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引导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15黄韵泽
黄韵泽
(云南省保山曙光中学)
高考大纲明确提出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考生不仅应当掌握生物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等基本知识,还要综合运用实验涉及的技能,并且需要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等科研方法的能力、初步探究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实验方案中获取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此外,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帮助学生感悟知识的发现、升华、论证的过程。因此,实验教学尤为重要。而新课改下,如何帮助学生脱离“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进行深思并付诸实践。本文以“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活”为例,阐述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问题及对策
该探究活动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实验条件不够成熟难以开展。解决对策是通过认识实验过程和进行类似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具体方案是,首先,教师演示实验视频,学生自行分析和解答学案上的相关问题,然后相互交流、进行问题探讨,并通过随堂练习深入思考;其次,由课后作业夯实基础及增强运用能力;再次,在班里开展“甜米酒制作”的分组实践活动,使学生完成体验式学习。
二、教学环节中的几点注意
1.教学准备
与传统的“讲授和接受”教学相比,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对老师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做充分准备。首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实验目的、要求、注意事项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其次,精心设计学案。一方面通过有条不紊的提问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实验视频或开展实践活动,在观察现象、了解事实的同时进行分析思考;另一方面选好随堂练习题,促使学生进一步通过学习和交流主动汲取知识的养分。最后,围绕提高学生能力,认真制订实践活动方案。从“先通气、后密闭,先来水、后来酒”的现象探讨开始,引发学生的兴趣,到不同实验条件的创设及结果的预计,再到实验过程中现象的观察与记录,环环相扣,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研方法。
2.多媒体辅助
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酒精产物等实验现象属于宏观体现,学生无法获得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直观印象,仅靠教师口头表达很是抽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形、图象等形式传达信息,真实地显现酵母菌的生活特性,生动地展示实验过程。学生较容易获得直观和丰富的感性认知,有利于问题思考和探讨。
实践表明,问题引导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该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实验教学,增强了师生联系和交流,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多媒体技术与引导式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活动,提升了学习质量,提高了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