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质量、文化——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5-08-15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学宣亚泼

学苑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中学方案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学 宣亚泼

2011年8月,我校和另一所学校合并成立了一所新的学校,它既承载着从未有过的关注,也承载着从未有过的压力:教学设施比较陈旧;教师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不够强;课程建设水平不高;学区内优秀生源流失严重;教学质量呈下降趋势;社会、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不够等。我在对学校整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思考后,制订出了这样的目标:三年求改变,三年树品质。一晃三个年头过去了,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正逐步走向优质。

一、第一年(2011学年)制度完善调整年

一所学校,要从管理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仅靠人治是远远不够的,制度的完善才是根本之道。由于两校合并,管理人员重复,我首先对学校的行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同时提倡分工不分家,让各位行政人员各司其职,责权相配;然后通过问题式推进,发动全体教职工把学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能顺便提出解决措施的更好,以此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在开学第一学期内,学校根据提出的问题相继出台了《魏村中学教职工岗位常规》《魏村中学月考核制度》《魏村中学行政、教师、工勤人员月考核表》《魏村中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月考核表》,并把这些考核结果纳入了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之后又发现奖励性绩效方案中“大锅饭”味道还是很浓,又出台了《魏村中学文明办公室考核方案》,并对《魏村中学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和《班主任考核方案》重新进行了修订,也纳入绩效工资方案中,然后由教代会表决通过。这些核心制度既保障了学校的平稳过渡,又达到了强化执行力的目的,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学校发展。近两年我们一直在对以上制度和方案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并对考核措施不断优化。

二、第二年(2012学年)质量加速调整年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是学校的尊严。围绕质量加速提升年,学校制定了四步方略,即向管理要效益,向师资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率,向宣传要生源。

(一)向管理要效益。

1.德育为首,彰显育人特色。

(1)走动式家访。班主任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走动式家访。

(2)主题班会资源共享。德育处要求每个班每学年至少开一节面向全校的主题班会课。

(3)以活动促内化。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促使学生把良好的规范内化在平时的行动中。

2.课堂转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增效的主阵地,教科室在2010年就领衔一个市级减负增效课题,2011年下半年组织所有一线教师去如皋的搬经中学观摩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我区教研室提出板块三串教学设计和小组学习模式。2013年我校被教研室定为课堂转型试点学校。

3.体艺教育百花齐放。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每年举办体育节,积极参加体育竞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向师资要质量。

1.师德教育常态化。通过制定并学习《魏村中学行风建设公开承诺书》,提高师德修养,严守师德规范。

2.营造青年教师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成立了领导小组,主要由校长负责,各处室各司其责。

3.创新青年教师的发展途径。学校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制定一个三年专业成长规划,要求教师去认真对照,逐年实施。

(三)向科研要质量。

为了引导、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学校在根据校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三个课题:德育方面、教学方面、综合类。然后分别指定三位优秀青年教师领衔,教科室专人负责这三个课题的过程开展指导,这样既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又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宣传,不断提升学校荣誉。

学校一方面抓内部管理,提升办学质量,另一方面主动对外宣传,学校主要通过校园网、电子显示屏、各类活动以及各种会议,有意识地宣传目前学校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取得的各种办学成果,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对外形象和声誉。

三、第三年(2013学年)文化品牌创建年

2010年,我区教育文体局站在管理的制高点上,提出了安全、质量、特色、文化的办学主题词,给学校指明了工作方向。学校从合并第一天起就十分重视精神文化建设,2012年上半年提出了学校新的办学理念:激发潜能,发展个性,校训:崇德兼善、知行合一,并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和工作中逐步渗透。2013年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博”文化,并制定了“博”文化的推进方案,希望通过后面的三年,在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能看到魏中“博”文化的标识。

学校是改变了,学校的努力和成效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可,但问题也紧跟而来:1.由于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如何突破高级教师的发展瓶颈,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2.课堂转型快三年了,如何构建一个符合本校实际的模式;3.如何营造充分体现本校文化的氛围;如何创品牌、创特色;4.经费的紧张等都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课题。展望未来,让我们且思且行,为了学校的发展,为教育的均衡发展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中学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在多解中学创新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