”。
(1)预习可以改变学生听课的被动性。
对数学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听课很盲目,不能把握重点和难点,对于学什么和怎样学心里没底,这样学数学,学生会逐步陷入学习困境。如果课前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目标,上课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来参与学习活动。在预习中,学生就会发现知识“盲点”,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习更主动,对疑难问题的思考也更深入。
(2)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一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会对学习新知识形成障碍。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找到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就可以带着问题、带着需要、带着热情去学习。通过预习扫清旧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使听课变得容易而轻松。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会集中精力去听,同时分析不理解的原因。
(3)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必定要走上社会,“终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在中学时代,如能长期坚持预习,就能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就能为将来深造或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2.预习的“弊”。
(1)预习不利于学生发现式学习的培养。
发现式学习是学生依靠自己对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情境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通过发现式学习,学生可以更多地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但经过预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所要探究的问题及结论。因此,学生对教材中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失去了新意,难以激发探究的欲望,更谈不上发现和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2)预习不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内个体的独立思考和有效合作,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更好地表现自我、相互学习,从而拓展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教学的效果,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面临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开放性任务、探究性任务、操作性任务)时,开展合作学习会更加有效。但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学习的任、务和问题的结论,有的甚至已做过推导,再组织合作学习,学生便失去了兴趣,合作将停留在形式上。
二、数学预习的对策
1.筛选预习内容。
新课程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较大的变化,结论性东西减少,启发性、探究性内容增多,留给学生讨论、思考的空间增大,比较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倡导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中探究新知、体验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一般来说,概念课、了解性内容和复习课,可以让学生适当预习,以探究为主的课一般不宜让学生提前预习。
例如,画出函数y=x+1、y=-x+1、y=2x+1、y=-2x+1的图像,由它们联想: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k、b 是常数,k≠0)中,k 的正负对函数图像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通过画图,归纳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如果学生预习过,就很难真实进入到探究未知结论的情境中去,这样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2.追求有效预习。
(1)预习要因人而异。
有些学生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成绩不佳,对于这种学习吃力的学生,越要重视预习,以摆脱被动的恶性循环,积极主动的学习。
预习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一年级学生应侧重于预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初二及其以上年级学生应侧重于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2)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
对于探究性问题,如果考虑到课堂上的探究时间有限,教师不妨从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的角度设计探究性预习提纲。学生可以把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由这个问题引发的猜想、对猜想的验证以及获得的结论记录下来,通过记录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的学习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预习成果,然后“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
(1)学生看得懂,教师重视反馈。
简单知识学生预习后基本上能够理解,教学时尽可能少讲或者不讲,以学生汇报预习收获来替代,效果会更好。
例如,“有理数的加法”中的第2课时,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过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不同的就是符号,因此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教师不必再去详讲,只要检查一下预习效果即可。
(2)学生道不明,教师给予指导。
有些知识学生预习后似乎懂了,但是又说不出其中的缘由,觉得这样理解或者那样理解都可以,这时教师必须给学生做一些提示或讲解。
(3)书上看不到,教师需作补充。
学生的“视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性的,学生在预习时难以看透课文内容,体会到课文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加以“补充”,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例如,“因式分解”一节,书上只要求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平方差和完全平方)两种方法,但在实际中,尤其是以后的学习中,常常涉及二次三项式ax2+bx+c=0(a≠0)型多项式因式分解,因此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便于学生采取灵活方法分解多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预习”是探究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一手段需慎用。如果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
[1]叶雪梅.数学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秋海.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鲁明丽.数学课堂的功能与注意点[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1(中旬).69-71
[4]何小亚、姚静.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