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美术课堂,分析不和谐因素成因及策略

2015-08-15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邹海萍

学苑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范画绘画美术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邹海萍

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孩子们本应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造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渐淡,视绘画为畏途。笔者从课堂教学活动中观察到了几个案例,并进行分析。

一、课堂观察——教学活动案例重现

案例一:

美术活动《幼儿园是我家》中,幼儿看着图片进行写生,炯炯把老师发给他的纸折来折去,又用蜡笔涂自己的手指甲。老师问:“炯炯你怎么画到自己手上了?”炯炯“嗯”了一声。看看他的画纸上,什么也没有画。老师说:“怎么不画呢?”炯炯说:“不知道怎么画。”老师抓着炯炯的手,画了外轮廓,炯炯才开始添加窗户等。

案例二:

在一次美术特色活动《小老虎》中,老师担心孩子们画不出老虎的特征,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老虎的范例。桐桐低着头迟迟不敢下笔,桐桐一向是画画不错的孩子,今天这是怎么啦。只见她看着范例出神,就是不敢画一笔。老师问她:“桐桐,你怎么不画呀。”桐桐说:“老师,我不会和你画的一样。”老师连忙将范例拿掉,并对她说:“你想画什么样的老虎都可以,不要和老师的一样。”桐桐这才开始画起来。

案例三:

美术活动《水果丰收了》,老师示范讲解好以后,幼儿开始操作了。程羽小朋友的作品上,两只小得可怜的紫色颜料印团孤零零呆立在画面中,老师忍不住拿过报纸团,边说边印:“多印一些水果、印得大大的,像老师这样!”一个大大的圆形颜料团出现在孩子的画纸上。印完颜料后,孩子要添画成水果了,可是程羽依然不敢画,于是老师又引导他,在这个紫色的大的颜料团上可以添画出火龙果,他找出一支紫色的蜡笔画起来。又不知道应该画什么了,他又向老师求助……在整个过程中,程羽对老师非常依赖,而老师经常去帮他添上一笔或者画上一笔,就会渐渐地滋长了孩子的依赖性,孩子的这种惰性会抹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案例四:

手掌印画活动中,雨阳的画面上有三个掌印,一个是朝上、一个朝下,还有一个掌印出穴了,当别的小朋友开始添画有趣的动物时,雨阳看着自己的画苦思冥想,坐了很久也不知道应该添画成什么动物。这时候,边上的小朋友动作很快,鑫宇添画出了灵动的小鱼,琳琳添画出了长颈鹿,雨阳急得头上都冒汗了,也想不出来应该添画成什么动物。于是,他学着鑫宇的画,添画出了鱼,又学琳琳,添画出了长颈鹿……完成添画后,雨阳在画面上又画了一些三叉树、太阳等一些自己会画的东西,但是很明显这些树和太阳都是模式化的形象。

案例五:

《小水滴去旅行》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不同的,老师请大家来说说大家的作品时,很多小朋友只会说“××画得好看。”“××的作品太乱。”不能发现画面中独特的创意。有的小朋友则看到同伴的画嘲笑别人画得不如自己好,还有的小朋友则不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怕被同伴笑。

二、课堂分析——教学活动不和谐因素

从上述的五次课堂观察中不难看出,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和谐因素会有多种,有的幼儿对绘画不感兴趣;有的是自认为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孩子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创作要求而失去兴趣和动力等。诸多原因导致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绘画不感兴趣。

从案例1中可以看出,炯炯是一个典型的对绘画不感兴趣的孩子,表现为绘画时注意力不集中易转移或在纸上随心所欲地乱涂乱抹,有的孩子甚至一参与绘画活动就哭。一画画就开始乱涂、乱画。

2.被“范画”所束缚。

案例2中的桐桐,看到老师出示的范画,反而不会画了。是因为其过分关注所画作品“像”与“不像”范画,不敢加入自己的想法。看来老师出示范画适得其反。

3.害怕画不好。

案例3中的程羽,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每画一个水果之前,都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或者指示,才敢下笔来画,其实孩子不是不会,而是害怕画不好。依赖性太强,反而会消磨掉孩子的创意。

4.缺乏想象力、创造力。

案例4中的雨阳,面对手掌印画却添画不出动物,缺乏想象力、创造力,表现为作画过程中,机械地模仿同伴的作品,画中也有一些形象概念化。

5.不会讲评作品。

案例5中孩子们的讲评环节的表现不如人意,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不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评价同伴的作品,甚至嘲笑他人作品等。

三、问题根源——不和谐因素出现的原因

出现以上几种问题,有的是源于幼儿的原因,有的教师在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误区:

1.注重范画临摹,轻视想象创造。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孩子画画时,离不开范画,而范画的出示往往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长此以往,形成了教师不范画、孩子不会画的尴尬局面。其实,孩子不是不会画,而是怕和老师的范画画得不一样,从而不敢下笔,而老师的范画对于孩子来说,是束缚,是桎梏。《指南》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确实,范画临摹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使幼儿丧失信心和兴趣。

2.重技能学习,忽略情感体验。

绘画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老师却常常忽略幼儿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对该主题感兴趣,是否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想表达出来等。而是注重一系列技能的学习,教幼儿怎样画圆、画线条、怎样涂色、如何布局等,而这些机械的技能学习,使得幼儿对绘画活动失去了兴趣。其实,幼儿作画的动机就是出于快乐的愿望,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看重于画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愉悦。只有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允许自由大胆表达表现,才能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认真快乐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3.注重作品效果,忽略作画过程。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美术活动只要孩子作品效果好,就成功了。”这样的评价是片面的,将作品效果作为唯一的标准,忽略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求孩子“画得漂亮”而非“画得开心”。教师这种出好作品的观念,丧失了很多教育契机。

4.注重评价标准,忽视创造思维。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常常会出现“像不像”、“好不好”等空洞的语言,并注重布局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画面是否满、是否体现各类关系(对比关系、前后关系、比例关系等)。这种仅流于形式或着重于评价画面效果,而忽略了对创作过程的评价,严重干预了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思维的自由性。而且,评价过程中老师有绝对的权威,往往忽略主体——幼儿的创造思维。孩子作画不同于成人,因此不能以成人的观点来看待孩子的作品。而幼儿最重视教师的评价,有些幼儿由于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肯定,失去了参与活动的信心。

四、理论剖析——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策略

《指南》艺术领域将3~6岁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以幼儿对艺术的积极态度即艺术兴趣和幼儿艺术能力即感受能力与表现和创造能力两个方面的发展为目标。“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这四个目标相辅相成,尤其强调幼儿艺术兴趣的养成。因为积极的艺术学习态度是开展艺术活动的内在动力,是艺术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前提,而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加强了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在《指南》引领下,提炼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

1.尊重幼儿,呵护童心。

《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个性化认知水平和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对所有幼儿一刀切。而幼儿作为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与主见,在作品中有独特的想法、夸张的造型、随意的配色。教师,应读懂孩子的想法,呵护孩子的童心,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创作空间,支持他们的奇特想法,让他们在创意美术活动中自在遨游。

2.废止临摹,鼓励创造。

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是创造意识的启迪,不是单纯技能的传授。范画临摹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更使幼儿丧失对画画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废止临摹非常有必要。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孩子画不好,只要孩子对所画事物有足够的感受,一定能画出心中的作品。之所以画不出来,就是因为感受不够。我们可以采用观察、写生的方法,激发幼儿的感受性。同时,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表扬他们新颖、独特、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支持他们大胆的做法。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大胆作画,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出现。要寻找发现幼儿画中独特的想象力,从想象入手,抓住点滴不同给予特别的鼓励和赞叹。

3.注重情感,自主体验。

始终把提高幼儿对学习创意美术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当幼儿学习美术兴趣提高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上绘画,就会自觉地去画。活动过程是情感的体验,可以促进自信心、求知欲、审美欲和创作欲。一旦活动积极性提高了,认识能力、欣赏能力就会有新的飞跃,在表现技能上也自然会有新的追求,练习的机会增多了,技能方面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4.多元评价,提升审美。

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孩子则凭着想象。《指南》中明确指出:“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因此,评价作品时,教师要以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不仅评价幼儿作品,还可以评价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的兴趣,评价幼儿的情绪情感、评价幼儿的作画习惯……多元评价,促进幼儿不断发展。

总之,创意美术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活动,所重视的是活动过程,而不是作品的效果。只要孩子在活动中感到有趣、有劲头,乐意快乐地作画,就会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此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艺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11/02/612]的研究成果。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十二·五”Sj【01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范画绘画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智慧运用“范画”,让小学美术课堂更有效
合理运用的适时而止和适可而止
用范画点亮幼儿美术教学的心灯
美术课堂中范画教学浅探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