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

2015-08-15闵建均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微观世界多媒体教学现象

闵建均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中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校的教育教学也逐渐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多媒体技术逐渐走入教室,展现其重要性。对于初中生来讲,化学这门课程是十分新鲜的,面对新鲜事物,学生开始时会对其抱有很大的兴趣,如何将这些兴趣持续下去,这对老师来讲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将微观世界变成屏幕中的“宏观世界”

化学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关于微观世界的,如果我们总是靠着死记硬背,凭空的想象,那么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感觉化学很难且枯燥无味,这不利于教学。所谓的微观世界,就如我们在学习分子的基本结构、原子的构造、电子的运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难以想象和描述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画面表现出来,给学生最直观的描述,展现粒子的“宏观世界”。

2.提供多彩的学习过程

化学应该是有趣的、神秘的且富有探究性的,它并不应该像课本上感觉的那样枯燥乏味。现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老师、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以及学习视频,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影像、文字、声音等综合的信息,利用我们的视觉、听觉以及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多种感官的综合使用可以帮助同学们获得充分的感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加深学习的印象。

二、多媒体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初中生来讲,化学还是未知的领域,作为启蒙阶段,应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同学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化学这门科包含很多微观世界以及相互反应的秘密,这是它与其他科目的一大不同点,化学有其生动性和变化性,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可以将我们肉眼难以观测的现象以及过程完美地展现出来。例如,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到的有关面粉的爆炸实验。虽然现实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实验现象,但是由于爆炸现象反应迅速,爆炸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将爆炸现象还原,并且将爆炸的现象缓慢播放,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缓慢播放的画面影像边放映边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又可以避免由于枯燥乏味的讲解导致学生失去兴趣。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变得简单可视化

大家都了解,化学这门课知识点多而杂,很多知识点作为学习的基础都要求同学们能够准确掌握,然而又由于化学中有很多很难想象接受的知识,故而很多人感觉化学很难。如果我们将这些难点、重点运用多媒体适当地展示讲解,教学工作将会变得十分轻松。例如,在化学中我们学到有关带电粒子、粒子的显电性、粒子的得失电子的变化情况、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等等一系列基础却又很重要的化学知识,如果单单靠教材中的讲解和少量的图片,然后听老师讲解自行理解,那么这些知识可能会让学生感觉很缥缈,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微观的、抽象的现象过程加以具体化、影像化,将这些微观化的世界利用多媒体变成学生眼中的“宏观世界”,将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变化过程通过动画影像的方式展示出来,再配上老师的一旁讲解,那么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3.将化学中的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

实验对于化学这门课来讲是基础,实验现象包括视觉、嗅觉、听觉等可以给学生带来最直观、最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比较、分类、分析、概括等方法,帮助同学在脑海中形成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知识。我们知道,有些化学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且化学实验的前期准备、仪器的准备等前提条件较为复杂,面对这种现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只能使用多媒体,将老师所做的实验记录并剪辑,留下最重要的实验步骤现象等,缩短化学实验的时间,最终利用多媒体放映,加深同学们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印象。

化学是一门将理论与手动实践联系起来的课程,应该让学生自主发掘这门课的意义,发现化学的乐趣,赋予课堂生机。应该将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这个大平台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优秀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将化学中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更加具体、实际、生动地展现出来,将化学实验不仅仅是靠课本中的描述,而是通过多媒体教学中全方位的丰富的教学过程,让同学们更直接地观察实验,加深印象、验证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知识理论,同时,多媒体教学这也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将化学与现实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究精神,避免出现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尴尬现象。

张冰琴.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3.

猜你喜欢

微观世界多媒体教学现象
欢迎来到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的“士兵突击”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