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事例与论点结合得更紧密

2015-08-15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李时珍升格事例

李 湘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崇义中学)

相对于记叙文来说,学生在考场上更喜欢写议论文,因为比起记叙文来,议论文更容易做到思路清晰,论点突出。但由于少数学生在平时训练时不太注重议论文论证过程的严谨性,所以考场作文时总是会出现即使事例能够佐证论点,也总让阅卷老师觉得观点飘忽不定,意犹未尽的现象。

其实,议论文写作新手只要做好两点就可以让事例与观点紧密联系起来。一是提炼出能准确表达中心论点的关键词,并在论证过程中有意识地、反复地出现。二是要着力进行细节渲染,即在论证过程中点透事例与论点相关联的地方。

【模拟试题】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气、乐呵乐呵了。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读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要求文体分明,题目自拟。

【行文引导】

面对这样的一则作文材料,不少学生都能审透材料,把握住小和尚只有“耐住寂寞”才能成佛这一关键,从而把文章的立意定为“耐住寂寞,方能成就繁华”。遗憾的是,不少学生却在行文的论证过程中不够严谨,让事例与论点不能够紧密结合,从而导致自己的作文分值不高。

【误文展示】

跳高冠军布勃卡被人称为“一厘米王”,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够跳到如此一个众人无法想象的高度时,他笑着回答:“我把每一次的目标都定为比前一次高一厘米。一次又一次的一厘米便使我能够超越我自己。”一个一厘米很短,但是,当所有的一厘米都累积起来的时候,你却有不一样的收获。(肖婷婷)

【误点剖析】

粗粗一看,布勃卡的事例好像能够佐证“耐住寂寞,方能成就繁华”这一立意,可是,定睛一看,你就能发现:论证语句“一个一厘米很短,但是,当所有的一厘米都累积起来的时候,你却有不一样的收获”中的关键词居然是“积累”。如此一来,文本在论证的过程中并未扣准“耐住寂寞”这一关键词,从而让文章的事例与论点貌合神离。也就是说,如果作者在论证过程中能抓住布勃卡与“耐住寂寞”的关系,扣准“耐住寂寞”这个关键词,渲染“耐住寂寞”这一关键词,那么事例就能与论点紧密结合起来。

【升格佳作】

跳高冠军布勃卡被人称为“一厘米王”,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够跳到如此一个众人无法想象的高度时,他笑着回答:“我把每一次的目标都定为比前一次高一厘米。一次又一次的一厘米便使我能够超越我自己。”一个一厘米很短,但是,反复进行这种看似微小的改变,不断进行这种枯燥无味的训练,这就是耐住寂寞。当你能够耐住性子,正确面对每一个一厘米时,人生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是一种巨人精神,而有这种巨人精神的人就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说,耐住寂寞,方能成就繁华!(肖婷婷)

【升格评析】

在修改的版本中,很显然的是作者抓住了耐住寂寞“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突出强调了布勃卡身上体现出来的耐住寂寞的精神,最终使文章的事例与观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误文展示】

李时珍一生探寻真理,纠正前人错误,因为耐住了寂寞,三十年后,《本草纲目》横空出世,普济天下苍生。假设李时珍耐不住寂寞,不但他本人将泯灭于历史的潮流中,中医的发展也将滞后几百年。正因李时珍能耐住寂寞,他才深受人们敬重。所以说,耐住寂寞,成就自我,也成就别人。(甘建平)

【误文剖析】

大家都知道,记叙文十分注重细节描写,其实在议论文中,细节处理到位一样能让文章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则语段看似围绕“耐住寂寞”这一关键词,对事例中的李时珍这一人物进行了纵向正反对比,采用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强调出人物的成功是耐住寂寞,但对李时珍是“如何耐住寂寞”进而实现自己人生繁华这一细节的描绘却是极其空洞,令阅卷老师读来感到整个语段空洞堆砌,生硬无趣。要想突破,唯有对李时珍如何“耐住寂寞”进行细节渲染。

【升格佳作】

李时珍因为耐住了寂寞,才写下了不朽著作——《本草纲目》。他独自浏览名川大山,采集大量植物标本;他枯燥地做着实验,解剖动物;他埋头苦读医学著作,收集资料……这一切只为探寻真理,纠正前人错误。正因李时珍能耐住寂寞,三十年后,《本草纲目》横空出世,普济天下苍生,他才深受人们敬重。假设李时珍耐不住寂寞,不但他本人将泯灭于历史的潮流中,中医的发展也将滞后几百年。所以说,耐住寂寞,成就自我,也成就别人。(甘建平)

【升格评析】

我们可以在修改的版本中看到,作者在行文中抓住了耐住寂寞应该“怎么办”这样一个问题,借“他独自浏览名川大山,采集大量植物标本;他枯燥地做着实验,解剖动物;他埋头苦读医学著作,收集资料……”这句,着力地刻画了李时珍如何耐住寂寞这一细节,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让事例与观点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议论文写作新手容易简单地认为——写议论文就是针对材料提出一个中心论点,然后举若干个例子进行事例论证即可。他们往往在行文的过程中简单地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堆砌论证,忽略强调能够准确表达中心论点的关键词,忽略针对事件进行必要的细节渲染,从而使文章的事例与论点脱节。只有时刻严谨认真,注意强调能够准确表达中心论点的关键词,并注意适当地渲染细节,议论文才能越写越详尽,越写越深刻。

猜你喜欢

李时珍升格事例
解码李时珍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中国药神李时珍
秒变戏精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