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2015-08-15陈庆丽

新课程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园游戏

陈庆丽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教育局)

如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陈庆丽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教育局)

幼教专家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此时幼儿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备,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地强制灌输知识,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的情绪。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算状态中,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起步,是针对3~6岁学前儿童的成长教育。幼儿教育的目标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可是为了迎合社会上不正确的衡量一所幼儿园好坏的评价观和幼儿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功近利思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首先,是家长的错误需求造成的。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道算术题作为衡量孩子学了多少知识的标准。其实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对孩子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其次,是小学和幼儿园的原因。一部分一年级教师教学进度过快,造成没有学过小学课程的孩子适应不了小学生活,家长们大多把孩子跟不上进度的原因归结于幼儿园。这种想法通过家长之间的宣传直接影响了幼儿园的招生,很多幼儿园迫于生源的压力,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一味迎合家长的需求,出现了小学化现象。

一、如何改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通俗地说就是幼儿园用小学的方法,做小学的事情,也就是挤占了孩子本来应该游戏的时间,剥夺了幼儿的快乐,让他们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成长包袱。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及其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大家知道“跳一跳摘果子”的教育原理吧?果树很高,小猴子怎么使劲也摘不到,丧失了信心就再也不想摘果子啦。而孩子的智力水平还没能达到小学的程度就强行学习小学课程,和小猴子的结局不是一样的吗?这样就造成了孩子还没上学就已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小学化的座位、不良的坐姿、过早握笔都直接影响孩子脊柱、小肌肉群、眼睛的正常发育,也就是老百姓讲的“伤力”了,再无后劲了。

其次,幼教小学化现象违背幼儿年龄特点,影响孩子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形成,阻碍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农民都知道什么时令干什么农活,春天想干秋天的活,家长朋友们想想这可能吗?其实,这就是教育理论中所讲的最近发展关键期。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此,家长们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三)规范的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规定:幼儿教育内容是具有广泛性、启蒙性的。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发展。要建立和创设多种区角活动空间,配备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教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提供机会和条件。科学的幼儿一日生活构架是:生活活动3小时、户外活动2小时、游戏活动2小时、学习活动1小时。在幼儿教育中游戏就是学习,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成长是主要形式。孩子们通过游戏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增强体能,提高素质。幼儿园应给幼儿培养出其人生发展所需要的诚实、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如,在大家熟知的传统游戏《丢手绢》活动中,既能提高孩子追赶奔跑的能力和反应的灵敏性,又能增强规则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通过游戏让孩子掌握前后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培养位置感。这样角色扮演,能体会多种情感,进而懂得善良、尊重等美好品德。不同的创新玩法,拓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了孩子们情感交往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在游戏中孩子们还能体验到边唱边跑的乐趣。

(四)幼儿园怎样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应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衔接,特别重视孩子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社会适应能力、生活经验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具体做法应是:(1)在教育教学活动方面,适当延长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整理小书包》《我要毕业了》等系列主题活动;大班下学期组织孩子参观小学,适应环境,并深入一年级课堂与小学生广泛接触,全面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参观后集体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相同及不同之处,熟知学校与家庭的路线,并能画出简单的路线图。(2)在保育教育方面,首先为孩子们做好适应小学的心理准备,同时幼儿园也应适当地缩短午睡时间,并且在一日活动中开展规则游戏,让孩子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遵守游戏规则,促进规则意识的形成。(3)在家长工作方面,请家长带孩子一起上街购买学习用品,让他们知道上学前所要做的准备。利用家长会、讲座、网站、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面向家长广泛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小衔接的目的意义,得到了家长的配合,孩子们有了充分的学前心理准备。

二、小学低年级的“零起点”教学

为了给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能进行合理的衔接,小学低年级要全面推行“零起点”教学。所谓“零起点”教学,就是按照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和评价,避免拔高教学、作业和评价的要求,重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社会适应能力、生活经验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在开学伊始,首先不应急于对孩子进行文化课的教学,而是把第一周作为学前准备周。在这周里老师要带领新生参观校园、教学楼,了解各功能区,告诉他们在哪里站排、在哪里玩耍、同学之间如何相处、遇到问题怎么办等等。其次,在课堂上讲给新生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教给他们基本礼仪、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读书姿势以及教他们学会倾听、用规范完整的语言表述等,适时鼓励,增加自信,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与向往。这也是让孩子在熟悉环境、熟悉同学、熟悉老师、适应作息时间的同时,自己逐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最后在教学内容上,可能有的孩子已经对一年级的课程或多或少进行了一些学习,但对学校来讲,不论孩子掌握到什么程度,都坚持零起点教学,从头教起,比如说拼音教学,从最基础的认识四线格开始;数学教学,从数数开始,数字与实物一一对应。这样做就是因为有些孩子对于有些知识貌似会了,其实不仅不规范还不牢固。我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试想基础不牢,楼房又怎会稳呢?小学教育一定要找准定位,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时段应该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快乐健康的成长。家长朋友们:您想让孩子走得更远,就不要让孩子走得过快,这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

李康耀.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小学化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