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高效的催化剂

2015-08-15蒋传芸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教学方式

蒋传芸

(安徽省长丰县城关中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与交流变得越来越快速、高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也为微课程的运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微课具有主题明确,内容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学视频作为“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声情并茂,减轻了学生学习的疲惫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实效。因而,把微课引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实效。下面就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自主预习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就教学目标、教学基本内容等设计制作一些主题明确、简单明了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学习。通过预习,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对于不懂的地方或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重点关注、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课堂听讲的针对性,达到教学高效。

二、课堂解决重难点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而微课具有主题鲜明、内容简洁、时间较短等独特的优点,将之应用于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期对教学重、难点有一个较好的把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高效。如,人教版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框题中,“如何做到合理消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引入微课“如何合理消费”。该微课设计一次外出旅游的事例,从旅行前购买旅行用品,得出“消费要量入为出,不攀比,不慕虚荣”;从旅行中购买旅游特产、住酒店、用餐等事件中,得出“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注意环保”。最后教师给出了“消费法宝”的温馨提示。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明白了如何合理消费。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课后释疑解惑

学生的理解、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不同,加上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总会有些地方弄不清楚。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些微课,便于学生对上课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寻求相关知识点微课的帮助,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判断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些学生容易混淆,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节5 分钟左右的微课,就保护的主体、被保护对象、主要职责等方面进行举例说明讲解,加上针对性的练一练环节,学生很快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总之,如今的微课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成为现有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无论是课前的自主学习还是课后的释疑解惑,微课的使用都如催化剂一般,让思想品德课的课堂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感悟、辩论,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促进知识的内化,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了教学高效。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教学方式
选择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