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5-08-15吴春芳

新课程(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国画画作美术

吴春芳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城关中学)

高中美术的鉴赏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而且在其他学习系列和模块中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随着高中课程的不断改革,其要求已经从知识性的考试演变成能力考试, 也就是说实际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考查的重点, 而这些都建立在较强的欣赏水平之上。 因此,老师要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审美观念, 可以借助国画鉴赏课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加自我和主动。

一、趣味课堂,避免过于专业化

许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 为了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美术鉴赏知识,会采用非常专业的授课方式。 在课堂上会使用大量的专业美术术语,不仅仅是简单的国画构图和用色,甚至深入到环境色和光源色这样比较专业的领域。 这样原本生动的一幅画却让这些字眼变得晦涩深奥, 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少, 甚至觉得索然无味, 课堂效率会大大下降。

趣味教学课堂能够帮助老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特别是在国画的鉴赏课上,老师可以将一位作家的生平几幅画做一个比较, 然后通过画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这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连线,将当时发生的事情和画作连起来,这样学生既能锻炼从画中提炼思想的能力, 也全面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特别是在体会作者思想方面,更是会有很大的进步。 或者老师也可以拿出几幅画来, 让学生猜测作者, 并且讲出原因, 这样学生往往会出现很多的想法, 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总结思考的能力,在鉴赏方面更是有所提高。

二、精心备课,防止变成故事会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课堂显得更加有趣, 有时候也会走上“ 极端”。 会在课堂上讲述大量的作者生平,用一些秘闻轶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却只是“ 哗众取宠”而已。 特别是因为讲述这些“ 趣事”而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只能在分析作品上三言两语带过,这样根本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看似活跃的课堂,实际学生却没有体会到作品的内涵, 更没有对提高欣赏水平有任何的帮助。

为了提高美术鉴赏课堂的有效性,除了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 做好精心的备课。 首先安排10-12分钟的作者的介绍,然后给学生五六分钟的时间去自己欣赏作品,然后再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 最后是老师提问环节,并且抽查学生的体会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明确学生欣赏方向的正确性, 及时引导和调整学生对国画欣赏的方向,逐渐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三、开放教学环境,给学生更大的鉴赏舞台

课堂教学能够快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知识, 也能使他们掌握较多的欣赏技巧,但是要想真正提高鉴赏能力, 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 在课堂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记忆化的趋势, 也就是说为了能够在班级面前表现一下,往往会在课堂之前, 在网上查阅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记忆来进行陈述。 虽然这样鉴赏的方向很正确, 评价也很标准,但是这不是学生自己的思想。 因此, 老师要开放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些教学“ 惊喜”。

比如, 突破常规地采用别的教材或是自己从网上寻找其他的教学画作, 特别是国画, 有很多虽然不出名, 但是也是很有欣赏价值的。 而且现在也有很多有名的国画家,虽然他们的作品没有被收录到课本当中,但是也能给学生的鉴赏能力一定的帮助。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国画展,在这里面让学生对这些画作做实时的评论, 此时就是他们的第一感觉,也是非常直观和迅速的鉴赏。 在这种艺术氛围中,学生不禁会被感染、被熏陶,对其的感觉更是非常深刻, 这样的教学会更加有效。

总之,美术鉴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 必须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群体。 让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感情, 表达真意见, 才能让鉴赏充满生命力, 才能感受作品的美好和欣赏的快乐。

周亮.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法初探[J].新课程:中学版,2009(02).

猜你喜欢

国画画作美术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学生画作欣赏
国画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