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显”相伴: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必然追求
2015-08-15陈建华
陈建华
(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为了转变教师单一、机械的教学方式,为了优化学生单纯以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尝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
一、精挑活动空间,彰显开放思维
“教”室,已沦为教师从事“教”的活动的固有场所,“静坐聆听”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性方式。而突破常规,精选合适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学生一定会身心放松,思维开放。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一课时,就将上课地点选在了学生最喜欢的地方——足球场。
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足球场上一节数学课。(学生很兴奋)
生:老师,我们到足球场能学什么数学知识呢?
师:问得好!我们今天要将足球场画到自己的数学本子上。(停顿)你觉得要画足球场,需要先做些什么准备呢?
生1:足球场是长方形,除了要测量出它的长和宽,还有很多线。
生2:比如禁区线。
师:好,请第一、二小组负责测量长,第一组先量,第二组记录,完成后交换复核;第三、四小组负责量宽,方法类似;第五、六小组负责量其他的线,方法类似。
各小组开始测量。完成后,分小组围坐在足球场。
师:足球场的数据有了,能直接画到数学本上呢?
生1:不行,数学本太小,不够画呀!
生2:需要将足球场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才行。
师:按什么样的比例缩小才合适呢?
……
比例尺意义揭示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开放思维。
二、精选活动内容,凸显实践价值
实践性是数学综合实践课的价值追求。在确定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后,就要精选活动的内容,让学生有体验、有感悟、真实践。“一亿有多大”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课题组成员执教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充分体验一亿的大小,精心选择了“数本子”“称大米”“量硬币高度”三个活动内容。学生在数和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数一亿个本子需要的时间很长;在称和计算中,体验到一亿粒大米很重;在量和计算中,感受到一亿枚硬币摞起来很高。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将很难用语言表述的“一亿有多大”体验得淋漓尽致,对数学的理解更深刻。
同时,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确定和活动内容的选择,不能局限于教材上给出的课题,教师还可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发出一些新的课题,如学习了“千克和克”后,可以安排“称一称”实践活动课,或者“逛超市”课后实践课。
三、精设活动流程,唤醒主体意识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的流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怎样滚得远”一课,我的活动流程为: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出示情境图,提问:圆木从山坡上可以滚下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滚得更远呢?
2.提出猜想,设计方案
学生先提出猜想,圆木怎样滚得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师生讨论确定研究方向。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30 度、45度、60 度三种坡度的斜面。
3.验证猜想,动手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得出结论。
4.发展思维,拓展应用
呈现滑雪、伐木工人运木头等场景,让学生体会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的流程设计,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过程,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习的兴趣自然很浓。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综合实践课的作用,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李秀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谈[J].小学数学参考,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