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2015-08-15张红菊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洲陆地海洋

张红菊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讲述的是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概况。本节内容关键之处,就是全书从此节正式进入世界地理内容的教学,也是学生开始认识世界地理,建立初步的世界地理知识,同时为以后学习海洋和陆地乃至整个世界地理打好基础和铺垫。其中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空间分布及重要大洲的分界线,以及建立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概念以及大洲、大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海陆分布的特点是该节内容的重难点。

学生在小学笼统接触过七大洲、四大洋但不成体系,再加上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利用世界地图、半球地图查找,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基础,利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可以依此进行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地理分布的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可以设计小游戏,媒体动画以及拉图、拼图的游戏调动其积极性。

进行备课时,我将此节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分别备课,第一部分:地球?水球?;第二部分:七大洲;第三部分:四大洋;第四部分:动手拉图、画图;第五部分: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地球的图片以及地球在太空中运动的视频。让学生亲眼见到地球的全部,引出地球更像“水球”,进而进入新课内容。

(二)新课

第一部分:地球?水球?

学生结合看到的视频和课本图片,得出: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海洋占71%,陆地占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完成游戏“拥抱地球”,俩俩一组,转动地球,喊“停”时,双手拥抱地球,看看抱到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由此得出结论:从任意角度划分地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第二部分:七大洲

海洋把陆地包围,同时把陆地分成大小不同的陆块,面积广大的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其划分依据面积小于等于格陵兰岛的称为岛屿,反之,为大陆。让学生结合课本图片和文字,理解大陆、岛屿和半岛的概念,并加以巩固。最终落实到地图上,找到最大的岛屿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把大陆和周围附近岛屿合称大洲,由学生在地图上找并说出七大洲的名字。

单独把七大洲提取出来,观察七大洲的大小轮廓,由学生自己想简便方法熟记,教师加以辅助。请学生在空白地形图上把七大洲名字填写,巩固记忆。教师添加辅助纬线:赤道,让学生观察得出,赤道经过的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和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再添加辅助经线西经20 度和东经160 度,让学生观察得出,东半球主要的大洲,西半球主要的大洲,指出南极洲的特殊位置。

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本图片和文字,以及地图册,总结出亚欧大洲分界线、亚非分界线以及南北美洲分界线,强调重点记忆。

第三部分:四大洋

同样,学生结合课本图片和文字,以及地图册,观察得出海、洋、海峡的概念。在地图册上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并按大小顺序排列出。教师对四大洋加以简单的介绍。

第四部分:动手拉图、画图

设计动手拉图题、画图,让学生回顾知识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同时增强课堂趣味性。

第五部分:小结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共同组成我们生活的美丽的星球——地球。地球是人类探索领域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这个星球上只有29%的地域供我们生存使用,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让我们的大地母亲永远健康、美丽!

【教学反思】

《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内容相对前面内容较简单,理解起来难度较小,整个内容以理解记忆为主。“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及相关知识,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有着或多或少的印象,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降低难度,同时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可行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对新鲜事物持有高度的兴奋感。设计教学过程时,循序渐进:视频、小游戏、看图、读图、填图、拉图、画图,层层递进,手脑结合,对知识的知道层面到理解及深刻记忆。

实践与想法有差距,教学过程设计时,请教了几位前辈,作为新老师,教学经验的不足,实际讲课时,教学语言不精练,略显啰嗦。设计“拥抱地球”游戏时,未把游戏规则讲清楚,导致学生在游戏结束时,得到的结论与期望值有差距,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提问学生并评价的时候,语言使用较单一,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如:两个学生同时站起来回答问题,不能给出较好的处理方式。我会在教师素养方面加强,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同时加强课堂的灵活性,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大洲陆地海洋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
动物“萌主”在澳洲
陆地开来“宙斯盾”
大洲与大洋
地球七巧板
陆地上的“巨无霸”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