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文本激活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5-08-15姜利芳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本新课标文本

姜利芳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第一中学)

新课标教学中明确规定了写作教学的要求:“写作要表达一个人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亲身体验和独特感受,在写作时要表达真挚的感情。”要采用多视角来发现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找到事物的特性,将这些特性有创意地表达出来。其实,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文本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作文教学要体现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可提升作文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以文本为依据,积累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时都把眼光放在了课外读物上,如名人传记、四大名著、优秀书刊等等。他们从这些课外读物上收集了大量的写作材料,却忽视了我们课本中的语文材料。其实,课本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学生往往会忽略它。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总结归纳,例如将文章的作者资料、写作事迹、高尚品德等作为积累材料,形成别有特色的写作材料。

2.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引入课本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如朱自清《背影》课文中,父亲为了儿子努力生活、艰苦奋斗、攀爬月台的背影,催人泪下。在《我的母亲》一文中,父亲眼里责罚儿子,母亲在一旁哭泣,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感人至深。除了以上的两个例子外,课本中的春秋佳节、四象情节、理念信仰等都是作文写作的素材。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整理这些作文材料,将这些作文材料处理加工,形成自己的作文特色。

二、以文本为抓手,激活学生思维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利用和开发课本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意识,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将课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单独拿出来为学生讲解,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增强语文写作能力。此外,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师也可以针对文章的这一特点指导学生写作、阅读。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比法”,目的是突出文章中主要对象的特征,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作对比。

三、以文本为载体,创设写作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从文章中发现主要信息,依据文章与背景的联系加以理解,学会改写文章的表达方式和问题,将文章中的句子能够缩写、续写和扩写。教师在适用语文教材讲解时,应该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改写文章,仿写文章中的人或物,改写他们的性格特点、动作形态等。也可以扩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将人物从外到内地整体刻画出来。创设写作情境,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会改写文章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题材的文章进行改写,将诗歌改写成散文等。

语文文本富有时代性、内涵性和典范性。文本的风格和体裁丰富多样,它既是阅读教学的典范,又是作文教学的工具。语文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这就需要教师巧妙运用文本激活作文教学,开发语文资源,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文本教学的价值。

范克佑.加强读写改训练 提升学生作文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1).

猜你喜欢

课本新课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